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算安在天给黄依依上坟(年少同情黄依依)

暗算安在天给黄依依上坟(年少同情黄依依)(1)

最近,【一本好书】节目推荐了作家麦家的小说《暗算》。看过之后,你是否对书中个性鲜明的角色、精彩曲折的情节意犹未尽呢?还没看的人抓紧时间一睹为快吧!今天,我们为大家解读的是小说中,那个活得纵情热烈的女人——黄依依。

by 阿谷君

最近看了一档很有情怀的综艺叫《一本好书》,里面的书大都是大家特别喜欢、而且读后深有收获的。

《月亮与六便士》中,我们明白了追逐梦想的意义;

《霍乱时期的爱情》里,我们看到了真爱超越时光的伟大;

《暗算》的黄依依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女子特立独行的一生……

暗算安在天给黄依依上坟(年少同情黄依依)(2)

“如果这一生只能演一个角色,我希望是《暗算》里的黄依依。”

这是12年前根据麦家原著小说《暗算》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中,黄依依的饰演者陈数,不久前在节目里说的话。

这也许是一个演员对书中角色最大的认可。

那么这个角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令人心动的女人——解密天才黄依依。

暗算安在天给黄依依上坟(年少同情黄依依)(3)

《一本好书》节目中,田沅饰演的黄依依

1

女人最大的魅力,是外柔内刚

安在天与黄依依初见,便被她的大胆吓到了。

首先是外表的大胆:“嘴唇涂得红红的,穿着一件黑白细条纹的连衣裙,头发用一块白手绢扎起,很洋派的样子,有点电影上女特务的时髦和妖艳。”

在当时社会,黄依依的穿着打扮是很“不正经”的,一看就不像个良家妇女。但她自己并未觉得有何不妥,也从不在意旁人的眼光,我行我素,桀骜不驯。

暗算安在天给黄依依上坟(年少同情黄依依)(4)

其次是三观的大胆。黄依依特别会散发魅力,初次见面,单凭一个眼神,就让正人君子安在天难以招架。更夸张的是,黄依依竟毫不避嫌跑到男人宿舍。

“你在这干什么?”

“找你啊。”

“找我干什么?”

“你不是在招人嘛,我也想来试试看。”

“你是干什么的?”

“你猜呢?”

短短几句话,女子大胆泼辣的形象便跃然纸上。如果以花喻人,黄依依一定是玫瑰,娇艳欲滴,搞得人心旌摇曳;又满身尖刺,令人不敢亵渎。但若你因此认定黄依依虚有其表,那你就错了。

安在天出题试她,结果,这位曾在世界著名数学家冯·诺依曼手下工作过的奇女子,仅用了两支烟的功夫,就把难倒一大批专家的题目给破了。

“那我要是将题破了呢?”

“那我就录取你。”

暗算安在天给黄依依上坟(年少同情黄依依)(5)

《暗算》电视剧中的黄依依(陈数饰演)

就这样,黄依依进了情报机构701。这朵以色惑人的玫瑰,一个不经意,便以满身才华的尖刺,深深刺痛了那些小瞧她的人。

说起黄依依,不知为什么,我直觉想到的一个字就是“刚”!她外表看似柔弱,却活得特别硬气,特别有恃无恐。她爱恨分明,对喜欢的事恨不得捧出一颗心来,对没感觉的事,就一点都不在乎。

别人讨厌她,诋毁她,恨不得指着她的鼻子骂,她却连看都懒得看一眼,让那人脸上的一出好戏没了施展之地,就像一拳头打在棉花上,特别堵得慌。

但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来看,黄依依这种刚硬的个性,简直不能太解气!

2

有底气的人,从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在去黄依依单位要人时,安在天遇到了大问题——黄依依竟然勾引人家丈夫!

黄依依留过洋,思想开放,对男欢女爱之事一向不回避。但在当时的中国,她的“另类”,就是品行不端,是作风不良,是勾三搭四,是水性杨花。

她从不藏着掖着。相反,她活得无比热烈、洒脱。在别人戴着伪善的面具,一派道貌岸然之际,她的内心如水晶般纯粹。

暗算安在天给黄依依上坟(年少同情黄依依)(6)

只可惜,在那个时代,没人能欣赏她的特别。

“我感到很绝望。”

“为什么?”

“因为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

“你喜欢谁?”

“你。”

多少人羞于谈爱,觉得掉价,觉得肉麻,黄依依却光明磊落,把爱随意吞吐于唇齿间,如同一个平常的问候。

马尔克斯说:诚实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按照自己身体的意愿行事,饿的时候才吃饭,爱的时候不必撒谎。

黄依依就是最诚实的唯爱主义者,在她看来,喜欢就要大胆说出口,没什么可丢人的。这种坦荡,我自问做不到。

暗算安在天给黄依依上坟(年少同情黄依依)(7)

来到701后,黄依依在感情面前依然来者不拒,没有来者,她甚至自己贴上去。这不没几天,就跟培训中心的负责人老王好上了。

组织上无奈,将老王发配,杀鸡儆猴。为了救人,黄依依夸下海口,承诺尽快破解“乌密”——“世界上最难破的高级密码之一”。

但立下flag之后,她又开始“不务正业”了:说闲话,看闲书,满山谷跑,捉小动物,摘野果,跟孩子一样。

气得安在天撂下狠话:“你这个样子要能破解乌密,我就在手板心里煎鱼给你吃!”

暗算安在天给黄依依上坟(年少同情黄依依)(8)

黄依依却不以为然:“鹰有时候飞得比鸡要低,但是鸡永远飞不到鹰的高度!”

如果拿“好坏”来定义一个姑娘的话,黄依依一定是“坏”姑娘。因为好姑娘总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活,坏姑娘却特别擅长做自己。

黄依依玩世不恭,特立独行,她的底气,令她从来无需活成别人期待的模样。

3

人生最了不起的修行,是活成自己

一日,黄依依对安在天宣称:“我要吃你用手板心煎出来的鱼!”

是的,她破解了乌密,做到了所有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据有关权威人士说,黄依依干的事,无异于让我们的国家领导人瞅见了赫鲁晓夫的底牌。

从此,黄依依成了701呼风唤雨的人物。安在天等着她来替老王求情,但他低估了黄依依的“不安分”——她早忘了老王,跟张国庆好上了。

张国庆有老婆,是个泼妇,黄依依却不管,直接跟组织上提要求:“我要跟张国庆结婚!”

张国庆则答应得更干脆:“听组织的!”

暗算安在天给黄依依上坟(年少同情黄依依)(9)

就这样,黄依依一边刚离,另一边就结了。大婚当日大家才发现,黄依依之所以急着结婚,是因为有了身孕。

孩子没有保住,刚打了胎。黄依依就死了。不是死在手术中,而是死在手术后。不是死在病房里,而是死在厕所里。

官方给出的死因推测是:厕所在维修,黄依依不习惯蹲着如厕,加上刚堕完胎气血不足,猛一站起便晕倒了,后脑勺磕到水管,颅内出血,自此香消玉殒。

数日后,张国庆给出的真相是:黄依依当天在厕所遇见了他的泼辣前妻,二人发生口角,前妻怀恨在心,大力关门,弹簧门反弹撞倒了黄依依,令她后脑勺磕到水管,颅内出血……

黄依依虽死于泼妇之手,但也并非全然无辜。因为在男女之事上,她的处理方式着实不够成熟。她就像一个涉世未深的初学者,不通人情世故,把什么事都想得很单纯。

她以为张国庆跟前妻离了婚,前妻就会认命,接受丈夫已经不爱她的事实,然后放手,从此天高海阔。

但她错了,因为并非所有的女子都能如她一般洒脱,通透。她们从来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只会把过错归咎在别人身上。

暗算安在天给黄依依上坟(年少同情黄依依)(10)

第一次读到黄依依的故事,感觉特别惋惜。我很同情她,她活得那般热烈,却遇上了一个残酷的社会,如同张扬明媚的玫瑰被人狠心掐断,零落成泥。

但读得次数越多,我却越羡慕她。

《阿甘正传》里有这样一句台词:

“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什么意思,难道我以后就不能成为我自己了吗?”

我想,我之所以羡慕黄依依,大概是因为她活成了自己。想爱就爱,不理会蜚语流言;想做就做,不去管清规戒律。而这一点,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的。

4

那些动人的文字,都是有温度的

有人说:“我爱黄依依这个女子爱到骨子里,她怎么能这样精灵而忧伤地美丽着。”

我爱黄依依,因为爱她,更敬佩给了她生命的作者麦家。

麦家这样形容她:“黄依依生自东方,来自西方,她有神的智慧,有天使的一面,而在那个闭关锁国的年代,天使的一面似乎常常被误解为魔鬼的一面……”

就这样,在麦家笔下,这个“有问题的天使”活了。天使,魔鬼,这两个极端杂糅到一起,并不令人感觉突兀。只因麦家太懂哲学,太懂人性,在字里行间倾注了与神秘、偶然、未知相关联的无常命运。

暗算安在天给黄依依上坟(年少同情黄依依)(11)

莫言曾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衡。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黄依依身上的福祸相依,正是麦家把人性研究透了的结果。

麦家常被称为“谍战小说家”,但事实上,在他的创作中,“谍战”只是一层最表面的皮,往内里看,他真正探讨的,是人性最深处的悲剧。

茅盾文学奖颁奖给麦家《暗算》一书时,是这么说的:“他的文字有力而简洁,仿若一种被痛楚浸满的文字,可以引向不可知的深谷。”

他写天才,偏要深挖天才在人性上的缺陷;他写“传奇”,偏要把传奇挖地三尺,写得令人揪心。那种痛楚,就像剥除了皮肉后,又撒了一把盐。

他以深厚的功力创造了这种苍白无力,并牢牢抓住读者的心,让读者切身体会了这种苍白无力,从而对那个充满悲情色彩的时局,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和解读。

暗算安在天给黄依依上坟(年少同情黄依依)(12)

《暗算》里的人物都是天才,但并不十全十美。除了天使与魔鬼并存的黄依依,还有死在自己手里的听音天才阿炳,还有将一生心血倾注在解密事业上的陈二湖,以及用尸体决定战争走向、成为国民英雄的韦夫……

那一个个跌宕起伏、饱含温度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人生,因而对不同的三观及其衍生出来的生活方式,报以最大限度的理解和宽容。

正如麦家自己所说:“尽管我们赞美神,可我们更留恋人间。《暗算》中的人物让我发现了缺点所带来的美,因为他们的脆弱、不堪和迷失,我更爱他们。”

从书中认识不同的角色,听说不同的故事,参与不同的人生,进而以一颗更博大、更包容的心去看世界,这大概就是读书的意义吧。

暗算安在天给黄依依上坟(年少同情黄依依)(13)

点击链接,购买麦家原著作品《暗算》

当当网限时五折特惠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麦家原著作品《暗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