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援疆工作(扶贫扶智扶健康)

六载天山水,一生援疆情

深圳援疆工作(扶贫扶智扶健康)(1)

周兆翔虽然离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工作已经有五个年头,但当地老百姓提到他依然是称赞有加。他在援疆六年为改善当地群众生活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翻山越岭用双脚丈量雪山之巅、忠诚无畏勇赴反恐前线的事迹,至今依然在喀什地区流传。

初来塔县立下决心

2010年5月,作为深圳市第一批援疆干部的周兆翔挂任塔县县委副书记。此时的塔县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条件艰苦、生态脆弱、经济薄弱,人均年收入不足1800元,县城里几乎没有像样的楼房,到处是泥泞的土路。从深圳到塔县,周兆翔深刻认识到自己肩上责任重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思考和实地走访,周兆翔的脑海里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为突破口,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实现塔县脱贫致富的规划。

为发展旅游业走遍当地每一个村落

要想打造好旅游业,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是必不可少的。当时,塔县很多山里的美景因为道路不通而不为人所知。为了开发出更多的旅游资源,周兆翔用了几十天时间,跑遍了当地的村村落落。

马尔洋乡皮勒村,距离县城不到100公里,就是因为道路不通,很多人想去却没有去成。2011年,周兆翔背着干粮、水壶,带着县里干部一起徒步9天,翻山越岭终于来到了皮勒村。

时隔多年,时任塔县公安局局长的李源回忆起那一段考察仍心有余悸。“兆翔特别执着,他说皮勒村是他唯一没去过的村,再艰难也要到山里看看乡亲们,只有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才能制定群众脱贫致富的方案,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前往山沟沟中的皮勒村没有路,人只能在悬崖的凹槽里面爬来爬去,流沙、滚石随时能夺命。叶尔羌河河水刺骨湍急,我们骑在骆驼上死死地抓住骆驼毛,万一掉进河里就没有命了,有的河面宽,要冒着危险坐横索渡河,兆翔每次都是第一个带头。”李源说。

从皮勒村回到县城后,周兆翔千方百计要改变当地贫穷的面貌。如今,皮勒村的路通了,成了“网红”旅游村,不少村民靠旅游脱贫致富,过上了幸福生活。乡亲们说,他们很想念周兆翔书记,希望他有空的时候再回村里看一看,如今的皮勒村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始终冲在反恐第一线

2011年,周兆翔到喀什地区公安局任副局长。时任喀什地区特警支队支队长的张志辉回忆说,周兆翔特别喜欢和一线的民警在一起,那几年哪里发生了暴恐案件,他总是冲得特别快。

说起周兆翔,张志辉对这位昔日的战友总是赞不绝口。“兆翔能文能武,除了敢打敢冲外,人还特别善良。有一次我们一起指挥一场战斗,他看到特战队员简陋的装备,感到特别心疼,当即就联系深圳市公安局给喀什地区公安局捐赠了一批装备和器材,全部用在了反恐第一线。”

2016年5月,周兆翔结束援疆工作回到了深圳。六年的援疆生涯让周兆翔对新疆有着更为独特的理解和热爱。“六载天山水,一生援疆情”,这是对周兆翔援疆工作的最好诠释。

“冰山来客”把“深圳温度”送上高原

深圳援疆工作(扶贫扶智扶健康)(2)

范磊 (右二)

范磊是深圳市第八批和第九批援疆干部,2014年2月至2020年1月援疆。援疆六年,他全身心投入塔县脱贫攻坚工作,共引进援疆和扶贫资金3.8亿元,启动项目59个,撬动社会援疆资金6300万元。

艰难困苦全不怕,海拔高工作标准更高

放牧是塔吉克民族世世代代从事的传统生产方式。挂任塔县县委副书记后,范磊经过调研,打上了牦牛的主意。他亲自出面协调中国农业科学院最权威的牦牛专家来支援塔县牦牛改良中心建设。起初,专家认为塔县自然环境恶劣养不了牦牛。范磊并没有放弃,耐心地介绍了深圳领导干部的决心和深圳基因科技 消费市场的强大优势,终于请动科学家们再上高原,运用基因技术对牦牛进行了品种改良。目前,全县的牦牛已经达到3万多头,户均4头,为群众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心系当地百姓,为民族的未来着想

建成全疆首个牦牛良种改良中心只是范磊的成绩之一。六年间,他主导建成了一批接地气、管长远的项目,大大提升了塔县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例如,统筹完成深塔中学校舍建设,用时仅7个月,“把孩子们的教育搞上去”;建成全疆首个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年发电收益2000多万元;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引进深圳支医团队;建成充满深圳元素、配套完善的深圳新村,让塔县群众从以往老旧的土石房子搬入了799套安全、宽敞的现代化小区住宅;牵头建成10万吨颗粒饲料场一座、家禽圈舍268套、牲畜棚圈566座、暖心锅炉3213座以及高原地热温室大棚。对于这些,群众们都看在眼里,暖在心中。

“从深圳干部身上,我看到了深圳人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务实作风,实在是佩服!”塔县县委书记王福友说。

一心扑在一线,以身作则显担当

在2019年脱贫攻坚倒计时100天行动中,范磊包联达布达尔乡,每天都住在海拔4000米的贫困户家中,虽然高反强烈,但仍坚持一户一户地走、一家一家地访。经过几天调研走访,范磊决定成立牧民突击队,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唤醒大家脱贫的斗志,开展集体比学赶超行动。“我记得在一个贫困户家里开展庭院整治时,他带头上、领着干,撸起袖子拿起铁锨。他的干劲让老乡们又佩服又感动,一队队男女老幼齐上阵,一个上午就整出5户院落。”塔县扶贫办主任潘超告诉记者。

2019年,塔县已经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深圳援疆干部们的形象也深深地印在当地群众的心里。

用脚步丈量南疆乡村

深圳援疆工作(扶贫扶智扶健康)(3)

徐鹏钦 (右一)

今年2月,徐鹏钦作为首批援疆乡镇干部之一,挂任喀什市伯什克然木乡(以下简称“伯乡”)党委副书记。黝黑的皮肤,落满尘土的登山鞋,骑着一辆自行车,不经人介绍真看不出来是“外地人”。

骑车下村,实地了解民俗民情

“许书记有个折叠自行车,一有空,他就自己骑着自行车到村里或者到田间地头里边转,了解村里的情况。”伯乡乡政府干部说。伯乡地域辽阔,村与村之间近则三四公里,远则十几公里,他每周都要骑上近百公里的路程。

伯乡是远近闻名的百果之乡。但许鹏钦通过实地走访很快就发现,伯乡种了30多年的葡萄品种虽然年产3万多吨,口感也好,但不耐运输,卖不出好价钱。许鹏钦说:“今年我们为乡里引进了一种叫蓝宝石的葡萄品种,不仅耐运输还可以自干,方便做成葡萄干。”目前,伯乡100亩高效节水葡萄标准示范园里,优质葡萄新品种蓝宝石的种子已经种下,三年后,这里将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示范点。

改变村里,不仅是经济收入

在2013年一部纪录片中,许鹏钦第一次认识了喀什。“那部反映喀什古城改造的纪录片中有一句话说,这里的人民就像生活在中世纪”,许鹏钦说,这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地的少数民族世代生活在炕上,前面是庭院,后面就是羊圈。刚来时我们推广三新活动,就是推动使用床、桌椅和衣柜”许鹏钦说,到这里他们要从生活习惯开始引领当地村民脱贫攻坚。短短3个多月,徐鹏钦已经和当地基层村民和干部打成一片,和驻村工作队一起把政策、项目、资金一项项落实到户。

带来“深圳速度”和“深圳智慧”

许鹏钦还担任了援疆项目的副项目长,负责跟踪、推动实施多个项目。据了解,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已累计培训社工774人次、直接服务当地群众15163人次、整合链接社会资金12.08万元。

让伯乡党委副书记王智印象深刻的是许鹏钦工作中的“深圳速度”:“他到乡里,我安排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让他完成一份脱贫攻坚工作存在问题的整改报告,他一宿一宿的加班,仅用了5天就完成了”,王智说,“原来我以为他第一次弄这个,效果不会太好,但最后没想到这么好,这份报告我们乡第一个通过验收”。

更让乡里其他干部印象深刻的还有他带来的“深圳智慧”:该乡党委副书记阿依斯曼古丽·孜克热亚说,“有次乡里策划一个石榴采摘节的活动以推进销售,许副书记把外面先进的网上销售方法带过来,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党文婷 通讯员 曲广宁 莘祖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