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战役电影国语(看著名影片滑铁卢战役)

滑铁卢战役电影国语(看著名影片滑铁卢战役)(1)

著名影片《滑铁卢战役》是由苏联天才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执导的,1970年拍摄。 该片中战地拍摄场就是今天真的沦为战地乌克兰南部,当年片中扮演对阵士兵是15000名苏军官兵和2000名骑兵和开路架桥的工程兵,还从马戏团借得50多匹骏马扮演骑兵冲锋拍摄特技镜头!想不到多年后当年演绎得仿真片场,真成了流血战场!当年滑铁卢战役只打了一天,就有3万法军士兵和近两万名英军和6千普军士兵非死即伤,而当今俄乌之战谁知道将造成多少伤亡?(注:本文中除电影剧照外,均为笔者在法国拍摄的原创实景照片)

或有人疑问:投资拍摄这巨片的是苏联和意大利均非滑铁卢之战的主要参战方(注:当年对阵双方是法军和由英国普鲁士比利时等组成的联军),为啥愿投巨资去拍此片?这里就说一旧梗:拿破仑其实是个“意大利人”。拿破仑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该岛早先是意大利比萨主教领地,后为意大利热那亚的领地。拿破仑出生后,热那亚则将科西嘉统治权给了法国,就此科西嘉岛成了法国一部分。这拿破仑也随之从意大利人变为法国人,甚至还有人认为:他从来就是个“意大利人”!此外,当年拿破仑的头衔除法国皇帝外,还是“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

由此,意大利人愿投钱拍片就容易被理解了,而苏联恰好有个堪当大任的天才导演,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合作成功。

电影《滑铁卢》花巨资4千万美元拍摄,如要在欧美地区拍片花费更大!这是因为苏联著名导演参与拍片,苏俄给了很多帮助,如万余军人参与协助。就此片中千军万马的浴血实景、气势恢宏的骑兵冲锋、将士炫酷的甲胄军械、奢华精美的宫廷建筑、真实严谨的贵族衣饰华服···处处都是精彩看点。

滑铁卢战役电影国语(看著名影片滑铁卢战役)(2)

这里顺便提一句,据说我国电影史上群演人数最多的是1980年拍的影片《末代皇帝》,群演19000人且在故宫拍摄!这在有了绿幕和电脑仿真术的今天,恐怕将成了无法再破的纪录。

《滑铁卢》影片开头是从拿破仑在枫丹白露宫里被手下将领“逼宫”要求他退回位下野(见下图)。要说这枫丹白露宫几乎就浓缩的法兰西兴衰变迁:在历经四百多年的连续建造枫丹白露宫形成如今的规模,但到法国大革命时宫廷已经破败。拿破仑夺位后将此作为其常住地,在他权力最盛时甚至把教皇庇护七世抓来长期囚禁于此!(注:补脑想想,教皇是何等权威!)也因为枫丹白露宫是拿破仑鼎盛时的象征,今天此宫内常设有拿破仑一世纪念专题展,这里陈列当年拿破仑的住所原貌和私人用品和历史文献等。

滑铁卢战役电影国语(看著名影片滑铁卢战役)(3)

下图远处是巴黎塞纳河旁的一重要建筑:法国荣军院,拿破仑灵柩安放在此,这里是法兰西民族的骄傲和荣誉!所以,今天法国的重要国务活动多安排在此举行 。

滑铁卢战役电影国语(看著名影片滑铁卢战役)(4)

下图是存放荣军院内的拿破仑灵柩,二战中的1940年6月21日法国向德国投降的第二天,希特勒特到巴黎进行参观,他的参观从巴黎圣母院开始,在他参观荣军院时对着拿破仑的灵柩凝望静默了许久后突然对身边人说:“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说完转身离开便结束了他对巴黎的参观····

滑铁卢战役电影国语(看著名影片滑铁卢战役)(5)

在今天的法国几乎处处都能看到纪念拿破仑的艺术作品。在巴黎·奥赛美术馆里就收藏着许多表现拿破仑军功的雕塑和绘画,如上图中的这张著名油画,表现的是拿破仑的法军从俄罗斯败退。笔者正贴近油画细细观赏画家在细部处理上的技巧。

滑铁卢战役电影国语(看著名影片滑铁卢战役)(6)

滑铁卢战役电影国语(看著名影片滑铁卢战役)(7)

滑铁卢战役电影国语(看著名影片滑铁卢战役)(8)

上图是今天的枫丹白露宫正门。

而枫丹白露宫最屈辱的纪录是:二战时德军驻法占领军司令部就设在此,德军名将古德里安在赴东部作战前的指挥部也设宫内。二战后1949年4月由美英法等诸国发起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枫丹白露宫就是其总部所在地。1959年,戴高乐总统以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为要求,提出修改北约章程,法方得参与指挥但遭拒。就此戴高乐宣布法国退出北约,并要美军及北约总部撤出枫丹白露宫,北约总部无奈之下迁往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当年这是一重大国际事件,时至2009年,法国才重返北约。就在几年前,我去枫丹白露宫时还能看见宫墙上仍有残留着“NATO”字样 下图是笔者访枫丹白露宫时拍摄的宫廷内景

滑铁卢战役电影国语(看著名影片滑铁卢战役)(9)

枫丹白露宫的内饰及家具等可谓是极尽奢华

滑铁卢战役电影国语(看著名影片滑铁卢战役)(10)

而拿破仑在生活中除重要礼仪场合需要外,更多时是他穿戴着极为简约的服饰和随身用品,这或许是军人秉性使然。如上图这就是拿破仑去世时就是躺在这张行军床上。这是枫丹白露宫拿破仑一世纪念馆里的当年复原陈设。

滑铁卢战役电影国语(看著名影片滑铁卢战役)(11)

下图是拿破仑去世时的现场情况绘图。在没有照相术前,欧洲人常在重要现场安排画家在以速写方式实时记录现场的场景与人物。

滑铁卢战役电影国语(看著名影片滑铁卢战役)(12)

电影《滑铁卢》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是的前苏联著名导演,但他执导的电影很少过在我国影院大银幕上放映,我等多是在小屏幕看到他的作品,如早些电视台播放和现今网络电视资源,如他执导的首部电影《一个人的遭遇》(肖洛霍夫同名小说)就曾在央视播出过。

国内大银幕上上映过他的《奥赛罗》(1958年拍摄·莎士比亚剧) ,我还曾有幸看过他1980年时拍的《红钟》第一部。当时为参考资料片在上海的影院大银幕上放映,引起当时文艺圈内反响强烈:没想到苏联能有这等气势磅礴的巨片!可惜《红钟》迄今国内仍未见有网上资源,更别说他的重要代表作《鲍里斯·戈东诺夫》等

滑铁卢战役电影国语(看著名影片滑铁卢战役)(13)

图片说明 影片《红钟》是两部曲(注:这里是两部《红钟》电影海报),我当年看过那部表现墨西哥农民革命的(1980);另一部是:我见证了新世界的诞生 (1983),是表现俄国十月革命的,这后一部电影国内几乎没人提及观感。迄今即便是网上资源我也不曾见过。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导演的《战争与和平》1964年版使得他名震世界影坛,其总长7小时四部,豆瓣9.2分。在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导演的重要作品中,如《一个人的遭遇》和《他们为祖国而战》以及他最后执导的巨片《静静的顿河·四部》都是以肖洛霍夫小说改编拍摄的。《静静的顿河》摄于1990年代初。但当时苏联经济已陷困境,他与长年合作的意大利方因此也出现了不少经济纠纷,甚至其影片在半成品时就已被盗版上市,关键时好在俄罗斯出资才使得影片版权重回谢氏手中。

最后我们再回到影片《滑铁卢》,该片在人物塑造摒弃了历史剧常见的脸谱化的类纸片化两维模式:饰演拿破仑的演员在演绎人物激情冲动性格的同时,也表现出自信沉着勇敢的底色,这与片中冷静睿智的英国大公威灵顿形成鲜明对比。这部影片在讲述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带出了作品最重要主题:残酷战争让千万生灵因此涂炭!

影片中拿破仑在林尼会战后的叹息是:充满荣誉的地方总是布满了尸体。而片中的英军指挥官威灵顿(注:影片中扮演威灵顿为苏联著名演员)在目睹滑铁卢战役后尸横遍野战场时的感叹是:除了输掉一场战役之外,最可悲的是赢得一场战役。

滑铁卢战役电影国语(看著名影片滑铁卢战役)(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