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图(湖北枣阳十年巨变)

极目新闻通讯员 付宏才 徐学波

昨日,笔者在湖北枣阳市南城街道办事处盛隆社区原石棉厂家属院看到,平坦的刷黑路面、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合理设置的垃圾箱、新建的文化墙、小型的篮球场、居民公共休闲广场,还有停车场、议事亭等,整个家属院已被改造得焕然一新。原石棉厂家属院居民王修强说:“我们这个家属院是破产改制企业小区,有居民楼19栋,户数1102户,自从列入老旧小区改造后,成立专门的物业公司进行管理,实行了居民积分管理办法,居民凭积分卡可以直接到附近超市兑换商品,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很高,如今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质的飞跃,我们住在这里很幸福。”

枣阳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图(湖北枣阳十年巨变)(1)

枣阳城区一角

十年前,市区一些老旧小区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损坏严重,“三无”小区更是无人管理,信访矛盾突出。十年来,枣阳市以共同缔造理念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到去年底,市区改造完成老旧小区181个,今年还改造66个老旧小区。同时,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先后完成顺城、北关、火车站、光武市场、枣琚路等多个片区棚改征迁工作,征迁房屋1万多户,从根本上改善这些群众的居住条件。

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是枣阳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十年来,枣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城市布局,以治理“城市病”、补齐民生短板、改善人居环境、助力经济发展为重点,积极推动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优化街道公共空间和建筑布局,让城市有特色、有内涵、有质感、有灵气。如今,枣阳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城市变大了、变高了、变绿了、变美了,主城区建成面积50平方公里,比十年前增加近一倍;十年来,新建、改建物流大道、中兴大道、迎宾大道、复兴大道等主次干道50多条,新增绿化面积近800万平方米;建成横跨沙河东西的浕水大桥,城市东西轴线全线贯通;高铁直达“北上广深”,“八纵八横”城区交通网已经形成,带动了高铁商圈、万象城商圈、汉城商圈、万达商圈日益繁荣,城镇化率由十年前的近46%上升到2021年的56%,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兴之城”格局基本建成。

枣阳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图(湖北枣阳十年巨变)(2)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枣阳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幸福广大市民生活。为满足市民推窗见景、出门进园的需求,十年来,枣阳市区新建、改建中兴公园、啤酒文化广场、汉文化广场、浕水法治广场、浕水公园、人民广场等一大批公园广场,建设“口袋公园”66个,配套绿化35条主次干道,市区绿化总面积近19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至41.81%,比十年前提升13.5个百分点。为解决背街小巷环境差、出行难的问题,枣阳市将背街小巷改造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内容,重点清理背街小巷卫生死角,坚持地面地下一起改造,已累计改造近130条背街小巷。为有效解决“马路市场”带来的交通安全和市容卫生脏乱差等问题,去年,枣阳市在城区新增4个标准化菜市场。今年,枣阳对城区建民巷、益寿巷等14个老旧市场升级改造,完成新建、改建集贸市场5个,引导1800多户商户进入新建市场内规范经营。为保障市民用水用气,新建供水管网近100公里,完成市政中压管网建设40公里长,实现与襄阳天然气管网的互联互通,极大提升城市管网输气能力。

枣阳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图(湖北枣阳十年巨变)(3)

十年来,枣阳市还加大产城融合力度,助推经济发展。按照“强配套、优功能、兴商业、聚人气”的要求,不断完善各个工业园区水电气、道路、绿化、排污等公共服务设施,努力使工业园区形成吸引企业、人才、资金的“磁石”效应,助推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正在全力配套建设第三水厂,将彻底解决南城工业园区、吴店工业园区、优良河工业园区等处企业的用水难题。

十年来,枣阳突出抓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投资10.7亿元实施沙河流域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投资20亿元实施中心城区雨污分流项目,更好地改善城市水环境;加大工业园区污染处理力度,实施吴店工业园、丹阳工业园、玫瑰产业园等工业园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并建成2座城区污水处理厂;认真治理大气污染和噪声扰民问题,扎实推进城区“垃圾革命”,实施了城市餐厨废弃物和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理项目、市区生活垃圾终端处置项目(垃圾焚烧发电);推行绿色建筑,城区节能建筑面积200多万平方米,城区环境面貌日新月异。枣阳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小城、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省级园林城市,连续六届荣获全省“楚天杯”城镇规划建设管理金奖。

枣阳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高晓国表示:“今后,我们将牢牢把握枣阳建设襄阳市域副中心城市和努力冲刺全国县域经济50强的战略定位,继续围绕建设五个城市、打造六个强市和加快融入襄阳都市圈的目标,全面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和生态需要,进一步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推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凝聚力、辐射力和服务力,为枣阳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的幸福生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