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攻破襄阳城(摇摇欲坠的孤城)
此文共计4200余字,阅读预计用时5分钟左右,期待您的浏览、收藏、点赞、评论、转发,原创不易,由衷感谢您的支持[作揖][作揖][作揖][玫瑰][玫瑰][玫瑰]
斑驳的青砖遍布苔藓,泛着深绿而毫无生气的光泽;灰暗厚重的城垣,随处可见因坍塌而形成的豁口,却仍然固执地支撑着摇摇欲坠的孤城。
城头之上,大片的城垛已损坏殆尽,只留下一堆裸露的碎石和芜杂衰黄的稗草,突兀的横陈于九月的晴空之下。
潮宗门木制的城门因年久失修而完全腐坏,偶尔的微风穿过幽深而漆黑的门洞,发出一连串低沉的呜咽。
蜿蜒的湘江从巨大的城郭边缓缓流过,无声的注视着这里将要发生的一切……
1852年9月,当西王萧朝贵率数千太平天国先锋部队兵临长沙城下时,这座始筑于西汉吴王时期的巍峨城池,这座拥有两千年历史的湖湘重镇,就以这样一副荒颓、破败的面目,呈现在太平军众人的面前。
太平军几经辗转,由桂入湘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其历史上第一座城池——永安州,随即在此地颁布谕令,规划官制,史称永安建制。
但自永安突围北上以后,在岭南的广袤土地上,太平天国的军事行动似乎并没有得到“天父”庇佑。
1852年4月,围攻广西省会桂林,历三十三日,经大小二十余仗,损兵折将却徒劳无功。
1852年6月,桂林撤围后继续北上,途径全州准备绕道而过时,负责殿后的“南王”冯云山意外中炮“归天”。
冯云山是太平天国早期的重要领袖,被史家誉为太平天国“忠勇才德与智谋器度”第一人,他的死对于这支羽翼尚未丰满的队伍,无论是士气、军心还是今后的发展,都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本无意攻城的洪秀全报仇心切,耗时十三天血洗全州,方才继续北上。
但厄运仍未终结,太平军在离全州仅十里的蓑衣渡为清军悍将江忠源所伏,此役太平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由湘江东岸狼狈窜入湖南。
由桂入湘后,命运终于开始眷顾这个一路跌跌撞撞而又披荆斩棘的新生政权。
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太平军以破竹之势,连克道州、永明、江华、嘉禾、桂阳、郴州等州县,不仅摆脱了清军的围追堵截,部队人数也猛增至数万。
面对大好形势,盘桓郴州的洪秀全、杨秀清决定全军暂时就地驻扎修整,并以此牵制清军和春主力,而派出西王萧朝贵,率曾水源、林凤祥、李开芳等猛将,以三千精锐为先锋,北上直取湖南省会长沙。
太平军先锋奔袭长沙城太平天国攻占郴州后的第三日,即1852年8月21日,太平军先锋部队轻装简从由郴州出发。
主帅萧朝贵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因此主动放弃经耒阳而衡阳北上的捷径,这条笔直北上的路线虽最为便捷,但沿途均有重兵把守,转而由东北小路日夜兼程,以奇兵突击之势绕过清军防线,旬日之内长驱六百余里,连克永宁、安仁、攸县、醴陵四县,于9月11日,抵达长沙城下,鏖兵于城南妙高峰。
而清政府方面,自太平军由湘江东岸上陆,并在湘南一路攻城掠地开始,对太平军到底是经长沙而进湖北,还是攻岳阳而入长江始终无法决断,以致防守被动,举棋不定。
由于对太平天国的行军路线和作战意图漫无把握,再加上湖南境内的清军官员将领畏战情绪严重,推诿盘旋之余,使得萧朝贵的部队得以不费吹灰之力且迅捷无比地插入长沙这一湖湘腹地。
长沙,西滨湘江,因对应南方朱雀七宿中軫宿的“长沙星”而得名,这座千年古城,不仅是湖南的省会,也是南北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若太平军进占此地,近可切断清军桂林、贵阳两地和湖南之地的交通联络,远则可凭此北上,由湘入鄂,剑指荆襄,进窥中原。
在终于掌握了萧朝贵的进攻方向后,湖南境内可谓哀鸿遍野,由于应对仓促,此时的长沙城不仅兵力空虚,而且年久失修的城防,根本无法为据此抵抗的清军提供任何物质和心理上的保障。
9月11日辰时,太平军抵达长沙东南军事要地石马铺,以诱敌之计围剿城外清军700余人,缴得大小火炮甚多,军粮、骡马不计其数,剩余残兵退至长沙城内。
此时长沙城内仍有不下8000的清军驻守,但当太平军面对这座破败不堪的孤城时,那映入眼帘的凋敝和颓丧,大大增加了萧朝贵和他身后将领们的信心,——“幸此城尚未修整得好,比全州无足为虑”。
殊不知这座似乎比全州更易攻克的城池,会在此后的三个月内,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噩梦。
西王萧朝贵魂断湘江之畔南王萧朝贵是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之下,当时太平天国的第三号人物,号称“勇敢刚强,冲锋第一”,手下林凤祥、李开芳等人,皆为悍勇无匹之辈,亦是太平军中屈指可数的猛将。
对于萧朝贵而言,长沙是志在必得,9月11日,自率主力直插城畔,亲临一线指挥,大军在碧湘街等处架设炮台轰城,迅速占据南门、小西门外民房为垒,围攻各门。
城内清军将士惊惶不已,颇为荒唐的是,湖南提督鲍起豹慌乱之间,风闻省城城隍颇为灵验,就将这座泥塑神像抬出,置于南门城楼上相与对坐,祈求保佑。
但首日进攻时,由于太平军将士未带向导,不悉城防地理,错误以为城东南隅高楼为城楼,“趋之,则非门。返而南门塞,城中乘城分守矣”。
辗转之间,错失最佳进攻时机,清军也获得了宝贵的时间,“复运大炮于南城魁星阁上”,向太平军驻地轰击。并在城头“以布裹糠”用于抵御炮子。由于清军依托城垣逐渐站稳脚跟,炮火枪弹又十分猛烈,太平军攻坚受阻。
9月12日,萧朝贵以城南里许妙高峰为主体炮兵阵地,联结各制高点,并与南关高层楼房的火力点呼应,组成纵横交错的火力网。夯基垒石,造台架炮,猛烈轰击南城。
同时,组织精锐的牌刀手,由曾水源、林凤祥、李开芳率领,趁炮火掩护往各门进攻,主攻方向仍在南城。
长沙城内,巡抚罗绕典对太平军的部署采取了紧急对策。一边集中炮火轰击妙高峰,阻止太平军构筑炮台,破坏其炮兵阵地。同时在城头以小炮、火枪封锁进攻线,杀伤太平军攻城的牌刀手,又遣浏阳勇千余人,预伏山下,拦截攻城的太平军。并派出小股清军,缒城而出,分头放火,以清除太平军突击队的庇护所和前沿火力点。
双方交战正酣之际,意外发生,于妙高峰望楼之上观察战况的西王萧朝贵,不幸被流弹击中,殒命阵中。
殊西王在敌楼上装束异常,窥伺内(城),忽被流星炮弹中伤升天 —— 《洪仁玕自述》
西王意外罹难,曾水源等人悲愤满腔,一面向远在郴州的洪秀全具禀前线战况,请求郴州主力北上支援,同时从13日开始,继续指挥将士进攻城垣,攻势日趋猛烈。
太平军的猛攻一度让长沙城岌岌可危,几乎难以为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军和春及江忠源部陆续感到支援,双方再次陷入僵持。
洪、杨督师星城,决战开始9月25日,洪秀全、杨秀清接到战报后开始由郴州拔营启程,至10月13日,后续部队陆续到达长沙,且经过郴州的扩军,以及沿途招募,人马递增至两万,在南门外连营十里。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洪秀全率主力部队北上参与攻城,但实际上此时的太平军总数也仍然不过区区三万之众,由于兵力不足,太平军始终无法对长沙城形成合围,所以在此后漫长的攻城期间,清军的粮饷、军械、弹药、兵员等后勤补充并没有受到影响。
太平军数万人兵临长沙,清政府大为震动,四处调兵遣将,到10月初时,当时在长沙围城里,主持防务的有两巡抚(湖南巡抚张亮基、湖北巡抚罗绕典)和广西提督向荣以及总兵、副将等正、从二品大员数十员,围绕长沙布防的总兵力在六万人以上,每月耗饷银逾百万两。
这场双方精锐尽出,投入兵力近十万人的大会战,终于在十月迎来了高潮。
10月14日,太平军大举出动。由妙高峰突出六七千人,“绕至浏阳门外校场,分三路进扑各营。
这次攻势不是正面进攻,而是侧后迂回攻击,企图在浏阳门外取得立足点,战斗开始,太平军向清军冲击。由于兵力较少,清军不敢鏖战,急忙退回阵地防御。
太平军直前猛追,“分扑营墙”,清军形势危急。正在这一关键时刻,“和春驰至,上前横截”。太平军侧翼被袭,战局突然发生逆转。
好在随后太平军佯败退走,又以诱敌之计攻敌于措手不及,遇见扭转败局,乘胜撤出战场,但却未能实现开战前的战役目的。
同时,由于在湖南道州、郴州等地获得数千旷工加入,太平军得以正式组建类似工兵的“土营”。
土营在围攻长沙期间,挖掘地道十数条,先后五次炸塌城墙,其中一次甚至连南城魁星楼都已轰塌,城墙崩倒四丈余,两千太平将士蜂拥上城,无奈城中清军于崩溃处拼死抵抗,同时布政使潘铎重赏白银三万两予城内乡绅官民,取街道石条和空棺填土,堵塞缺口,入城太平军寡不敌众,阵亡五百余人,退出城外。
而清军为应对太平军“穴地攻城”,在“城内穴地,埋大缸瓮,令瞽者伏听”,即使用“地听术”侦查地道动向,一旦发现端倪,即“灌以秽水,熏以毒烟”,窒息土营将士,破坏隧道。
10月中旬后,东面战场战事接连失利,加之清军援军与日俱增,洪秀全、杨秀清拟在长沙河西开辟第二战场,派石达开率军渡过湘水,西占龙回潭,并在水陆洲(即橘子洲)东西湘江“用枯饼填塞,上盖木板”“搭造浮桥往来如织”,湘江两岸至此连成一片。
向荣带兵在水陆洲北登岛,妄图割断东、西太平军联系。石达开以主力埋伏在洲南丛林里。另派游骑诱敌,再截其断路,大败向荣军。
19日,太平军又沿湘江西岸逐步发展,“分扰岳麓、金牛岭,焚劫潆湾市”,目的在于获取军资,控制战略要地,打乱清军在东岸反包围的态势。
摇摇欲坠的孤城和难以逾越的天堑从10月20日开始,直至11月底,太平军在湘江东、西两岸战场持续猛攻数十日,但在兵力、火器始终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渐渐难以支撑,陷入攻守两难的尴尬境地。
虽然比之桂林的一味正面强攻,太平军在长沙城下采取多战场、多方位的迂回进攻,显然在战术上有了质的飞跃,但过分依赖“穴地攻城”的单一进攻手段,没有重视突击队与大部队的协同攻坚,也造成太平军始终无法在关键时刻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长沙城并非固若金汤,驻防的清军虽众,但大多庸碌无能,而太平军虽英勇善战,却受限于兵力不足、战术落后、攻城器械等因素的影响,还要两面同时御敌,此消彼长之下,双方逐渐形成了旷日持久的相持战局。
而随着战事的加深,太平天国后勤保障和物资供应的困难再次突显。迅速的占领长沙已无法实现,而继续固执攻城,在优势敌人面前拖时间、拼消耗,显然更不是明智之举。
迫于形势的变化,洪秀全、杨秀清等人不得不做出新的军事抉择。
11月30日凌晨,太平军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穴地攻城”,城内清军纷纷为炮火所扰,提心吊胆、噤若寒蝉。哪里还能分心或者说还敢观察太平军的动向。
30日午夜,夜黑风高,恰逢暴雨降临,东岸太平军趁夜借助浮桥渡过湘江,顺利向西岸转移,与石达开部完成汇合。随后经龙回潭向宁乡走益阳而去。
从9月11日萧朝贵率先锋部队进攻长沙开始,至11月30日战略撤围,太平军在长沙围城长达81日,投入数万人马,最终损兵折将,徒劳无功。
而长沙城遭遇飞来横祸,战争的破坏,以致在通往长沙大道左右几里,沦为焦土,民居十室九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