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故事不是刻骨铭心(谁才是故事的主角)

谁的故事不是刻骨铭心(谁才是故事的主角)(1)

这是一本只有标题、配图而没有文字描述的书,除了结尾关于本书中出现的人物名字介绍。这种设计理念,极大丰富了本书的内涵。虽然命名为《故事主角下班后》,但下班后的故事怎么理解,全看读者的思路有多灵活、眼光有多独特。

这里的“下班”,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离开了办公室之后的生活状态。而对于故事中的人物而言,这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下班,而是脱离了原有故事场景的“第二种生活”。作者是来自法国的吉尔·巴什莱,曾荣获“面包树大奖”,他脑洞大开,让不同童话故事中互不相干的人物走到了一起,以职员身份开启了另一种生活。

谁的故事不是刻骨铭心(谁才是故事的主角)(2)

在这则故事中,《食人怪、大灰狼、小姑娘和奶油蛋糕》中的大灰狼递上了自己的求职简历,正在等待面试官的裁决,《365只企鹅》中的一只企鹅和《我是B1op!》中的B1op、还有一只路过的鸵鸟正在排队等候;通过求职面试的彼得兔与三个强盗签订了劳动合同,工作前景似乎并不像期望中的那样美好;准备上班的大象巴巴先生和小王子先生在裁缝店订做了工装,小象波米诺在化妆,《木偶奇遇记》中的匹诺曹要去医院整容,估计他实在受不了自己的长鼻子了。

谁的故事不是刻骨铭心(谁才是故事的主角)(3)

上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考验智商还考验情商。小鸡布莱兹因为工作压力去看精神科医生。只有躺在了病床上,它才摘下了自己的面具,展露出真实的自我。工作是养家糊口的工具,它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无情消耗着人们生活的激情。

这本薄薄的绘本一共有20幅图,20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不同的主角。每一个故事都是独立的整体,而将这20个故事连在一起,又可以创作出一个故事之外的故事,故事的情节全在读者自己“再理解、再创作”。

谁的故事不是刻骨铭心(谁才是故事的主角)(4)

这是一部著名童话故事主人公们的“大合唱”,它们原本有自己的生活。它们的汇聚,正如社会中的我们。你我本素不相识,因为某项工作或某一件事情有了交集,至此,我们的生活轨道都自觉不自觉地发生了偏移。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不是童话故事,这就是生活现实。

谁的故事不是刻骨铭心(谁才是故事的主角)(5)

从这个角度来讲,吉尔·巴什莱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童话作家,也是一位对生活观察异常细致的有心人。他没有另开炉灶围绕普通人下班后的故事进行创作,而是将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代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既以耳熟能详的亲近感吸引读者阅读,又在扩充丰富原有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增加了本书的层次感,让人读起来回味悠长。

谁的故事不是刻骨铭心(谁才是故事的主角)(6)

英国尼斯湖彼得兔

在这种回味中,我们难免会对故事主角们的行为产生似曾相识之感。其实,读完这本小册子你就会发现,不管是小兔子、大灰狼、小企鹅还是小象,不过是我们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投射,故事的真正主角并不是它们,而是正在翻阅这本书的我们。这不是它们的生活,而是我们的生活,这也许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爱是个动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