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不良反应处理方法(胰岛素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胰岛素并非万能神药,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有时还会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很大麻烦。

1.低血糖反应。低血糖反应是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胰岛素的应用剂量过大、混合胰岛素治疗时比例不恰当或预混制剂使用前未充分摇匀等,都能造成低血糖反应。

胰岛素不良反应处理方法(胰岛素的不良反应有哪些)(1)

症状表现:心悸、饥饿、焦虑、紧张、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冷汗及手足震颤。脑部症状:精神不集中,思维、言语迟钝,头晕视物不清,焦虑不安,步态不稳,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精神症状,如狂躁、易怒、幻觉、表情特异等,若低血糖程度加重,可出现神志不清、肌肉颤动,最后导致昏迷、惊厥等。

应对:低血糖反应多发生在注射胰岛素后作用最强的时间,普通胰岛素为注射后2小时,多在白天发生。长效胰岛素为注射后14小时,多在夜间发生。因此,家中若有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家人应加强巡视患者,当发生低血糖时,轻症者立刻饮糖水、服糖块或进食高碳水化合物食品即可纠正;而重症者需要立即联系医生,进行静脉注射高浓度葡萄糖或肌注胰升糖素,再续以葡萄糖液静脉滴注。

2.苏木杰现象。这种现象也称"低血糖后高血糖",是指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导致升糖激素作用加强而出现高血糖的情况。

应对:最好是查清晨3点时的血糖,以明确有无低血糖。诊断明确者可以减少晚餐前或睡前的胰岛素剂量,以免发生胰岛素治疗剂量调节的错误。

3.胰岛素水肿。胰岛素有水钠潴留的副作用,所以胰岛素治疗时可能出现水肿。

胰岛素不良反应处理方法(胰岛素的不良反应有哪些)(2)

症状:下肢轻度水肿、全身水肿。

应对:这种情况应该给予低盐饮食,水肿明显时要限制水的摄入,还要注意保护患者的皮肤,避免划伤、刮伤,在使用胰岛素后出现的浮肿可持续4~6天,甚至更长时间,但一般都可以自行缓解。如果不能自行缓解,就用双氢克尿塞、速尿等利尿剂以促进水肿消退。

4.屈光不正,视物模糊。这种情况多见于血糖波动较大的幼年患者,其原因仍是血糖迅速下降,导致屈光率下降,发生远视。一般可以自行恢复,属于暂时性变化,无需处理。

5.过敏反应。

症状:注射部位有针刺感、发痒、发热,经常发生在注射胰岛素后的局部肿胀或硬结、紫癜,个别患者可能会虚脱或有急性肺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发生。

应对:反应轻者无需干预,如果是严重过敏可采用抗组胺类药物治疗,如仙特敏、息斯敏等,还可以通过更换胰岛素制剂改服口服降糖药来应对。要注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不要抓破皮肤,以免引起感染。

6.局部反应。糖尿病患者要防止注射部位出现皮下脂肪萎缩、皮下脂肪增生、红斑和皮下硬结等症状。

应对:最好使用纯度较高的胰岛素,轮换使用注射器,每次注射要改变部位,一周内不要在同一部位注射两次。也可采用热敷、按摩等理疗,可使硬结慢慢恢复。

胰岛素不良反应处理方法(胰岛素的不良反应有哪些)(3)

7.体重增加。最初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大都体重增加,这可能跟胰岛素有水、钠潴留的不良反应及血糖得到控制有关,跟胰岛素制剂关系不大。体重增加则不利于对糖尿病的控制,所以应配合饮食控制加以积极的体育锻炼。

对于胰岛素的不良反应,糖尿病患者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患者和家属要掌握预防和应对不良反应的手段,合理使用胰岛素,减轻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