是枝裕和最经典的一部电影(从小众到)
大家好,我是匀停酱。
在上个月结束的第71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日本导演 是枝裕和 凭借作品《小偷家族》一举获得“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而在本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小偷家族》的火爆程度已经炒到了“上海内环一套房,换《小偷家族》一张电影票。”
这位出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导演以擅长拍摄“家庭题材”的影片闻名,“温情”、“克制”、“细腻”、“小清新”、“生活流”等都是他的标签。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将他的电影从头到尾看完,也有很多人觉得“无聊”、“缺乏剧情”、“看过一部就不想看第二部”。
也正因为如此,是枝裕和的影片从一开始就是小众的,是非常适合某类人群的。心浮气躁的人绝对看不了他的电影。
但是现在,斩获金棕榈奖后,关注度接踵而至,文青们热爱的这位导演无疑不再是小众的了。
这篇推送将回顾是枝裕和的5部代表作影片,以及探讨一个问题:他的如同“白开水”一样的家庭题材影片,到底魅力何在呢?
全文共2314字,阅读约4分钟,期待有所共鸣。
《海街日记》是四姐妹家庭题材的影片,在镰仓相依为命的幸、佳乃和千佳三姐妹,突然得知失联15年的父亲在山形县去世。葬礼上三姐妹遇到了素昧平生的同父异母小妹“玲”,并决定摒弃前嫌与玲一起生活。
大姐幸有着母亲般的温柔与严厉,然而她也陷入了和父亲一样的不伦恋,在矛盾中选择放弃。
二姐佳乃对爱情有着盲目的态度,工作也马马虎虎,但在处理身患重疾的邻居的事务过程中逐渐成长。
三妹千佳戏份不多,在姐妹们中她是重要的粘合剂。
同父异母的小妹铃,生性坚强,隐忍背负着母亲破坏他人家庭的负罪感,终在与姐姐们的共同生活中敞开心扉。
四人在海街上一起生活,日子一天天过去,生活一天天继续。
海边小镇上,一对老夫妻,夏天大儿子忌日时,小儿子和女儿从外地带着各自的伴侣孩子回来。一家子其乐融融之下,隐隐的是大家庭和小家庭的忧伤。
这是一个传统的东方家庭,母亲话多,乐观风趣,是家里的温暖依赖;父亲倔强而矛盾,有着表面的威严和内里的苦楚。小儿子娶了一位寡妇,一起抚养孩子。
故事的明线是父亲和儿子的情感隔阂,失去钟爱大儿子以后,父亲才发现一直被忽视的小儿子对自己积怨那么深。随着两人的摩擦,很多旧伤疤被揭开。这个隔阂在电影最后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如父如子》讲述了两个家庭之间,由于医院事故抱错孩子的故事。一个是城市中生活安逸的中产家庭,一个是城郊的贫困家庭;一个是风趣幽默的爸爸,一个是不苟言笑的爸爸;一个是穷爸爸,一个是富爸爸。
两个家庭都面临着同样的艰难抉择,命中注定的血缘和朝夕相处的亲情。
两个六岁的孩子,交换回一个陌生的家庭,面对不熟悉的人开始叫爸爸妈妈。
但是,孩子们并没有忘记之前的家,父母们也都开始不适这样的改变。
那最后,这两个家庭会遵从血缘呢,还是会选择真正从心底里叫他们为“爸爸妈妈”的孩子呢?
正如片名《如父如子》,福山雅治饰演的那位不苟言笑的富爸爸,既是父亲,也是儿子。
作为儿子,他深受父亲的影响,传承了努力上进的品质;作为父亲,他也渐渐发现对于孩子,陪伴是不可或缺的。
《比海更深》里的家庭是一个离异家庭:郁郁不得志的中年废柴男主角,对前夫留有些许感情但终究放弃的前妻,懵懵懂懂中成长着的儿子,老伴去世后独自过活的老母亲,几个人在台风天里难得聚于一处。
中年失意,上有老,下有小。所谓的中年危机,已经不是怕自己无法出人头地,而是怕没办法给家人们带去更好的生活。
比海更深的是什么?
是亲情吗?
《无人知晓》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单亲母亲拉扯四个孩子,这四个孩子分别有着四位父亲。
这位不成熟的母亲,两次抛下孩子,离家出走。而第二次出走后,她就彻底消失了。
长兄如父,哥哥照看着弟弟妹妹,但是没有钱怎么生活下去?他们只能吃超市过期的食物,去公园里洗漱,紧巴巴地过日子,等待母亲回来。
妹妹因为意外死去,另外三个孩子将妹妹埋葬在机场旁的草丛里。因为哥哥曾经答应她看飞机,能带他们飞往妈妈在的地方的飞机。
生活还要继续,没有了母亲,他们还是要拼命地生存下去。
是枝裕和电影的魅力在哪里呢?
他讲着别人的故事,却让你看到了自己。
他会波澜不惊、絮絮地向你诉说这家人的故事,就好像向你说着你身边人的家长里短,很真实,又会带着淡淡的忧伤。
忧伤来源于每个家庭都会有的艰辛不易。
比如《步履不停》里大儿子早逝的阴霾笼罩着三代人,父亲和小儿子间难以和解的隔阂;比如《海街日记》里父亲常年缺席家庭只有姊妹三人和母亲一起生活;比如《无人知晓》里四个孩子在母亲出走后的艰难生存。
任何一种你经历过或没经历过的家庭关系,都被是枝裕和抽丝剥茧,细细地展现在你面前,使你泪目着思考自己的家庭,寻找自己身上“根”的印记。
他刻画的那些细节,让你唤醒思乡情结。
是枝裕和的电影里会用许多画面刻画家庭或者家乡的细节,比如自家酿造的梅酒,油锅里煮着的美味,盛开满樱花的街道,浪花拍打的海边,通往远处的火车等等。
他用最看似不变的事物去暗示时间的流逝,亲人的离开。
大有“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的时间荒凉感。
他从不说教,把一切都交给观众去思考。
是枝裕和家庭伦理题材的故事里,有背叛出轨的丈夫,有离家出走抛弃孩子的母亲,有和父母隔阂的子女,有不苟言笑苛刻的父亲。
但是他从来都不会明示观众,他是对的或者她是错的。
在家庭的环境里,我们不可能永远做对的选择对的事情,用最地气的话来说,那就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所以,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是枝裕和的“白开水”家庭题材电影有什么魅力?
与其说他的电影像白开水,不如说他的电影够沉淀,不浮躁。这是商业片泛滥时代电影十分缺乏的品质。
最后,回到文题,快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是从哪部影片开始喜欢导演是枝裕和的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