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冰雹屋顶都破的么(天上撒盐下米)

11月30日,上海迎来初雪,不过这似乎是一场分组可见的雪。

下冰雹屋顶都破的么(天上撒盐下米)(1)

冰雹。@上海市天气 图

蒙蒙细雨中,有网友见到了短时飘雪,努力在衣袖上捕捉到一枚小雪花;也有许多人提问“雪在哪呢”“我在假的上海吗”,还有网友发现“明明就是盐粒子或者说雪籽,根本就没雪花”“以为是小冰雹”。

上海市气象局官方微博表示,霰、冰粒和雪花一起出现在了今早的上海。

同时,一条“东北男子用碗接霰像接大米”的视频冲上热搜。在辽宁本溪,近日霰从天降,一男子用碗接霰,很快就装满一碗,粒粒洁白圆润,形似大米。

下冰雹屋顶都破的么(天上撒盐下米)(2)

东北男子用碗接霰像接大米。网络视频截图

那么,霰究竟是什么?雪、冰粒、霰和冰雹怎么区分?

中国气象局官方微博解释,霰(xiàn)又称雪丸或软雹,是一种白色不透明的近似球状(有时呈圆锥形)的、有雪状结构的冰相粒子组成的固态降水。霰是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后降落的白色不透明小冰粒,常呈球状或圆锥形,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有些地区叫雪子、雪糁等。

针对网友迷惑的雪、冰粒、霰和冰雹区别,上海市气象局也曾进行科普。

雪、冰粒、霰、冰雹在气象上都属于固态降水。冰雹多发生在强对流云团中,在上海属于春夏产物,不易在冬季出现。雪也比较容易识别。而冰粒、霰则容易混淆。

霰,就是人们通常说的“雪子”“雪珠”。它一般生成自混合云中,为冰晶和过冷水滴的混合体,冻结的冰晶和水滴间有较多的气泡,因此霰通常为白色不透明球形,直径在2~5毫米,质地松脆,着地后反跳变破碎。

下冰雹屋顶都破的么(天上撒盐下米)(3)

落在地面的霰。@上海市天气 图

《诗经》小雅中说:如彼雨雪,先集维霰。意思是,下雪前先下霰。

冰粒,通常是由于雪在下降的过程中,遇到温度稍高的空气层,部分或全部雪花融化成水滴,又遇冷重新冻结再降至地面。冰粒通常是透明的球状或不规则近球状的固态降水,颗粒直径<5毫米,质硬,着硬地后反弹,有清脆声,有时着地破碎会只剩冰壳。

冰粒也有个文艺的名字:霙(yīng)。《尔雅新义》中言:雪寒甚则为粒,浅则成华,华谓之霙。

简言之,霰是白色不透明的、松散的,冰粒是透明、硬硬的。

下冰雹屋顶都破的么(天上撒盐下米)(4)

霰与冰粒比较。@上海市天气 图

有些“你中有我”的情况,外表透明、内里洁白,这是霰还是冰粒呢?一般如果在地面没怎么融化,松松散散也不见冰壳,可以认为是“霰”。

霰和冰粒,从本质上来说,在高空都以雪、冰晶或过冷水滴的形式存在,但是在下降过程中遭遇了不同温度的空气层,最终以不同的形态降至地面。

据上海市气象局11月30日近14时消息,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还在下降,上海的松江、金山、青浦和奉贤等地已经降至3℃以下。北风呼呼,雨雪助阵,根据网友反馈,目前,上海金山北部、闵行、青浦都有落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