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的力学属性有哪些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导读:金属材料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特别广泛,在制造业中,以金属材料作为主要加工用原材料,特别是模具行业,但金属材料具有哪些力学性能?(强度、硬度、弹性、塑性)?如何进行测试(拉伸测试、洛氏硬度?布氏硬度?维氏硬度?冲击测试?)?有很多地方不是很了解,现将个人收集整理的一些资料分享给大家,以便对金属材料有一个基础了解?
泰坦尼克号
导致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对打捞出来的泰坦尼克号船体材料进行测试发现:使用的材料力学性能“低温脆性”,抗冲击力弱!船体与水下冰上相撞时,发生大面积断裂,船体大量进水导致沉没!
金属材料具有哪些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是指:金属在力的作用下所显示出的与弹性和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应力 - 应变关系的性能。一般来说,如:强度、塑性、硬度、弹性、韧性等。
一. 强度
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破坏的能力。一般钢材的屈服强度在 200 ~ 1000Mpa之间。通过拉伸试验测得大小。强度的大小通常用应力来表示。
应力:应力是在它所作用面积上的力,用N/mm2表示,在米制单位中,用千帕(kPa)或兆帕(MPa)表示。
应力公式转换
拉伸试验是应力
应变:是被测试材料尺寸的变化率,它是加载后应力引起的尺寸变化。由于应变是一个变化率,所以它没有单位。
原始标距(Lo):施力前的试样标距。
断后标距(Lu):试样断裂后的标距。
平行长度(Lc):试样两头部或两夹持部分(不带头试样)之间平行部分的长度。
断后伸长率(A):是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Lu-Lo)与原始标距(Lo)之比的百分率。
断面收缩率(Z):断裂后试样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So-Su)与原始横截面积(So)之比的百分率。
最大力(Fm):试样在屈服阶段之后所能抵抗的最大力。
屈服强度:当金属材料呈现屈服现象时,在试验期间达到塑性变形发生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
上屈服强度: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高应力。
下屈服强度:在屈服期间,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低应力。
按载荷的作用方式不同,强度可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抗扭强度等。注意:一般多以抗拉强度作为判别金属强度高低的指标!
拉伸试验(参照GB/T228.1-2010)测定材料(标准拉伸试样)在材料试验机拉伸载荷作用下的一系列特性的试验。是金属的抗拉强度和塑性测定的试验方式。
拉伸试样必须按照GB6397-86的标准进行取样。如下图:试样的标准
长试样:L0=10d0 短试样:L0=5d0
拉伸试验一般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一般有WE系列液压式(a),WDW系列电子式(b)。如下图:
拉伸试验机
在拉伸试验过程中,依据拉伸试验曲线(如下图),可以将试样拉伸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等。注:拉伸曲线是指拉伸试验中得出的拉伸力和伸长量之间关系曲线。
拉伸试验曲线
四个阶段具体在拉伸曲线中区分,见下图:
弹性阶段是:OP 屈服阶段: ss' 强化阶段: s‘b 颈缩阶段:bz
拉伸试验曲线
强度指标:
- 屈服点σs材料产生屈服时的最小应力。单位为 Mpa. 公式 σs=Fs/A0
- Fs是屈服时的最小载荷(N); A0 是试样原始截面积。
- 对于无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人高碳钢、铸铁),测量屈服点很困难,工程上经常采用残余伸长为 0.2%原长时的应力σ0.2 作为屈服强度指标,称为规定残余伸长应力。 σ0.2 =F0.2/A0
- 抗拉强度 σb 是材料在拉断前承受的最大应力,单位为Mpa.抗拉强度表示材料抵抗均匀塑性变形的最大能力,也是设计机械零件和选材的主要依据! 公式 σb =Fb /A0 Fb 是试样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载荷(N)
试样在试验中变化过程,如下图:
拉伸试验各阶段试样
a: 试样(初始) b: 伸长 c: 产生颈缩 d: 断裂
试样颈缩现象图片
举例:脆性材料的拉伸曲线:在断裂前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
脆性材料拉伸试验曲线
强度的意义:强度越高,表明材料在工作时越可以承受较高的载荷。当载荷一定时,选用高强度的材料,可以减小构件或零件的尺寸,从而减小构件自重。因此,提高材料的强度是材料科学中的重要课题!称之为材料的强化!
二. 塑性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的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一般是通过拉伸试验测得大小。常用的塑性指标有:断后伸长率 δ 和 端面收缩率 ψ。
塑性对于材料的意义:
1. 是金属材料进行压力加工的必要条件;
2. 提高安全性:因零件在工作时万一超载,也会由于塑性变形使材料强化而避免突然断裂。
强度与塑性是一对相互矛盾的性能指标。在金属材料工程应用中,要提高强度,就要牺牲一部分塑性。反之,要改善塑性,就必须牺牲一部分强度。但可以通过细化金属材料晶体组织(关于晶体组织请关注补天石企业之友的其他文章),可以同时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三.硬度
硬度是指金属材料在一个小的体积范围内金属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是材料性能的一个综合的物料量。
硬度的测量方式主要采取压入式。不同材料的硬度,采取不同的测量试验机,因测量试验机的不同,有三种不同硬度: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维氏硬度(HV),具体见下图:
四.韧性
强度、塑性、硬度等力学性能指标都是材料在静默载荷作用下的表现。材料在工作时还经常受到动态载荷的作用。韧性就是材料在动态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也称为冲击韧性!
在设计和制造受冲击载荷的零件和工具(如冲床、钻头、 顶块)时,必须考虑所用材料除具有足够的静默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指标(强度、塑性、硬度)外,还必须具有足够的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韧性)。
冲击载荷与静默载荷的主要区别是:
1. 冲击载荷的加载时间短、加载速率高、应力集中。由于加载速率提高,金属形变速率也随之增加。
2.冲击载荷对材料的作用效果或破坏效应大于静默载荷。(如玻璃,在冲击载荷作用下非常容易破裂!)
冲击韧性可以通过一次摆锤冲击试验来测定。
冲击试验的方式是:
将带有 U 型 或 V 型缺口的冲击试样放在试验机架的支座上,将摆锤升至高度 H1 ,使其具有势能 mgH1; 然后,使摆锤由此高度自由下落将试样冲断并向另一个方向升高至 H2,这时摆锤的势能为mgH2.摆锤用于冲端试样的能量:
Ak =mg(H1 - H2)即为冲击功率(焦耳 J)
冲击试样: U 型 或 V 型缺口 见下图
备注1:如果不能制作标准试样,可以采用宽度 7.5mm 或 5mm等小尺寸试样。试样的其他尺寸及公差与相应 缺口的标准试样相同。缺口应开在试样的窄面上。其中 5mm ×10mm ×55mm试样常用于薄板材料的试验。
备注2:焊接接头冲击试样的形状和尺寸与 相应的标准试样相同,但其缺口轴线应当垂直焊缝表面。具体见下图:
冲击试验机 和冲击试验是试样的摆放。如下图
按照GB/T229 -2007,U 型 或 V 型缺口试样的冲击能量分别用:KU 和 KV表示。并用下标数字 2 或 8 表示摆锤刀刃半径,如KU2.冲击吸收能量的大小直接由试验机的刻度盘上直接读出!
冲击吸收能力的值越大,材料的韧性越大,越可以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一般把材料冲击吸收能量较低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吸收能量高的材料称为韧性材料!
冲击韧性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温度降低,冲击韧性随之降低,当低于某一温度时材料的韧性急剧下降,材料将由韧性状态转变为脆性状态。这一温度成为转变温度 Tt. 转变温度越低,表明材料的低温韧性越好,对于材料在低温或寒冷地区使用十分重要!
金属材料的成分对脆性转变温度的影响很大,一般的碳素钢,韧性转变温度 Tt 大约为 -20℃,某些合金钢的韧性脆变温度 Tt 可以达到 -40℃。
因材料脆性导致出现重大的事故,屡见不鲜。如: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1912年4月,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首航沉没于冰海之中,成为 20世纪令人难以忘怀的悲伤海难,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对打捞出来的泰坦尼克号船体材料进行测试发现:船板使用了含硫高的钢板,韧性很差,特别是在低温下呈脆性,抗冲击力弱!船体与水下冰上相撞时,发生大面积断裂,船体大量进水导致沉没!下图是取自船体的金属材料:
如何提高冲击韧性?
- 改变材料的成分,如加入钒、钛、铝、氮等元素,通过细化晶粒来提高其韧性,尤其是低温韧性。(关于晶体组织请关注补天石企业之友的其他文章)
- 提高材料的冶金质量,减少偏析、夹渣、气泡等缺陷。
五.疲劳强度
金属的疲劳是指:在交变应力作用下,零件所承受的应力低于材料的屈服点,但经过较长时间的工作后,产生裂纹或突然发生完全断裂的现象。
1988年6月3日,德国发生了战后最惨重的一起铁路交通事故(如上图):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脱轨,造成 100多人遇难!经过对事故原因的调查:是因为一节车厢的车轮“内部疲劳断裂”引起!
变动载荷是指引起疲劳破坏的外力,是指载荷大小,甚至方向均随时间变化的载荷。其在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值即为变动应力!变动应力可分为:规则周期变动应力(也称循环应力)和无规则随机变动应力两种。
a: 应力大小变化;b/c:应力大小和方向都变化;d:应力大小和方向无规则变化
疲劳断裂是指零件在循环应力作用下,在一处或几处产生局部永久性累积损伤,经过一定循环次数后突然产生断裂的过程!疲劳断裂由:疲劳裂纹产生 - 扩展 - 瞬间断裂 三个阶段组成!
尽管疲劳失效的最终结果是部件的突然断裂,但实际上,它们是一个逐渐失效的过程,从开始到最后破裂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疲劳断裂的宏观断口(主断口面)一般由三个区域组成:疲劳裂纹产生(裂纹源)、裂纹扩展、最后断裂区。如下图:
疲劳断口的图片:案例
疲劳强度是指当应力低于某值时,材料经受无限次循环应力也不发生疲劳断裂,此应力成为材料的抗疲劳强度(材料的疲劳极限)。记作:σR R为应力比。就是 S -N曲线中的平台位置对应的应力。通常,材料的疲劳极限是在对称弯曲疲劳条件下(R = -1)测定的,对称弯曲疲劳极限记作 σ-1
疲劳曲线:试验证明,一般钢铁材料所受交变应力最大值 σmax 与其失效前的应力循环次数(疲劳寿命)N 的曲线关系。如下图:
若,疲劳曲线上没有水平部分,常以规定断裂循环次数对应的应力为条件疲劳极限。一般的低、中强度钢: 107周次;高强度钢: 108 周次;铝合金、不锈钢: 107 周次。
如何提高疲劳极限(强度)?
- 在零件结构设计中尽量避免尖角、缺口、截面突变;
- 提高零件表面加工质量;
- 对材料表面进行强化处理。
这些是个人了解并收集到的一些关于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方面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关于更多的信息和资料,将在后续的资料中逐步分享,请关注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