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蒙太奇(啥是蒙太奇5分钟告诉你)
大多影评人都爱用各种各样的专业术语,看起来逼格很高,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三种蒙太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三种蒙太奇
大多影评人都爱用各种各样的专业术语,看起来逼格很高。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他们习惯到豆瓣、微博、知乎各个地方看影评,想参与讨论又害怕误用术语,被内行人嘲笑。
就比如“蒙太奇”,全世界都在说蒙太奇,到底蒙太奇是什么东西呢?蒙太奇是谁发明出来的?蒙太奇到底有什么用?我怎么去判断一部电影用了哪种蒙太奇?
蒙太奇是啥?要说什么是蒙太奇,复杂也不复杂,但是要说简单也的确不简单。如果实在用一个最最基础的概念去界定蒙太奇的话,我们可以说“剪辑”,或者更原始一点,叫”拼接“。
“剪辑”听起来好像就那么一回事,很简单嘛,我们只要把两段视频前后连接到一起就行了。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在短视频行业如此盛行、剪辑软件如此方便快捷的条件下,随随便便就能够“剪辑”出一大堆视频。
不过,“剪辑”和“拼接”可不能划上等号。不加思考和筛选,随便把几段视频拼在一起,那叫“拼接”;有序地、按规则地去“拼接”视频,并且还能传递内容的,叫做“剪辑”。
正是因为一部电影对每帧画面、每个音效、每段音乐、每句台词都进行了精心的布局,所以我们才能够看懂画面、看懂故事,并且还获得某种启发,观影完毕后有话可说。
所以在影视艺术中,“蒙太奇”和”剪辑“的含义更加接近一些。
不过,看到这里,你就懂得了真正的“蒙太奇”吗?“蒙太奇”的概念可不能这么简单地去理解。
蒙太奇哪来的?我们先说说“蒙太奇”这个词的由来。
“蒙太奇”其实是由法语中“montage”音译过来的,它原来指的是建筑学上的一个名词,意思是组合、装配。
也就是把各种不同的材料,根据总的计划分别加以处理,然后把材料安装、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
我们可以把电影的画面、声音(人声、音响、音乐)、特效这些元素当做是不同的材料,那么理解起来就不会太困难。
在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蒙太奇就被引入到电影当中,成为一个专业的术语。
按照专业的角度来讲,指的就是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将所要表达的内容分解成不同的段落、场景、镜头,再将它们合乎逻辑地加以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从电影的诞生到“蒙太奇”最终成为电影专有名词,中间这三十年左右的时间,早期的电影界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蒙太奇”这个原本的建筑学名词是如何一步步地走进电影人的视野的?
我们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布莱顿学派、埃德温·鲍特、大卫·格里菲斯、苏联蒙太奇学派。
蒙太奇咋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布莱顿学派
布莱顿学派是电影史上有据可考的第一个电影流派,在电影发展的早期,他们已经开始有了镜头组合的尝试,让镜头更加丰富。
比如说“特写镜头 远景镜头”、多个视点的组合、移动摄影和正反打的运用,等等。
詹姆斯·威廉逊的《亨利的赛船》,就已经初具平行蒙太奇的形态。
平行蒙太奇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放到后面讲。
第二个阶段:埃德温·鲍特
埃德温·鲍特已经有了利用影片来进行叙事的意识,开始使用“场景”进行叙事。
拿他著名的《火车大劫案》举例,这部影片一共有14个镜头,每个镜头就是一个场景,然后将它们组接起来,讲述抢劫犯从劫持火车再到被警察抓住的整个过程。
《火车大劫案》中的每个场景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电影场景有很明显的不同,一是大多都是全景镜头,将整个大环境里的人物和事件囊括在内;二是没有景别、机位的频繁分切。
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假设你本人就是埃德温·鲍特手机的摄像机,那么你只需要一动不动地站在红绿灯旁,持续地盯着某个地方/某个人,看看这个地方发生什么事或者这个人做了什么。
第三个阶段:大卫·格里菲斯
格里菲斯是第一个自觉地使用蒙太奇、并且有意识地把镜头当做叙事单位的人。
他在《一个国家的诞生》里就已经将电影剪辑玩出花来了,比如淡入淡出、闪回、大量的移动摄影,让观众看不出剪辑的痕迹,慢慢地进入他的电影故事,他的剪辑手法被称为“零度剪辑”/“无缝剪辑”。
他还创造出了影史上特别有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手法,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影视剧借鉴,就比如说古装剧经常出现的“刀下留人”的桥段就是这种手法。
第四个阶段:苏联蒙太奇学派
这个学派主要有这几个人:库里肖夫、维尔托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杜甫仁科,个个都是不得了的大佬。
说是学派呢,其实他们不是一个团体,不过他们对蒙太奇理论的研究都做出了贡献,就把他们归为一类。
前面有这么多人铺路,他们可以说是躺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吃苹果的人,把前面大佬做的尝试和成绩总结起来,上升到理论,把“蒙太奇”从一门技术抬高到艺术的层面来进行研究。
举几个例子:
库里肖夫做了几个实验,第一个实验叫“库里肖夫效应”。他把一张脸、一碗汤、一具尸体做了排列组合,然后相应地把参与实验的人分成几组,让他们谈谈感受。
结果每一组的人都解读出了不同的感情,他这才发现,原来镜头的组合居然还有这么神奇的魅力!
他又做了一个实验,叫做“实验性地理”,这个实验也很简单,分别拍摄一男一女在不同的地方相向而行,抬头,看向大楼,走上楼梯。
明明不在一个地方的两个人,当你按照一定的逻辑把他们剪辑在一起的时候,居然没有任何违和感!
这就特别像粉丝剪辑的CP视频,通过剪辑,可以将两个毫不相干的、甚至不在同一时空的两个人剪成一对情感浓烈的恋人。
还有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里面的三个石狮子,他把三个不同状态的石狮子组接起来,结合影片叙述的故事背景,居然就具有了政治隐喻功能,暗示人们从沉睡、被欺压到终于忍无可忍奋起反抗的过程。
爱森斯坦还提出了“杂耍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的理论,他将对于蒙太奇的实践与理解加以总结,上升到了一种哲学的层面,这里不再做介绍。
蒙太奇都有哪些?了解了蒙太奇的发展历史,接下来就有人问了,说了这么多,蒙太奇到底有多少种啊?今天说这个蒙太奇,明天说这个蒙太奇,我到底怎么去区分它们?
其实我们可以先把蒙太奇分成两大类: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顾名思义,主要就是讲故事了,电影本身就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所以呢几乎所有的电影用的都是叙事蒙太奇。
其实不难理解,不管一部电影到底拍成什么样,拍了多少个镜头,场景切换多么酷炫,它都在跟观众讲某个故事,那么我们就可以总结性地说它使用了叙事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还细分为几类:连续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和重复蒙太奇。
用最通俗的话来说,连续蒙太奇就是围绕着一条故事线和几个主要的人物,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来组织画面,情节、人物都比较集中。
比如甄嬛传,讲的就是甄嬛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成长成一代善于谋权的太后的故事。
平行蒙太奇就是所谓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可以理解成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故事线并行叙事,但是它们最终的方向是一致的。
比如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讲述了四个时空里四个不同的故事,但是故事共同的主题都是排除异己。
前几年爆火的短剧《沉默的真相》也是使用的这种手法。几个时空的连接很自然,最后都引向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打黑除恶。
交叉蒙太奇的镜头切换会比较频繁,多用于制造紧张、悬疑的氛围,随着镜头切换节奏的变化,观众会不自觉地紧张起来。
当我们看到“刀下留人”的桥段时,镜头可能是:犯人跪在刑场上;拿着免死金牌的人骑马赶路;刽子手的刀架在犯人头顶上;赶路的人一脸着急;时辰已到,刀即将落到犯人的脖子;人群中传来一声“刀下留人”。
危机解决,观众松了一口气。
重复蒙太奇就是在关键的时刻,让重要的镜头重复出现,提示观众某个物品、事件、场景、内容的重要性,起到强调的作用,也有强化主题的作用。
比如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瑞德三次来到评审室的心态变化,以及三次盖章的特写等等。
说完叙事蒙太奇,接下来说表现蒙太奇。表现蒙太奇更注重导演的主观意图,他想要通过一些镜头的排列组合去表达某种情感:赞美、厌恶、批判……等等。
表现蒙太奇分为三类:对比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心理蒙太奇。其实都可以对应到文学的写作手法来理解,理解起来难度相对较小一些。
对比蒙太奇,可以是内容上的善与恶、美与丑、财富与贫穷、幸福与痛苦、巨大和渺小、胜利与失败……
也可以是形式上的色彩的冷暖、景别的大小、声音的强弱、动与静,这些元素相互冲突、相互作用,引发观众的联想,表达导演创作意图,传递某种寓意。
比如《隐秘的角落》里面有很经典的一段,朱朝阳和刚交到的朋友快乐地过生日VS没了女儿的朱永平和王瑶在医院大哭。
隐喻蒙太奇,常常藏在细节中,稍微不注意就会漏掉某个重要的镜头。比如前文提到的“三个石狮子”,通过三个不同石狮子的状态来隐喻人们的觉醒与反抗。
比如《寄生虫》中,富人的楼梯总是向上,穷人的楼梯总是向下,并且小而狭窄,表现穷人永远无法跨越阶级进入上层。
心理蒙太奇,类似文学中的心理描写手法,通过描述人物的内心活动获取信息,传达情感。在电影中,多运用于回忆、梦境、想象等等。
说在最后了解影视基础理论知识对于我们欣赏一部电影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给感兴趣的朋友一些帮助。
有想要了解的知识可以点击关注,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努力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分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