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长枪基本功(白蜡杆根本不靠谱)

戍楼鸣画角,寒露滴金枪。

细引云成阵,高催雁著行。

唤回边将梦,吹薄晓蟾光。

未遂终军志,何劳思故乡。

——《边城听角》 【唐】李咸用

长枪自古以来就是军旅中的主战兵器,被无数名将在战场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炫目战绩。《三国演义》中,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蛇矛、吕布的方天画戟,这些兵器都是宋代以后才出现的,并且均是仪仗器,并非实战兵器。而赵云的长枪则很可能是真正历史上赵子龙确实使用过的武器。史书中单人冲阵大都是记载匹马单枪而非匹马单刀或是其他兵器,可见长枪在其他兵器中的重要性。所以古人云:枪乃百兵之王。

传统长枪基本功(白蜡杆根本不靠谱)(1)

《事物绀珠》称:“枪,木杆金头,始于黄帝,扩于孔明。”长枪的发展在宋代比较盛行,《武经总要》中有枪九色,记载了九种装备与宋军的制式长枪。不过由于元代对汉人的防备和压迫,宋代的枪法传于明代的并不多,并且从古籍上看,宋代长枪和明代长枪的形制也大相径庭,传到现在的长枪已经都是明代才出现的形制了。而长枪的技法,则在明代达到一个高峰。

传统长枪基本功(白蜡杆根本不靠谱)(2)

历史上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兵器,但大多昙花一现,只有枪矛类兵器一直在火器开始盛行的时代依然大规模列装。火枪与长枪共同出现在战场上依然有数个世纪。

传统长枪基本功(白蜡杆根本不靠谱)(3)

▲民间收藏家所藏明代枪头

长枪在明代的古籍中记载非常多,明.吴殳《手臂录》记载有:“杨家枪,长一丈八尺;马家枪,长九尺七寸;沙家竿子,长丈八至二丈四尺;汊口枪,长一丈六尺、一丈七尺、一丈八尺。”到了现代,一般八尺以上被称为大枪,七尺左右为花枪。作者君本人练习形意枪,所以今天专门跟大家介绍一把八尺大枪。

传统长枪基本功(白蜡杆根本不靠谱)(4)

长枪最基本的结构就是由枪头和枪杆两部分组成,一般还会辅之以枪缨、枪纂,但枪缨、枪纂并不是必备品。枪纂就是枪杆尾部所装的金属配重。战场大枪一般都要装有枪纂作为配重,双手持几米的大枪,前手为支点,枪尖到前手的距离为阻力臂,枪根到前手的距离是动力臂。大枪是费力杠杆,后手要施加较大动力,才能使杠杆平衡。古人在枪尾加金属枪纂,等于增加了动力。从而使“杠杆”容易平衡。明代吴殳在《手臂录》中也有记载要求大枪前手处,是枪的平衡支点。加纂可实现这个要求。这样的枪不压手,转换灵活。

现在武术比赛中都是花枪,现代武术比赛用枪规定,最短必有等于练习者直体站立后再直臂上举的高度。枪短了,动力臂不变,阻力臂变短,后手所需动力不那么大了,所以现在武术用的花枪并不加装枪纂。

传统长枪基本功(白蜡杆根本不靠谱)(5)

这柄大枪的枪纂是45#钢所制,将重心调至枪尾三尺处。即便是骑马单手端枪也不会特别吃力,这样武将才能在马上以最小的体力把大枪用出最大的威力。如果是步兵,枪根部加枪纂,可插枪入地,使枪落地生根,脚抵住枪根,枪尖对准敌人的坐骑,可稳住阵脚,抵御骑兵的冲杀。在格斗中万一被人近身,也可以调转枪头直接用枪纂反砸对方,这么大的枪纂砸上去,即便对方顶盔掼甲也没有多大用处。

传统长枪基本功(白蜡杆根本不靠谱)(6)

枪缨就是枪上用丝线等做成的穗状饰物。古代战阵中,枪刺中人体就要流血,血又腥又滑,顺着枪杆流到手上,就不便使枪了。枪缨可把血挡住渗入缨内,从而使枪身不沾血或少沾血,枪缨内血多时,把枪抖几下,就可抖掉。故古人把枪缨称为“血避”。这也是枪缨大都选红色的原因,溅上血也不影响美观。唐代温庭筠有个比较有名的诗 《昆明池水战词》中有:“箭羽枪缨三百万,踏翻西海生尘埃。”可见在唐代枪樱就很常见了。而且枪樱在战斗中可扰乱对方视线,长枪一抖枪樱一晃,对方眼花缭乱,看不清枪尖来势,很容易中招。不过这些功能在现在已经用不到了,但是在日常练习枪法时,缨随枪杆摆动,通过观察枪樱的抖动就可清楚地看出枪法的好坏和劲力的优劣,这样就很清楚的能观察到自己用力是否正确。古代枪缨多用牦牛尾、马尾等制之作,现在表演用枪樱常以化纤的纱、丝制作。化纤的枪樱分量太飘,抖动起来感觉不对。这把大枪就是采用真正的马尾制作。

传统长枪基本功(白蜡杆根本不靠谱)(7)

这杆大枪的枪头材质是花纹钢,枪头因为相对于刀剑来说比较短,并不容易折断或是弯曲,对于强度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对于枪尖来说,好的材质更容易保持锋利,也不容易出现小的损伤,节省维护的精力。传统枪头比较常见的还有夹钢枪头,在两片软钢中间夹一片硬度高的钢,这种兼顾韧性和硬度的结构在剑中比较常见,也广泛用于枪头、剪刀、菜刀这类小件铁器中,更方便研磨,也更锋利。古典小说演义中常说的点钢枪就是指这种夹钢结构的枪头。

传统长枪基本功(白蜡杆根本不靠谱)(8)

传统长枪对枪杆的要求也比较高,在明代以前有不少用金属杆铁枪的猛将,并以铁枪为诨号,以及非常以此骄傲。因为铁杆枪是非常沉重的,健身房杠铃杆一米八长的就16kg,一丈长的铁枪估计差不多就有30kg左右,这样重量的长枪,一般人连端都端不起来,更别提拿来挥舞作战了。所以铁枪根本无法作为制式兵器广泛列装。

传统长枪基本功(白蜡杆根本不靠谱)(9)

明代枪术讲究“以轻便为妙”,这种笨重的铁枪,即便武将中也没有人用了。明代长枪均为木杆,但是具体用什么木料则每家均不相同。明代何良臣《阵纪》记载:“南方以竹为杆,甚称省便;北地风高易裂,须得丝筋缠紥乃可,否则以椆木代之犹胜。”明代吴殳《手臂录》则认为:“枪材,以徽州牛筋木者为上,剑脊木次之,红棱劲而直,且易碎。白蜡软,棍材也。”现在武术长枪所用的白蜡杆被直接否定。这是因为战阵中人挤人,根本没有太多可发挥的技巧,白蜡杆太软则威力不足。但是现在武术练习,白蜡杆因为比较软,抖起来更容易观察劲力变化,而且游场花枪长度也短,白蜡杆就足够使用。不过各家所说杆材不同这大多因为各地木材种类不同。这点在明代程冲斗《长枪法选》中有提及:“其木色有稠木、有檀木、有检栗木,皆大木取小劈刨而成,多不坚牢易断。必选生成者为上,有檕条木,有牛筋木,有茶条木,有米枯木,有拓条木,有白蜡条木。各处土产不同,各名其异。惟取坚实体直,无大枒枝节疤者为上。”这里程冲斗则认为白蜡木也是可以使用的。只要够结实够直没有大的结疤就可以就地选材,选用合用的木料。这杆大枪杆材选用的是生长了十年的山石榴木,反复上了三遍桐油后打磨光滑,水滴上都直接滑落不沾水,桐油还有防腐杀虫的作用,不担心霉烂虫蛀。现如今好的枪头枪纂枪缨都好买到,过去有专门种枪杆的,但是好的枪杆现在则只能碰运气了。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人渣啸西风,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获取更多知识兵器知识请关注lbqyjs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