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cp要不要理智 从哲学角度深入谈谈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今天就基于我这段时间阅读的哲学书籍马丁•布伯的《我与你》,以及张世英的《哲学导论》的理论内容来谈谈这尤其在年轻群体中已然存在且较为普遍的“磕CP”现象,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磕cp要不要理智 从哲学角度深入谈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磕cp要不要理智 从哲学角度深入谈谈

磕cp要不要理智 从哲学角度深入谈谈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今天就基于我这段时间阅读的哲学书籍马丁•布伯的《我与你》,以及张世英的《哲学导论》的理论内容来谈谈这尤其在年轻群体中已然存在且较为普遍的“磕CP”现象。

首先,什么是“CP”?CP通常指配对,来自英文“Coupling”,属于网络流行词语,源于日本ACGN同人圈。“磕”有“吃”的意思,表示通过对小说作品或者影视作品中的同性或异性情侣进行配对,进而成为他们的“粉丝”并对他们的互动进行频繁或重复的“欣赏甚至崇拜”以达到很高的满足感或心理愉悦。从心理学角度,已有被普遍认可的相关权威分析——“磕CP”现象符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替代性满足”理论,意思就是当人在寻找欲望满足的过程中,当面对最初对象过程受挫,就会向其他对象转移,若再次受挫再次转移,直至寻找到一个能够消除紧张、满足欲望的替代对象,这种过程可能使大脑产生某种“上瘾”行为的多巴胺,带来快乐与期待。“磕CP”正是满足了CP粉对某些美好关系的需求和向往,这里面除了CP往往足够养眼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们几乎都是“纯爱”或“勇爱”的感情互动,有着“就算全世界阻拦我也绝不后退”的勇敢,有着“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纯粹与相知相守...等等足以引起CP粉的深刻共情,仿佛内心闭塞已久的某处终于找到了一个出口或者一个寄托...因此,常听到CP粉说“我磕的不是CP,而是我心中的爱情。”

然而,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因此我认为人的行为现象背后的心理原因并非是本质层面,最多只是认识论层面,还体现不了人的行为存在的相关本质原因,只有从哲学层面,尤其是本体论与价值论层面去联系与审视,也许能带给人更多的思考与启示。许多人的“磕CP”现象,我认为其实与以下三点相关。

一、真实与“相通”的感动

关于真实,张世英这么说,“只有在显隐相互构成,人与世界相互构成的整个联系、作用、影响之网络中,在此本源中,才能看到事物的真实性。”也就是纯粹的强调个体主体性,导致人之外的其他都是“客体”,也就是通俗点讲,在太过“自我”的世界里,一切人或事物都是围绕主体个人的利益得失,他的生活里充斥的是工具理性与目的对象,这样很难把握到世界事物的真实,因为局限于自身主体性的人切断了与“世界”的互通,从而丧失了真正整体理解他人他物的“同类感”。关于“相通”,这是基于“横向超越”的理念,“横向超越”指从当前在场的东西超越到其背后的未出场的东西,这未出场的东西也和当前在场的东西一样是现实的事物,也就是从在场的有限的“现实”联系想象到许多无限的“现实”,而它们的相连就是“相通”——张世英说“万物不同但又万物相通,千差万别又在各自作为宇宙网络中的一个交叉点而彼此融通,达到‘一气流通’的万物一体感”,因此人拥有这种“相通的灵明”,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灵明便通向人的境界。以上都体现了人的“关系本位”——也就是在人的世界里,有“我与它”的主客关系,也有“我与你”的“真实相遇”,布伯说“一切真实的生活都是相遇”,这种相遇是源于内在的仁慈与赤忱,从而导向“善与美”。武志红说“生命是这样的过程:人,本是‘它世界’中一个孤独的能量体,需要在‘你世界’中借助镜子,照亮自己,当能量彻底被照亮后,就会开悟”。所以从人的内在精神需求来说,“我与你的相遇”就像“诗与远方”或指路的明灯,这样的人生才鲜活与完整,但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与竞争内卷,世俗与功利,甚至教育的工具化培养了一批批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与“理性至上者”,这些都导致许多人已经在“它世界”中迷失甚至产生人的“物化”,只知道“以何为生”,却不清楚“为何而生”。因此,人的内心始终有个缺口,渴望或期待着那样一种“相遇”,在情感方面就体现在希望有那么一个人可以没有功利没有目的,不因身份不因条件,甚至超出性别年龄国界,理解与接纳、珍惜与守护,只因为“你是你”。可能现实里寻找或珍惜这样的美好关系太难太累或又太不够勇敢,于是有人只有转向一种替代——“磕CP”过程中的想象与感受以达到一点心理慰藉与愉悦。

二、回到“家园”的赤忱与美好

还记得小说作品《遇蛇》里的那句经典:“我与你人妖殊途,我们殊途同归可好?”布伯说“真实的我与你的相遇能够互相影响与帮助,甚至疗愈、教化、升华、救赎与彼此成就,而这样产生的‘爱’的特性之一就是爱的无差别性——真正的平等与尊重。”因此,人若在这样的关系里,会有一种“回到了家园”的感受,就算只是短暂片刻的赤忱与美好。因为人不可能没有“它世界”,这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即人需要发挥主体性力量先把世界作为一个客体去认识与掌控,从而就产生了盛行的科学主义与理性主义思想。张世英从人类的发展演变历程角度说:“人与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原本植根于隐蔽的无穷尽性之中而与之合一,这合一的整体就是人生的家园。但自从有了人类的自我意识,从而区分主客体之后,人把外在事物当成外在客体对象而加以认识、占有和征服,人在这种不断追逐的过程中反而觉得失去了万物一体的庇护,失去了‘家园’。人于是又总想回到自己植根于其中、出生于其中的整体和家园中去,从中找到最终的庇护。”其实这个人类变化历程也像极了我们人的一生,从幼时的懵懵懂懂到后来越来越明白和掌控“自我”的力量,曾一度以为一生就是为了“自己和自己觉得重要的人”就好,在这样的过程中常常自相矛盾、患得患失、甚至失去“幸福感”,就像握在手里的沙——握得太紧最后反而一切都不剩。

三、对个性包容与关系融合的当代精神需求

从哲学角度,人要达到最高的人生精神境界,其实是这样一种整体家园、万物相通的“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海德格尔说“此在即澄明”,因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更容易“无差别”地去爱与给予,懂得珍视难得的“相遇”产生的“此在”关系,不逃避生活反而认真地参与与思考生活,不计较表面或眼前的得失才能更加勇敢与真实,也更有万物平等的宽容与万物相通的美感愉悦。狄尔泰说:“我们的精神科学,也就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更重要的任务不是像自然科学那样去寻求规律与必然,而是讨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和相互理解的问题。人之不同于物的特点之一在于人的精神性及其与之密切相关的个体性,如果说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是如何使个体性纳入普遍性,那么在精神科学这里就是侧重于如何使普遍性适合个体性即如何让个人的东西得到他人的理解。”因此“万物一体”的相通感其实是帮助我们达到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相互理解的基础,而时代的发展变化导致人内心对“我与你”真实相遇的越发强烈的渴求与“回归家园”的祈盼,也就更呼吁我们对每个人真实个性的包容、理解与接纳。这是一个选择面空前广阔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更加个性多元化包容的时代,这一切就更需要我们沉淀心灵,戒骄戒躁,不随波逐流,回归真实的存在与关系本位需求。

最后,我认为本文所说的“磕CP”,不建议去追求那些虚假的毫无“真实艺术境界”的“纯流量”或“纯感官享受”作品,也不建议一味沉迷上瘾或借此逃避现实从而达到内心的暂时“不受伤”与“满足感”。因为,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够认识自我并超越自我,“CP”粉们可以通过自己“磕”的对象们在作品中的互动与美好作为一面镜子反观自己的生活,从而反思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与如何以最好的状态迎接那样的“相遇”,或者如何珍惜这样的“相遇与此在关系”。人总是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关系”,放下过度的自我,拾起面对他人与世界的“责任与宽容”,也许你就能更接近“美与永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