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科植物的最主要特征(植物界全系列伞形目)

伞形目—海桐花科

真核生物域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伞形目

海桐花科(海桐科)

兰科植物的最主要特征(植物界全系列伞形目)(1)

海桐花科(学名:Pittosporaceae)也称海桐科,包括11属约200种,广泛分布于东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大部分品种原生于澳洲、中南半岛和非洲,中国有1属,约34种。

本科植物既有乔木、也有灌木或藤本;单叶互生或轮生,无托叶;花两性,稀单性或杂性,辐射对称,花萼、花瓣和雄蕊5枚,花瓣常有爪,爪有时合生;果实为浆果或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蔷薇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放在伞形目中。

1.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或灌木。秃净或被毛,偶或有刺。叶互生或偶对生,多数革质,全缘,少有齿或分裂,无托叶。花两性,有时杂性,辐射对称;花各轮(除子房外)均为5数,单生或为伞形花序、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有苞片及小苞片;萼片常分离,或稍连合;花瓣分离或连合,白色、黄色、蓝色或红色;雄蕊与萼片对生,花丝线形,花药基部或背部着生,2室,纵裂或孔裂;子房上位,子房柄存在或缺,心皮2或3,有时5,通常l室或不完全2-5室,倒生胚珠通常多数,侧膜胎座、中轴胎座或基生胎座,花柱短,单一或2-5裂,宿存或脱落。蒴果沿腹线裂开,或为浆果;种子通常多数,常有黏质或油质包在外面,种皮薄,胚乳发达,胚小。

2.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旧大陆热带和亚热带。9属均见于大洋洲,其中海桐花属种类最多,广泛分布于西南太平洋的岛屿,大洋洲,东南亚及亚洲东部的亚热带地区。以大洋洲为中心,向东分布于大洋洲的岛屿、夏威夷,向西分布于西非,向北分布于中国的长江流域和印度一带。中国只有1属,44种。通常直立或缠绕木本,花白、黄或蓝、红色,两性或杂性,辐射对称,也有左右对称。

兰科植物的最主要特征(植物界全系列伞形目)(2)

3.海桐花属

海桐花属(学名:Pittosporum)也称海桐属,是海桐花科下的一个属,为常绿灌木或乔木植物。约300种,广布于大洋洲,西南太平洋各岛屿,东南亚及亚洲东部的亚热带。中国有44种8变种。

属名Pittosporum源于希腊语pitta(树脂)和spora(种子)的合成词,指种子藏于油质肉瓤内。

(1)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或灌木,有时呈侏儒状灌木,被毛或秃净。叶互生,常簇生于枝顶呈对生或假轮生状,全缘或有波状浅齿或皱折,革质有时为膜质。

花两性,稀为杂性,单生或排成伞形、伞房或圆锥花序,生于枝顶或枝顶叶腋;萼片5个,通常短小而离生;花瓣5个,分离或部分合生;雄蕊5个,花丝无毛,花药背部着生,多少呈箭形,直裂;子房上位,被毛或秃净,常有子房柄,心皮2-3个,稀为4-5个,1室或不完全2-5室;胚珠多数,有时1-4个;侧膜胎座与心皮同数,通常纵向分于心皮内侧中肋上,或因胚珠减少而形成基生胎座;花柱短,简单或2-5裂,常宿存。

蒴果椭圆形或圆球形,有时压扁,2-5片裂开,果片木质或革质,内侧常有横条;种子有粘质或油状物包着。

(2)主要价值

本属某些种的根及果实常供药用。根皮治毒蛇咬伤,有镇痛、消炎等作用。种子在中药里作山栀子用,有镇静、收敛,止咳等功效,亦可榨油,为工业用油脂原料。亦可以作为观赏植物。

兰科植物的最主要特征(植物界全系列伞形目)(3)

(3)海桐花

海桐花(学名:Pittosporum tobira),海桐科海桐属植物,又名海桐。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米,嫩枝被褐色柔毛,有皮孔。叶聚生于枝顶,二年生,革质;伞形花序或伞房状伞形花序顶生或近顶生,花白色,有芳香,后变黄色;蒴果圆球形,有棱或呈三角形,直径12毫米;花期3至5月,果熟期9至10月。

主要分布在中国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朝鲜、日本。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庭园习见栽培观赏。

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能耐寒冷,亦颇耐暑热。黄河流域以南,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黏土、砂土及轻盐碱土中均能正常生长。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有毒气体抗性强。

华南可在全光照下安全越夏。以长江流域至南岭以北生长最佳。黄河以北,多作盆栽,置室内防寒越冬。对光照的适应能力亦较强,较耐荫蔽,亦颇耐烈日,但以半阴地生长最佳。

喜光,在半阴处也生长良好。夏季可放室外,如有条件,可放阴凉处。强光对植物没有危害。喜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润湿土壤耐轻微盐碱,能抗风防潮。生长适温15-30℃。冬季放于冷凉而不冻的室内。海桐能忍受结冰的温度,但为使其良好生长,最低夜温应保持在13℃以上。

园林用途:海桐枝叶繁茂,树冠球形,下枝覆地;叶色浓绿而又光泽,经冬不凋,初夏花朵清丽芳香,入秋果实开裂露出红色种子,也颇为美观。通常可作绿篱栽植,也可孤植,丛植于草丛边缘、林缘或门旁、列植在路边。因为有抗海潮及有毒气体能力,故又为海岸防潮林、防风林及矿区绿化的重要树种,并宜作城市隔噪声和防火林带的下木。在气候温暖的地方,本种是理想的花坛造景树,或造园绿化树种。多做房屋基础种植和绿篱。北方长盆栽观赏,温室过冬。

观赏应用:株形圆整,四季常青,花味芳香,种子红艳,为著名的观叶、观果植物。抗二氧化化硫等有害气体的能力强,又为环保树种。适于盆栽布置展厅、会场、主席台等处;也宜地植于花坛四周、花径两侧、建筑物基础或作园林中的绿篱、绿带;尤宜于工矿区种植。同属的光叶海桐花,种子橙黄色,叶光亮,亦供观赏。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