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煎松花江(三花五罗十八子)

立春已过,天气逐渐转暖,民谚所谓七九河开,八九燕来。再过一个多月松花江就开江了,龙江大地正式结束了严冬季节,慢慢步入春天。按照老哈尔滨人的习惯,这时候是吃开江鱼的时候了。养了一冬的江鱼,肥美鲜嫩,开江鱼就小烧酒,是老哈津津乐道的美事。

油煎松花江(三花五罗十八子)(1)

油煎松花江(三花五罗十八子)(2)

油煎松花江(三花五罗十八子)(3)

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和嫩江,自西向东流入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物产丰富,水草丰美。孕育了无数鲜美的鱼类。哈尔滨依松花江而建,清代便是著名贡鱼的网场。哈尔滨人对鱼也是情有独钟,若是能捕到三花五罗十八子,那更是人们争相购买的尤物。现在比较年轻的哈尔滨人,能完整说出三花五罗十八子是哪些鱼的,估计越来越少了。

三花:鳌花、鳊花、鲫花。

鳌花

油煎松花江(三花五罗十八子)(4)

鳌花,就是鳜鱼,也有叫桂鱼的,松花江水质好,水温低,所以,出产的鳌花肉质细白,格外鲜嫩。黑龙江省虽然冬季漫长,鱼类生长缓慢,个头大的也多。

鳊花

油煎松花江(三花五罗十八子)(5)

鳊花,学名长春鳊。乍一看有点像武昌鱼,应该同属于鳊鱼类,它身形扁,肉质好,虽然鳊花脂肪含量丰富,肉嫩味鲜,吃起来口感香。鳊花可煎可炖,味道鲜美。

鲫花

油煎松花江(三花五罗十八子)(6)

鲫花,就是鲫鱼,东北民间俗称鲫瓜子。但它长的并不与我们现在常吃的鲫鱼相同。这里说的鲫花指的是松花江野生鲫鱼,叫江鲫,一般鲫鱼是梭子形,但鲫花却是椭圆形,体形肥大,银白色鳞,让人喜爱。松花江野生一般鲫鱼鲫花很常见,当地人经常吃,也最爱吃。鲫花大的不多, 野生鲫花一般也就半斤多,也有长到三四斤的,很少见,越大越好吃。鲫花体大肉鲜,可以做汤,煨的时间长好吃,也可清炖,清蒸、煎焖、红烧均可,怎么做都好吃,而且胶质大,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鲫鱼炖豆腐,那是饮酒下饭的好菜。

五罗:哲罗、法罗、雅罗(当地叫华子鱼)、胡罗、铜罗。

哲罗

油煎松花江(三花五罗十八子)(7)

也叫哲罗鲑。这哲罗是冷水鲑鱼中的大型肉食鱼,世界稀有冷水鱼种之一。体型大,长的圆滚滚的,我们熟悉的大马哈鱼与哲罗鱼都属于鲑鱼。哲罗在冷水中生长,又以活物为食,因此肉质格外细腻。以前,黑龙江人常用它做馅包饺子,味道美极了。也可以用来吃涮鱼片,吃法很多。

发罗,大名三角鲂,体形与鳊花有一象,但比鳊花宽。算是大型鱼,但与哲罗比,小很多。最大能长到十来斤。和鳊花一样,发罗的肉也富含脂肪,同样可煎可炖,用发罗做汤,味美鲜香,要是做成酸辣口,可以醒酒。

油煎松花江(三花五罗十八子)(8)

剩下的三罗,雅罗、胡罗、铜罗,都是小鱼。小罗虽小,却是水中珍品,肉嫩刺酥,酱焖、香酥、炖汤都是佳肴。这三罗虽然小,但是很难见到,所以,非常珍贵。

十八子:

七星子(学名日本七鳃鳗)、七粒浮子(学名鲟鱼)、青根棒子(学名青鱼)、 草根棒子(学名草鱼)、黑鱼棒子(学名乌鳢)、川丁子 (学名蛇鮈)、白漂子(学名餐条,地方名也叫青鳞子,泛叫白鲦)、 葫芦子(学名黑龙江鳑鲏)、嘎牙子(学名黄颡)、泥了够子(学名泥鳅)、鲫瓜子(学名银鲫,通常也叫鲫鱼)、 鲢子(学名鲢鱼,地方名也叫胖头、白鲢)、鲤子(学名黑龙江鲤,地方名也叫鲤拐子)、红眼睁子(学名赤眼鳟)、黄姑子(学名银鲴)、斑鳟子(学名黑龙江茴鱼)、麦穗子(学名麦穗鱼,地方名也叫小麦穗)、沙咕鲈子(学名葛氏鲈塘鳢,地方名也叫老头鱼、山胖头、还阳鱼),“十八子”计18种。

油煎松花江(三花五罗十八子)(9)

现在三花五罗虽然偶尔也能在哈尔滨段松花江打到,但已经是很难见到了,不知道今年的开江鱼里,还能有多少三花五罗十八子……

油煎松花江(三花五罗十八子)(10)

油煎松花江(三花五罗十八子)(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