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e90w介绍(完美解毒分享先锋LX901)
之前我们为大家分享了《完美解毒分享:先锋LX901 SVS sb12-nsd(上篇)》,上篇重点为大家介绍了SVS 低音炮的表现,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下篇:先锋LX901功放。
先锋LX901
首先要佩服自己的明智,先锋LX901让我明白了功放在整个AV影院系统中的作用。不夸张的说,他让我目前的7个6.5寸全频音箱焕然一新!效果真的堪称惊喜。
之前一直听到有人说:全频喇叭大动态不行,配个胆机听听人声还可以,高频低频都没有。高不成低不就的,搞AV是瞎胡闹。
我不知道说这些话的人是真的听过全频做的AV系统,还是靠自己脑补然后评价的。没人能给我个有说服力的答案,我就半信半疑着继续DIY。直到我把所有的香蕉头接入先锋LX901。
众所周知环境对AV系统的重要,在分享听感之前我先大概地介绍一下客厅的环境:
房子是去年10月自己动手简单装修的。客厅4*5=20平米,天花板贴白色吸音板,投影120寸,自制白幕,四周深灰吸音板,玻璃胶贴的,地毯。
投影正对的墙有扇窗户,装遮光帘。没有特别的声学处理,个人认为没有足够声学知识储备做声学处理都是出力不讨好的活儿,所以这么做只为了尽量少产生回音,尽可能少让天花板共振音影响邻居,少花钱,操作方法简单,也不难看。
接下来进入正题,从提货到听感,详细地说一说先锋LX901。
一说听感,我就战战兢兢,因为同样是这台机器,搭配不同的环境箱子线材效果千差万别。也许我说的拳拳到肉大烧们听了可能只是挠痒痒。
不过我今天分享的是我个人的感受,至于到您那是什么效果,请自行脑补。
快递发的是德邦,从广州到山西只走了3天。
>>>>提货
到了德邦,找到货一看,木架打着,里面一层黑色塑胶袋防水,28公斤。到家之后,拆木架耗费了一段时间。
撕了黑色防水塑胶袋,露出个白色纸箱,看起来旧旧的,感觉在尘土飞扬的仓库里扔了半年,今天终于重见天日找到主人。箱子左上角一枚红色Pionneer logo,有种国产光驱包装的既视感。
说真的,外包装箱是真不起眼,感觉跟旗舰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再一看,大大的型号SC-LX901,写着Made in Malaysia。
开箱第一眼,就让我愣了一下:大,真大!还没拿出来,就看到虎背熊腰的顶盖,回头再看看电视柜上的剑桥551R,感觉那就是个小孩儿。这么一看,有点旗舰的意思了。
双手从箱子侧面缝隙切入,搂着两头带泡沫的901,双腿夹住宽大的纸箱,和巨大的泡沫摩擦力 901的重力斗争着,往外抽,抽了有5分钟吧,终于抽出来把他墩在电视柜上。
擦了一把头上的汗珠,这家伙,这块头,怎么形容呢?你想想海洋奇缘里的半神毛伊就能感受到了。
>>>>接线
继续来研究这个大块头。孔很多,HDMI多的用不完,接线柱是半透明磨砂质感的红色和黑色,看起来很高级,22个,一组一组的分组设计很好。接线柱下面垫着厚厚的一张透明塑料片。没想明白是干什么用的,撕了一下发现粘的挺牢固,看来不是让撕掉的东西。在群里咨询了一下,大烧们训我说:好好地你拿他干什么!那是防止线触碰后面板短路的!
那么放心的开始插入香蕉头!试了两三次都没能成功,于是我仔细观察一下,发现接线柱内有一圈黑色的塑料,孔径只有3.5mm耳机插孔那么大。一看说明书,让剥了线皮把线芯插入接线柱侧面的孔,拧紧。这样真的很麻烦!
于是又咨询了卖家。卖家说,把里面的垫圈抠出来,方法非常粗暴。我不忍心,就找了个做软陶的圆头工具,一个一个勾,22个都勾出来了,香蕉头终于可以进了。
>>>>颜值
插好之后,前面板朝前放,仔细端详一下这个大块头,面相还是比较精致,旋钮阻尼感很好,左右旋钮的手感完全不同,左旋钮有刻度感,右旋钮的阻尼感比较紧致。
中间整块从前面板上凸起7毫米,上半部分是非常光滑精致的倒角显示屏,下半部分是一个7mm的盖,轻轻一拉侧面,它会缓缓打开降下,露出所有的按钮和USB、mcacc插孔。而这些插孔所在的平面是跟整个前面板处于同一平面的,这样的设计看起来非常简洁舒服。盖子手感厚重,推上去盖住之后有吸住的感觉。
整个机器的前面板充斥着简洁、低调而精致的感受,加上旋钮和前盖的手感,给了我很好的体验。至少,我不会觉得他不值这个价。能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那么容易。颜值,我给9分。
第一次开机
打开功放,调到功放功能界面,看上去还不错,但也只是还不错,没有觉得很牛逼,个人认为先锋的UI设计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当然这跟老功放的OSD界面相比已经好的一塌糊涂了。
要先用传说中的MCACC系统自动过一遍。这个系统能储存三种调试方案。插上随机配的麦克风,放到皇帝位沙发靠背上,跟人耳距离非常接近。
我就坐在声场范围外的地方,以免挡住音箱到麦克风的声波,保持安静,开始测试。各个音箱开始交替发出沙沙和biubiu的声音,音量比较大,有时候甚至有点吵。总共10个测试步骤,测试完会自动跳到下一个步骤继续。足足测试了十多分钟。MCACC系统跑完之后,所有声道电平都-到0db以下,有的是0,有的是-2db,-3db,低音炮减少最多,-11db。我心想这么做是不是为了音量小点减小失真?第一次听当然要901说了算,听听再局部手动调整吧。
第一耳朵听感
于是打开听得最多的碟:Dolby Atmos 演示碟2014,开始听。
第一段atmos技术制作过程的介绍,主要听人声。音量-30多db,第一感受,音量小,开大,到-20db。人声还可以,清晰度还行,脱箱感不是很好,跟以前没有太大差别。
第二段山间打雷下雨,环绕声清晰度貌似高了一些,雷声量感不很够,因为MCACC自动设置时给低音炮-11db。
第三段树林中的树叶环绕,森林中树叶之间干枯的树叶,相互之间摩擦的声音,鸟叫虫鸣相互交错的细节比以前更清晰,一阵风吹过,从脑后吹到前面,把一片摇摇欲坠的树叶从树枝上吹断,随后绕了自己一圈,这一段明显感觉到音场的密度比以前更大,树叶从一个音箱到另一个音箱的过渡更平滑。
之后又看了变形金刚、导火线、十面埋伏、疯狂的max片段。总的感受来说:大动态场面更干净,中置人声没有太大提升。由于中置离皇帝位比较近,系统给中置减了3个db,所以人声比原来声音小。声音层次感有所提升,细节有小提升,声场密度提升最大,感觉是MCACC系统把各个扬声器之间协调的很好,让原来后环绕的两个不怎么好的音箱也不太拖后腿了。
如果原来的老剑桥功放能打6分,那这台机子第一耳朵听感7.5分。
其实这时我的预期已经达到了,但是潜意识还是觉得旗舰功放应该更好,所以有一点小小的失落。但是这种失落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我无意中做了几件事之后,让我真的领略了什么是旗舰功放应有的效果!
为了实现更好的效果,我开始考虑调试。但是能想到的,其实只有提高中置和低音炮电平。低音炮MCACC系统跑过一遍之后,自动设置成了-11db,中置自动设置为-3db。经过几次尝试之后,把炮设置为-3db,中置设置为0db。增大炮的电平是希望在看大动态影片和低频节奏感强的影片时能获得按摩PP的感受。增大中置的电平是因为我知道中置的信息量非常大,比如几乎所有电影大部分时间人声都是从中置发出的,甚至很多影片中的唱歌人声也是完全中置发出,例如冰雪奇缘所有人声唱歌都是从中置发出,稍微提高电平自然可以更容易听到细节,至于脱箱感我想单纯调高电平意义不大,还是需要再增加一个吊高中置。电平调高,不能太高。因为要使左中右三声道平衡。所以中置我只增加了3db。这就是我做的第1件事。
我突然想到,新买的机器,我是不是应该升级一下固件呢?迟早要升,不如现在就升吧。随即进入固件升级界面,真的有新固件!预计升级时间30分钟。虽然时间略长但还是手一滑点了升级。这是我做的第2件事。
在升级的空档,我突然想起目前除了中置是10平方的线,其他声道还是2平方的线。我用的音频线是紫铜镀银的散线自己做的香蕉头,当然不做香蕉头也照样用,主要是为了方便。1平方就是线芯的横截面积1平方毫米。趁着升级的时间,我就把左右声道的线加粗到8平方吧。这就是我做的第3件事。
这两条8平方的线,花了我差不多两个小时!但是当我再次打开功放的时候,愕然发现:整体感受直接从之前的7.5分提升到9.5分!这才是旗舰功放该有的声音!甚至比我能想象到的更好!至于到底是这3件事中的哪件起了决定性作用我真不知道。
为了更清楚的把我的感受描述出来分享给大家,我又重听了一些自认为效果很好的片段,有一些甚至是升级前认为很普通的片段,现在都让我百听厌烦,屡试不爽。听到了很多之前完全不曾注意到的声音,而这些声音给了我全面感受的提升。
以下片段来自Dolby Atoms演示碟2014:
1、Atoms技术介绍
听感:本片段是此碟第一个片段,中置人声为主,影片音效和背景音乐音量较小,但依然清晰可闻。人声中低频,男声浑厚,清晰,细节表现好但很节制,不过,柔和的听感。细节表现在人说话的口齿音清晰,但不尖锐,能听到口腔中口水的声音。
2、逆光晃眼虫鸣鸟叫
这段经常被我拿来测试环绕。细节非常之多,有听不过来的感觉。写完结篇之前我听了3遍,还是没有听全所有细节。简单描述一下自己听到的。
听感:森林里的虫鸣鸟叫,昆虫声音量很大,有很多种昆虫,声音交替出现,方位不明。这段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细节清晰入骨。环绕超活跃。升级901以前每次我感觉环绕不响了都过来听听这段,才发现,我的环绕都响着呢!自我安慰一下:用了901以后,这段再也用不着了。因为我才发现原来环绕的信息量也很大啊!
3、闷雷一声
这段主要是用来测试炮,没炮,这段压根没声音。
这段听感很简单:低频干净,有延迟,但不拖泥带水,声压大。以前用过LG的音柱,那8寸无源小炮能震得我家窗户玻璃抖,现在这12寸密闭炮,下潜深,爽又没共振。就是我理想中的效果。
4、秋风叶子
这段是测试声场密度的利器。这段也有很多昆虫,但是跟上面不同,这里主要表现的是风。树枝之间干枯的枫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树叶之间,树叶和树枝之间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昆虫在耳后高速扇动翅膀的声音清晰。一阵微风从后背吹到前面,把一片花瓣从枯树枝上吹下,个吧一声断的清脆,这片花瓣就开始绕,随着呜呜的风声绕了一圈,现在的声场密度明显高了很多,每个声道之间的过渡很平滑。
目前我前三个音箱是同一种喇叭,侧环绕后环绕跟前三喇叭不同,随后换成一样的喇叭,音色一样之后,会更平衡,声场密度定会更上一层楼。这段风虽然不大,但是由于镜头属于微距,风的量感也挺强,风吹过时有从屁股下面扫过的低频。声音也相当干净。每次看这段都有莫名的快感。
5、卷毛女孩指挥家
这段是后环绕测试专用。小女孩出现,嗖的一声抽出指挥棒,干净快速,四周的昆虫们开始随着她的节拍鸣叫,此起彼伏,清澈通透,此时声音主要集中在侧环绕和后环绕。突然一声母老虎在正后脑勺的低吼,把小女孩瞎了一跳,也把我爽了一跳。母老虎的低吼声不偏不倚,位于正后脑勺。一定是两个后环绕的声音结像,老虎声音清晰,她要再多吼几声我估计就能听出她怀孕多久了。片尾小女孩有个擦汗的动作,擦汗的音效微弱但清晰!
6、让耳朵怀孕的水晶三角
这段我听了不下二十遍,主要听三角炸开一瞬间,相互碰撞,叮叮当当清脆的回响。虽然现在只有7.1声道,由于声音清脆、通透,而且相当有层次感,你能感受到大小不同的水晶三角发出强烈和微弱的叮当碰撞声,所以依然能感受到空间感。如果是全景声,这段是不是要被水晶三角刮到脸了呢?
7、电影院的父女
这段片子之前我是不爱听的,因为很多细节听不到,大动态场面乱。但是这次听,听出了更多细节。本片开始全靠中置发声,父亲摇动老旧电影机的咯吱声,从后环绕过渡到中置。老电影的雪花点噪声清晰。进入电影院后,放电影时从背后发出的胶片电影及拨动胶片的哒哒声清晰动听。
一束强光的音效从屏幕向脸前袭来,再过渡到背后,逐渐消失。低频强劲、干净。
8、巴西街头舞蹈
这段我听了很多遍,中置人声清晰自然,鼓点下潜不深但节奏感强。拍手音效清晰,在各个声道交替进行。后环绕和声微弱清晰,小女孩在后环绕唱了一嗓子,结像清晰,空灵。清晰地沙锤声贯穿全片。
9、红牛赛车
开篇电焊火花非常清晰,人声嗓音浑厚,且极富磁性。沙土颗粒飞起来贱到镜头上的声音微弱,清脆。全片低频舒爽,有弹性。
10、延时摄影
摄影师组装三脚架等摄影工具时,器材之间的碰撞摩擦,人手触碰不同材质器材的声音,男主踩在山上砂石上的声音,风铃的声音清脆空灵,鸟叫,山风拂过的声音,这些声音构成了美妙的大自然协奏曲。非常有代入感。
以下片段来自dtsx演示碟vol.20
11、片头
开篇就是万马奔腾的气势,低频速度快有弹性。水中水压的声音,草原萤火虫飞舞的细节,铃铛的清澈回响,让人感受到DTSX的魅力。
12、重力
这段片子怎么看都应该是给DTSX准备的。目前只有7.1音箱,无法完全领略本片的魅力,即便如此,给人的感受也是极具震撼性的。
片中极低频和超高频交替游走于各个声道,各种物体受到不同方向重力作用,强大的低频展现重力的作用,下潜很深,按摩屁股。震撼人心的必备佳片。
13、声音和艺术的碰撞
本片的拍摄极富艺术性。这里我只说一个印象最深的细节,片子开始时,男主角往一个仪器上撒了一把沙子,两次做这个动作,都能听到很细微但是清晰的砂砾声。中置换成10平方线之后这个细微的声音马上变得清晰起来,换线之前是2平方,即使我把音量调高10db,这个细节听起来也非常吃力,甚至几乎听不到!所以大家可以测试一下这段,告诉我结果。
现在甚至能听到砂砾在仪器上跳动的声音。
14、粘稠尖嘴猴腮怪
这段影片的音效我非常喜欢,后环绕相当活跃。怪物从后方左右来回穿梭,身上的粘液,踢起的尘土,怪物的低吼,表现的层次感非常强。男主和怪物厮斗后把怪物从中置甩到后环绕。怪物踩在腐朽的木梁上,木头发出吱吱的声响,感觉随时要断裂。男主喝药恢复hp后,拿出蓝色罐装神器,打开盖子后,神器中发出幽幽蓝光的物质发出水晶粉尘般晶莹剔透的声音,非常微弱但却很清晰。男主念咒,声音虽小,可依然能听到其气息声和口齿声,怪物扑出来,男主瞬间瞪大炯炯有神的双眼,把神器扔出,砸在怪物身上。瞬间神器爆裂,神奇物质喷涌而出,水晶炸裂成片状和粉尘的声音,能听出物质的体积,同时朽木也被炸碎,朽木碎片伴随着水晶粉尘,和怪物痛苦的低吼声,冲击波的低频,砰砰的心跳,混杂在一起,我顿时感受到什么是音效的层次感!谁能说下这片子的名字?
以下片段来自dtsx演示碟vol.19
15、lock up
这段我也超喜欢,每次听都能听到更多细节。带入感极强。
苍蝇从左侧环绕顺时针绕道右后环绕,小青蛙跟着去了。大青蛙按兵不动。苍蝇飞进瓶子里,闷在瓶子里的声音就在脑后,小青蛙爬进瓶子里,苍蝇从瓶子里飞出,整个过程声音配合得相当完美。从瓶子里闷着的苍蝇扇动翅膀的声音,到飞出瓶子后苍蝇的嗡嗡声变得非常通透。但瓶子里的小青蛙的声音仍然闷着。苍蝇再次从右侧飞到脑后,声音很逼真,前几次看都把我恶心到了,就像有一只核桃大的苍蝇绕着我脑袋飞……这时小青蛙连瓶子也跟着从中置滚到脑后,越滚越远,扑通一声掉在脑后的池子里,溅起1米高的水花。虽然画面中没有,但通过精确清晰的声音定位,脑补了全部画面。这段如果有天空声道一定贱的更高。
大青蛙呼吸的下巴皮囊咯吱咯吱的呼吸着,小青蛙也鼓着下吧呼吸,呼吸造成的皮囊声音明显是比较嫩的皮肤发出的。小青蛙在瓶子里可怜兮兮的扎了两次眼睛,一次面对镜头一次背对镜头,眨眼时上下眼睑的碰撞声清晰可闻。这时苍蝇又从右环绕飞入画面,老青蛙此时抓住机会甩出舌头把苍蝇舔进嘴里。此时瓶子里的小青蛙在左侧碰到了小石头两次。画面并没有,而是从左侧环绕的声音脑补的。就像我也蹲在池子边跟老青蛙对视着……
以下片段来自dolby atmos演示碟2016
16、santeria
布谷鸟,虫子,风铃,沙锤,森林,部落鼓点形成的部落气息浓厚的自然交响乐,细节非常清晰,层次感强,节奏感强,听完之后意犹未尽。
17、疯狂的MAX
双头壁虎和沙土的摩擦,女孩空灵的脑后呼唤,男主低频磁性的嗓音。这片段中的中置人声非常好听,极富磁性,空间感很强。应该是中置和某一个环绕声道结像所致。有一个细节这次才听到:男主踩死双头壁虎时,皮鞋脚后跟因用力而扭曲发出的皮质咯吱声。
18、极地营救
这个片子以前看的时候直接跳过的,大动态场面混乱不堪。但是升级了先锋LX901后,看这片完全另一种感受。我从中体会到了901的大动态控制力。
本片是极低频,极细节的最好体现。开始在营地的帐篷里,风吹着帐篷里的锅碗瓢盆金属物品发出清脆的丁丁响声,帐篷外就是呼啸的风声,各响各的,层次感好。
登山队员在山顶牵着绳子艰难前行,一阵风雪吹来,风卷着雪花和冰碴在空中肆虐,风中的雪声和冰碴儿发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打在人身上脸上的音效非常清晰,听着有刺痛感。
一阵闷雷从头顶袭来,要知道我的7.1,后环绕音箱和耳朵平齐,从后上方袭来的闷雷声是怎么结像的我到现在没想清楚。
男主在山顶放绳子,乌云卷着冰雪朝男主面门直接袭来,乌云和男主接触的一瞬间,整个声场马上被低频压得喘不过气来。声压极大,下潜超深。在极低频的乌云中风卷冰雪的声音仍然清晰,层次丰富。风雪在所有声道来回穿梭,寒气一阵一阵的从裆下穿过,真是又爽又冷啊。。。
总的来说。我对目前的效果还是很满意的。当然还有提升空间,比如再做一个中置吊高以提高对白声场,比如把所有线换乘8平方的线,比如用同一声音单元做齐12个声道。这项工作已在进行,预计下周末前全部完成,迎接全景声时代。
没有任何一种搭配是完美的,只有自己不断尝试,敢于试错,才能得到更正确的结果。这个正确不是别人说的,自己的耳朵说了算!
最后,祝大家用自己的方式,玩出自己的效果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