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黑衣宰相姚广孝(黑衣宰相妖僧姚广孝)
朱棣与姚广孝
五、束手就擒还是放手一搏
即便跨越600年的时光隧道,我们也可以想象并能窥见到朱棣内心的纠结与痛苦。
朱棣不可能不想当皇帝。如果太子朱标还在世,对于皇帝这个宝座,他也只有艳羡的份儿。
朱标作为长子,明太祖对他寄予厚望,自幼便拜大学者宋濂为师,学习经传,受到全方位悉心教导。在朱元璋还是吴王时,朱标就已经被立为世子,朱元璋登基洪武元年被立为太子,正式确立为继承人。朱标在朱元璋心目中有着其他皇子们无可匹敌的地位。《明史》记载朱标性格仁慈宽厚,豁达仁爱,对弟弟们十分友爱,朱肃等屡次犯错,朱标从中调和求情,使弟弟们免受责罚,在诸王中威信最高,在朝臣中也最得人心。
如果朱标继位,朱棣也会心悦臣服,或许心里只会想想如果自己是长子该多好。可惜朱标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视察陕西回来后,因风寒病逝。出乎意料的是,朱元璋没有从其他诸皇子中选择继承人,而是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在朱元璋去世后于1398年五月继承皇位。
本该属于自己的皇位丢了,相信这时候朱棣的心里就不是艳羡而是怨恨了。
朱棣在朱元璋的儿子中排行第四。朱元璋薨世时,马皇后所生的长子朱标于1392年去世,次子朱樉于1395年被人下毒毒死,三子朱棡1398年三月去世。此时朱棣已经是诸位皇子中最年长也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选,要说朱允炆继位朱棣心里没有想法按照常人心理推测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是朱棣这样一位有着凌云之志的皇子呢!
然而,再心有不甘又能怎么样呢?朱元璋确立的继承人是皇太孙朱允炆。朱棣没有办法推翻先皇遗命,朱元璋没立自己为继承人那么自己就只是臣子,想当皇帝就是无名无份,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就是谋反。谋反朱棣是万万不敢的,且不说自古以来还没有一个王爷谋反成功,就看看自己手下的十来万兵马,也不足以和中央抗衡。况且此时天下已定,人心思安,民心和自身的军事实力都不足以让自己去争夺皇位,如果此事贸然行动,那几乎就是死路一条。所以,即使燕王朱棣再心有不甘,也只能乖乖地回到自己的封地做一个勤勉尽责守护北境的戍边王爷。
然而,事无常态,感谢建文帝的猪队友们,给朱棣送来一份大礼,让他终于有了争夺神器的理由。
朱元璋分封诸王时曾定下一条成文法“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齐泰、黄子澄在朱允炆刚登基就力行削藩。
信用奸人,离间骨肉,朝野有佞臣,当举兵诛讨!
光是理由还不够,还需要自身的军事实力作为后备,否则即使理由再充分,如果自己是头猪,遇到老虎也只有被吃的份。
燕王朱棣是幸运的,因为他拥有了当时天下第一谋士,这位谋士将助他从北平苦寒之地的一个藩王,成功入主京城,成为天下最至高无上的主。
这个人就是他在公元1382年洪武十五年从南京带回来的和尚道衍。他曾承诺要送自己一顶白帽子,这么多年,他也从没忘记过自己的承诺,这份大礼就要来了。
道衍和尚自从跟随燕王朱棣回到北京后,燕王让他入住庆寿寺。名为僧人,其实道衍一直出没燕王府。每次和尚来,燕王总是避开旁人,与道衍通宵达旦,彻夜密谈。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道衍已经在为谋反做积极准备了。
史书记载:在道衍的谋划下,朱棣挑选将校,聚集军队,招募收拢才勇异能之士。
道衍在王府后苑练兵,为了掩人耳目,道衍穴地建造层叠的房屋,又以厚墙环绕,暗中用砖将瓶子瓦器砌在其中,日夜在屋内铸造兵器,为了掩盖打造兵器的声音,道衍在王府内蓄养鹅、鸭来掩盖所发出的声音。
在京城削藩形势越演愈烈之时,朱棣也有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然而造反这件事,成则收益巨大,一旦失败,就是坠入万劫不复的十八层地狱。
朱棣焦虑异常,举棋不定。
道衍见状,力劝燕王举兵。
燕王忧虑道:“民心向着他,怎么办”?
燕王这个忧虑不是没有道理,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中,一直讲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
此时天下安定,民心思稳,自然不愿起干戈。
然而道衍回答道:“臣知天道,何必去理会民心呢”?
为了增强朱棣的信心。道衍找来了天下第一相士袁珙和卜者金忠。
史书记载袁珙在见到朱棣后,立刻以臣子礼仪跪拜道:“龙行虎步,日角插天,太平天子也。年四十,须过脐,即登大宝矣”。
朱棣大喜!随即下定决心起兵。
朱棣登基
六、起兵
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朱棣起兵。“清君侧,靖国难”就成了燕王出师的口号,这使得朱棣在舆论上有了立足点。
史书记载在大军即将出发时,大雨突至,燕王府上瓦片被吹落下地中国古代文化讲究天人感应,王允骗董卓去郿坞接受禅让,吕布出发时车轮断掉,被吕布所杀,弃尸于市。起兵遇风雨和瓦片坠地以当时的观点来看,这是失败的不祥之兆。朱棣见此大惊失色,兵士们也窃窃私语,士气大为受损。此时道衍却说:“此事祥瑞之兆,飞龙在天,风雨相随,瓦片坠地,预示着王爷要住上皇宫的琉璃瓦了”。经过道衍的安抚,军队士气大振。
朱棣起兵,以诛杀齐泰、黄子澄为名,军队号称“靖难之师”。道衍辅佐世子朱高炽留守北京。
靖难之师最初的战略是以攻打城池为目的,然而城池守备森严,易守难攻。靖难军先后吃了很多败仗。
为了积蓄力量,朱棣打起了宁王“朵颜三卫”的主意。朱棣以求救为理由从小路来到宁王城下,向宁王哭诉起兵纯属不得已,暗地里贿赂了宁王守军,绑架宁王后收编了宁王的“朵颜三卫”,朱棣兵力大增,具备了与中央直接抗衡的军事实力。
在朱棣赚取宁王“朵颜三卫”时,南军派李景隆为帅,李景隆见北京空虚,直接带领大军进攻朱棣大本营。事实证明,朱棣留下道衍和尚留守北平士多么明智的决定。道衍和世子朱高炽、徐皇后把北京防守得十分严密,他们发动北京城里的妇孺,并释放囚犯,发给铠甲,以区区一万兵力抵挡住了李景隆的十万铁骑,终于等到朱棣援军到来,击败了南军。
姚广孝虽然留守北京,却时刻与靖难军保持联系,为靖难军出谋划策,史书记载,朱棣的行军策略,或去或归,战守机宜多是出于道衍。在城池难攻的情况下,姚广孝给朱棣出了个直扑京师的策略,他认为,京师守备薄弱,靖难军直攻京师,可即刻攻克。朱棣采纳了道衍的建议,连败南军于肥水、灵璧,渡江进入京城。
1401年冬,靖难军围攻南京,李景隆开城投降。城破,建文帝朱允炆在皇宫放了一把大火,不知所终。
有野史说,朱允炆在尚为皇太孙时,曾写下一首咏月诗:
“谁将玉指甲
掐做碧天痕
影落江湖里
蛟龙不敢吞”
据说朱元璋正是从这首诗里窥见了天机,于是在南京皇宫里挖了地道,并放上袈裟和剪刀,城破之时,可以从地道出城,从此江湖一任听风雨,青灯古佛了残生。
永乐大典
七、黑衣宰相 半为朝臣半为僧
朱棣即帝位后,论功,道衍当为第一。初授为僧录司左善世,后又封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明成祖恢复道衍俗家姓氏,赐名广孝,与他交谈,从不呼其名字而称他为少师。
明成祖赐给府邸和美女,姚广孝一概不受,平时常住僧寺,朝见皇上时便穿上官服,佩戴腰带,退朝之后仍旧换上僧服居住在寺庙。对朱棣赐给他的黄金、布帛,他全部散发给宗族乡人。可见姚广孝不贪财、不好色、不弄权,也许他之所以助明成祖成就大业,就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抱负吧。
姚广孝随后任监修,重新编修了《太祖实录》,后又与解缙等篡修了《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在保存中国文化方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有“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在明成祖继位后,姚广孝除了编修《太祖实录》和《永乐大典》,其余大部分时间就是陪同皇长孙读书,为朱瞻基讲解书籍。
姚广孝
八、归去兮,是非功过任他雨打风吹去
明成祖十六年1418年,姚广孝最后一次觐见皇帝。此时他已经八十四岁,病体沉重,此后再也不能朝见了。
姚广孝住在庆寿寺,明成祖先后两次乘车去探视他,故人相谈甚欢。明成祖赐给他金唾壶,并问他还有什么愿望吗?
姚广孝道:“僧人薄洽已经被关在牢里很久了,希望皇上能够赦免他”。
薄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当初,皇上进入南京时,有传言建文帝装扮成僧人逃走了,只有薄洽知道他藏在哪里。
明成祖朱棣便找了个理由囚禁了薄洽,并派人到处找寻建文帝。有传言说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也是为了去海上寻找建文帝。
此时,薄洽已经被下狱十余年了,因姚广孝求情,明成祖便释放了薄洽。
不久,姚广孝去世了。明成祖辍朝三日悼念,极其悲痛,以僧礼把他安葬在房山县东北,并追赐他为推诚富国协谋宣力文臣,进荣禄答复、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明成祖亲自书写神道碑文以记述他的功劳,并授给其养子姚继尚宝少卿一职。
朱高炽继位为帝后,再次对姚广孝给予表彰,朱高炽亲自撰写祭文,盛赞姚广孝有功于朝,于先皇帝朱棣“相与合德协谋,定大难,成大功”,并特命将姚广孝配享明太宗庙庭。
配享庙庭,通观明太祖、太宗开国两朝配享太庙名单中,十六位功勋自中山王徐达以下,皆为出生入死的武臣,以文臣位列功臣配享之次者,仅有姚广孝一人。由此可见姚广孝在明初的特殊地位。这也是姚广孝作为朱棣谋臣的最大荣誉。
姚广孝自幼父母双亡,与姐姐相依为命。在姐姐出嫁后,十四岁的姚广孝便出家为僧了。
永乐二年,姚广孝回到家乡去看望姐姐,结果到了姐姐家门口,敲门半天却无人应答,询问左邻右舍,得知姐姐就在家中,只是不愿与他相见。
姚广孝又去见自己当年的朋友王宾,王宾也不见他,只是远远的对他说:“和尚错了,和尚错了”。
他又去见姐姐,姐姐依然闭门不见。
姚广孝黯然伤心。
姚广孝一身兼顾两种角色,其一如古代大部分读书人一般希望能够辅佐明君,施展抱负,在朝堂上得以重用。其二他还有另一个和尚的身份,佛家讲究慈悲为怀,这个和尚却因为一己私欲扰乱江山社稷,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不为家人理解
不为朋友理解。
也不为世人理解。
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不如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要广孝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