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并不可怕(又来坑世界了吗)

美联储加息,又来坑世界了吗?

原创 中企思智库 中企思智库 2022-07-29 07:46 发表于北京

美联储加息并不可怕(又来坑世界了吗)(1)

美联储加息并不可怕(又来坑世界了吗)(2)

小糊涂仙酒业集团是中企思战略合作伙伴

美联储加息并不可怕(又来坑世界了吗)(3)

美国加息、减息是由美联储决定的,而美联储是一个私人股份制的金融机构,所以他的决策不是美国政府做出的,而是根据市场变化做出的。

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美联储公布了7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会议声明。根据声明,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至2.25%-2.50%之间,符合市场预期,距离上次加息75基点仅仅过去了近一个半月。

加息、减息是货币市场上运用的一种金融工具,各国都会使用。只因美元是世界货币,影响大一些而已,所以不必要过度紧张或者过度分析。

美联储加息,简单地说,加息是一种紧缩型货币政策,美联储通过加息来应对当前的经济。一般加息可以提高银行利息,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美元会升值。另外,加息提高的美元汇率对经济会有影响,比如,美元升值以后,黄金价格会下跌,大家更愿意持有美元;其他国家的货币会贬值等。

那么问题来了,美联储为什么要加息、减息?加减是通过什么来决策的?美联储这个机构是怎么构成的?

今天,我们重点给大家介绍一点基本知识——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简称:美联储。

美国加息、减息是由美联储决定的,而美联储是一个私人股份制的金融机构,所以他的决策不是美国政府做出的,而是根据市场变化做出的。

不算夸张地说,直到今天,中国可能也没有几个经济学家知道美联储其实是私有的中央银行。所谓“联邦储备银行”,其实既不是“联邦”,更没有“储备”,也算不上“银行”。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是美国政府发行着美元,实际情况是,美国政府根本没有货币发行权。

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后,美国政府最终丧失了仅剩的“白银美元”的发行权。美国政府要想得到美元,就必须将美国人民的未来税收(国债),抵押给私有的美联储,由美联储来发行“美联储券”,这就是“美元”。

联邦储备系统包括:“联邦储备系统理事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联邦储备银行”、约三千家会员银行、及三个咨询委员会(AdvisoryCouncils)。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是以私有形式组织的行使公共目的的私营银行系统。

美国政府虽不拥有美联储的股份,但美联储的94%利润(2009年总利润为450亿美元)转交给美国财政部,剩余6%用于给会员银行发放股息;同时,美国政府任命美联储的所有高级雇员。

美联储纽约银行是美联储系统的实际控制者,它在1914年5月19日向货币审计署(ComptrolleroftheCurrency)报备的文件上记录着股份发行总数为203053股,其中:

洛克菲勒和库恩雷波公司所控制的纽约国家城市银行,拥有最多的股份,持有3万股。

J.P.摩根的第一国家银行拥有1.5万股。当这两家公司在1955年合并成花旗银行后,它拥有美联储纽约银行近1/4的股份,它实际上决定着美联储主席的候选人,美国总统的任命只是一枚橡皮图章而已,而国会听证会更像一场走过场的表演。

保罗·沃伯格的纽约国家商业银行拥有2.1万股。由罗斯柴尔德家族担任董事的汉诺威银行(HanoverBank)拥有1.02万股。

大通银行(ChaseNationalBank)拥有6000股。

汉华银行(ChemicalBank)拥有6000股。

这六家银行共持有40%的美联储纽约银行股份,到1983年,他们总共拥有53%的股份。经过调整后,他们的持股比例是:花旗银行15%,大通曼哈顿14%,摩根信托9%,汉诺威制造7%,汉华银行8%。

美联储的组织结构设计是全世界最复杂的,这是因为其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使美联储能够保持一定独立性,不为个别集团控制,能够相对公正地代表各个地区的利益集团的利益。

美联储1913年遵照“联邦储备法案”建立,后者“建立了一个新的中央银行系统用以增加国家金融系统的灵活性和实力”。

这个立法提供了一个包括十二个地区性储备银行和七个成员的管理委员会的系统。储备银行1914年11月开始营业。国会制造美联储纸币并以弹性货币补给供应整个国家。纸币发行给储备银行并后续传输到其它银行机构且与社会需要保持一致。

美联储由“联邦储备系统理事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联邦储备银行”、约三千家会员银行等部分组成。

如果从1792年美国发行第一张美元到今天,229年间,美元没有变过,也就是说229年前发行的货币,今天仍然可以使用。1792年,是农历壬子年,鼠年,清乾隆五十七年。


审校:孟丽

美编:晨晨

美联储加息并不可怕(又来坑世界了吗)(4)

美联储加息并不可怕(又来坑世界了吗)(5)

阅读原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