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

在完成华东地区的沪皖客改类企业盘点后,“C3看历史”系列文章进入江苏省。本次江苏省以合计七家“上榜企业”彰显出客车改装工业的底蕴,一方面这是历史资源的积累,同时也间接验证了“长三角乃客车零部件集中地”的观点。其中,南京广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被列入特别公示名单略显意外,毕竟这一度是银隆新能源在华东地区的重要布局,今番上榜也使其意图通过“投资换订单”、持续获利南京公交市场的构想落空。本文则对南京广通及其前身南京雨花/南客厂/南客公司的相关历史掌故进行回顾。

南京广通曾定位银隆华东基地,格力钛时期转投新能源专用车

关于南京广通的来历,早在2007年7月南京市国资委便发布消息称,珠海银隆收购南京客车制造厂有限责任公司的框架协议签约已完成,而这也更像是银隆新能源基地落户南京的先决条件,即通过兼并重组现有的南客公司来获得汽车准生证。2018年7月,南客公司完成工商变更,成为南京广通(后更名南京银隆汽车)的全资子公司。2019年4月工信部第318批,南客公司完成汽车工业管理变更,正式更名为南京广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注册和生产地址变更为江苏省南京市溧水经济开发区新淮大道99号,法人代表变更为赖信华,产品商标变更为广通牌,从此开启了银隆麾下的历程。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1)

合作初期,南京公交市场的确为银隆新能源带来了丰厚回报,2018年近800辆新车便是双方蜜月期的最好证明:订单均为BEV纯电动城市客车,包括数百辆10.5-12米平头/圆头系列大型公交,数十辆12米高地板座位化公交,以及全国范围都不多见的13.7米三轴公交GTQ6146BEVBT8,其中近半数车辆还采用了银隆特色的钛酸锂LTO快充动力电池……

在当年南京公交更新总量中,银隆独家获得七成份额,可谓收益颇丰,不过这也是近年来南京公交的最大动作。此后南京公交系统更新寥寥,似乎已无法为属地订单提供更多支持。而此前订单均由同属银隆新能源的珠海广通GTQ提供车辆,南京广通仅起到“敲门砖”作用,显见南京市当初盘活南客资产的构想并未实现,而银隆新能源也亟需拿出实际动作来证明自己在华东市场的决心。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2)

2020年12月工信部第339批,变身后的南京广通一次性申报了三款M3类纯电动城市客车公告,覆盖了大/中/轻型三类城市公交的主需车型,均为银隆集团成熟产品资源的复用,企业也同步获得了纯电动客车生产资质。

  • NJK6105BEVBT1纯电动城市客车,采用银隆平头公交平台,同类产品已在南京市场批量上路。该车全长10480mm、宽2500mm、轴距5350mm,最大75人、35座,前后空气悬挂,搭载银隆新能源92.736度钛酸锂LTO快充动力电池,珠海银隆电器200kW驱动系统(格力旗下凯邦电机OEM),续航里程180公里。
  • NJK6800BEVB1纯电动城市客车,采用银隆新一代中轻型公交平台。该车全长8050mm、宽2350mm、轴距4300mm,最大64人、25座,前后空气悬挂,搭载宁德时代169.2度LFP动力电池,珠海银隆电器150kW驱动系统,续航里程320公里。
  • NJK6680BEVB1纯电动城市客车,采用银隆圆头公交平台进行改制,同类车型在成都、天津等多地都有大批量销售。该车全长6840mm、宽2290mm、轴距4080mm,针对微循环公交特点进行了车身收窄处理,最大35人、17座,前后空气悬挂,采用超级巴士类的前后短悬结构,轴间布置两个单摆乘客门,搭载宁德时代140.95度LFP动力电池,珠海银隆电器150kW驱动系统,续航里程410公里。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3)

去年11月9日,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工商变更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并对公司章程和董监高人员进行了调整,从此银隆变身格力钛、二度开启新能源征程。不过随着本次列入客改公示名单,南京广通的客车之旅似乎前景不明,由于连续多年未有实际客车生产行为,与其花费更多资源去“揽狂澜于既倒”,不如及时转项经营、另寻他路。考虑到格力钛旗下已有珠海广通GTQ和成都广通CAT两大整车目录,以及天津广通TJR和兰州广通LZG两张客改目录,客车基地多点布局已完全够用,故而无需额外“新增”产能。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4)

鉴于传统客车业持续低迷,南京广通除了“持续维护”上述三款客车公告外,已将主要经营重心放在新能源专用车上。面对同属B端的市政环卫工程用车,若能利用好行业客户资源同样会取得批量订单,正如此前在公交领域的大客户直销模式一样——而这也是传统客企介入新能源专用车的优势所在。目前南京广通的两款产品均为31吨8×4纯电动自卸式垃圾车,分别采用慢充式和换电式进行补能,初步实现了“两路并行”的产品策略。

  • NJK5310ZLJBEV2纯电动自卸式垃圾车,利用三一汽车SYM1312T2BEV二类底盘改制,整备质量16.5/16.9吨、额定载质量14.37/13.97吨,前10/8后12片板簧悬挂,搭载宁德时代LFP动力电池,苏州绿控405kW驱动系统,最高车速85km/h。
  • NJK5310ZLJBEV1换电式纯电动自卸式垃圾车,利用徐工汉风G7/P7系列XGA3317BEVWEAX改制,整备质量18.5/17.95吨、额定载质量12.37/12.92吨,八组板簧悬挂可选,搭载宁德时代281.91度LFP动力电池,苏州绿控360kW驱动系统,最高车速80km/h,续航里程170公里。

仿日野成雨花客车开山之作,早年兼有旅行车业务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5)

南京广通前身可追溯到始建于1958年5月的南京下关车辆修配厂,位于热河南路63号,早年生产军用雷达车箱,1970年开始利用解放牌底盘生产506型、514型、514-2型等多种客用改装车;1975年开始使用南京701型2.5吨底盘,改装生产风雷牌751型、751A型旅行车,作为省、市指令性计划分配。

80年代初,企业开创性生产出飞燕牌四轮微型车(三轮车变形),曾在华东市场名噪一时。1982年企业更名为南京汽车改装厂,隶属于南京市机械工业局;1983年10月参加南汽联营公司,作为生产改装专用车的规划定点厂。1983年该厂仿照日野彩虹Rainbow系列客车,利用南汽NJ130型3吨底盘,开发出雨花牌YH640型24座中型客车,迅速取得用户青睐。该车在1983年北京全国专用汽车、改装车展评会上荣获设计优秀奖,1985年荣获江苏省优秀新产品奖,1987年荣获江苏省计经委优秀新产品“金牛奖”。1986年企业划归南汽联南京市分公司管理,正式更名为南京客车制造厂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6)

南客厂的另一款主导产品为雨花牌YH620型旅行车,利用天津TJ130底盘生产,至上世纪80年代末已完成多次产品迭代,主要面向企事业及旅游单位等团体客户,同样颇受市场喜爱。

进入90年代,该车转化为NJK6472客车,利用天津TJ6480B三类底盘改制,搭载北内492QA汽油机,外廓尺寸4680×1770×1970mm、轴距2600mm,GVW=2.3吨、整备质量1.715吨,正副司机门 右侧滑移门,最大载客9人,最高车速105km/h,油耗14.51L/100km。

南客厂从90年代开始向客车领域全面进军,到1992年底已形成年产1000辆各种客车及专用车的生产能力,获得了中国汽车工业管理的民用改装类第(十)02号目录,生产雨花牌、NJK系列产品。同时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模仿日产碧莲Civilian进行了中/轻型客车造型升级,又开发了大型前置客车产品,以及相关专用车的变形改制,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7)

  • NJK6551客车采用北京BJ6530底盘进行改制,搭载北内492QA汽油机,外廓尺寸5490×1900×2180mm、轴距2800mm,GVW=3.55吨、整备质量2.64吨,保留碧莲风格的大幅面副驾驶观察窗,最大载客13人,最高车速85km/h,油耗15L/100km。
  • NJK6662客车即此前YH640的换代产品,采用南汽NJ6651底盘进行改制,搭载南汽NJG427A汽油机,外廓尺寸6640×2100×2216mm、轴距3308mm,GVW=6吨、整备质量3.79吨,最大载客24人,最高车速90km/h,油耗18L/100km,同系列NJK6662A/B/C/D还可选装江淮HFC6650KY底盘,进一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 进入90年代后,南客厂对NJK6662继续升级,1990年开始产品换代设计,经两轮试制后于1992年投入小批量试生产,1993年1月通过省级鉴定、正式投放市场。该车销售单价8万元/辆,利润可达0.8-1万元/辆。该车采用南汽NJ6551Y2底盘,外廓尺寸6540×2120×2590mm,GVW=5.2吨、整备质量3.6吨,最高车速97km/h,按南汽引进的意大利FIAT S-10系列轻型客车内饰进行模仿设计,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8)

  • NJK6980客车采用东风杭汽HZ1110WKT底盘进行改制,搭载前置东风EQ6100-1汽油机,外廓尺寸9700×2400×3070mm、轴距4700mm,GVW=11吨、整备质量3.8吨,最大载客39 1人,最高车速85km/h,油耗28L/100km。该车少见地采用了大灯左右纵列、每侧方灯上下排布的前围造型,在90年代客车业里算得上一股清流。
  • NJK5040XTX通信车采用南汽NJ2040越野底盘进行改制,4×4全驱形式,搭载南汽NJG427A汽油机,外廓尺寸5400×1940×2215mm、轴距2650mm,GVW=3.845吨、整备质量3吨,正副司机门 右中折叠乘客门,最高车速85km/h,油耗20L/100km。该底盘通过配装不同专用设施,还可扩展为电力工程车TDG、水利水电监测车XJE、计划生育车XEY、带电作业工程车TDZ等。

90年代曾拒绝民企兼并,新世纪后客车业务逐渐淡出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9)

1994年,同位于南京市热河南路、仅仅隔街相望的民营企业红龙实业有限公司曾对经营业绩滑坡的南客厂抛出橄榄枝。在南京市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双方于9月29日签署兼并协议书,约定红龙公司在一年内对南客厂投资3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以期助力南客厂走出困境。不过“民营兼并国企”的行为在南京市、江苏省甚至全国范围仍属新鲜事物,厂内职工对其尚不理解,加之红龙公司突如其来的一系列变故,兼并计划最终搁浅,这也成为南客厂发展历程中的一段插曲。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1999》记载,1998年的南客厂共有职工788人,全年销售NJK6662系列轻型客车53辆、NJK5052/5042/5040轻型电力工程车166辆,产品销售额仅有948万元,在同类企业中已属于业务默默无闻、历史包袱沉重的小字辈。企业彼时的发展重心已调整到专用车为主、客车为辅,从而奠定了新世纪后的企业发展主基调。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10)

进入新世纪的汽车公告时代后,南客厂仅仅申报过三款客车产品,均为6米19座的中巴车型,若从时间进度来看更像是保生产资质的“不定期申报”,远非持续发展的主营业务,因此雨花客车也逐渐淡出了行业竞争。

  • 2005年6月发改委第99批申报的NJK6604客车,采用南汽NJ66001HKDG三类底盘,新世纪之交比较流行的三菱罗萨ROSA车身造型,外廓尺寸5990×2080×2660mm,比仿考车型略宽、略矮,整体更有扁平感,前9后8片板簧悬挂,搭载东风朝柴或云内动力国二柴油机,最高车速95km/h。
  • 2009年12月工信部第201批和次年1月第205批申报的NJK6606/A客车,均采用江淮HFC6585KYD3三类底盘,风靡全国的丰田COASTER车身造型,外廓尺寸5990×2050×2780mm更有修长之感,前3后3片板簧悬挂,搭载玉柴2.7L、115马力国三柴油机,最高车速98km/h。该车2011年12月还在南京本地有一辆非营运销售记录,应为样车处理。

雨花后期专注改装业务,南京艾伦特继承衣钵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11)

在淡化客车业务的同时,南京雨花同步提升了对改装业务的重视程度,并以此作为企业在新时期的命脉。从公告分布来看,除了仅有的3款客车类公告外,南京雨花其余产品均为5字头专用车,合计276款、包括六大类别。

  • 工程性质合计116款、占比超四成拥有最大份额,也是南客厂具有历史传承的优势业务,其中工程车XGC合计58款,亦是所有品类中数量最大者,其他主要车型还有检测车XJC、电源车XDY、救险车XXH等。
  • 军警和医疗性质为第二梯队,分别为53款和47款、占比21%和16%,其中主要品类有救护车XJH、通信车XTX、指挥车XZH等,可见行业客户仍是其主要订单来源。
  • 此外商旅、载货和商业服务性质位居第三梯队,包括商务车XSW、旅居车XLJ和流动服务车XDW等,另有少量宣传服务车XXC。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12)

2017年8月工信部第299批,南京客车制造厂更名为南京客车制造厂有限责任公司(南客公司),迁往江宁区滨江经济开发区宁芜大道3500号,法人代表变更为居根忠。不过随着2019年4月的汽车工业目录交易完成,新企业开始启用广通牌注册商标,具有一定历史知名度的雨花牌也将面临弃用危机。

好在2021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第1726期,雨花牌商标被转让/转移给南京艾伦特公司。其实在南客公司完成工商股权变更后不久,2018年10月工信部第310批便同意上海阿曼特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民用改装类第(九)06号,海鸥牌、SLX系列产品,同具有客改资质)变更为南京艾伦特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新目录序号第(十)144号,生产艾伦特牌、ALT系列产品。从经营团队、工厂和产品属性来说,南京艾伦特都是原南客厂的直接继承者,亦可视为期盼中的圆满。

后记:中国汽车工业“退出机制”重新提速

银隆前景如何(南京雨花客车还有人记得吗)(13)

自去年11月工信部第349批起,工信部《特别公示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名录》采用了逐月更新的动态跟踪机制,通过对“黑名单”上的企业及时调整,确保了汽车工业“退出机制”的有效性。在刚刚结束的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国家发改委亦明确表示:在现有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产能利用达到合理规模前,不再新增产能布点。以上一系列行业监管组合拳,也使得目录资质尚存的汽车企业再度成为“珍惜资源”。要么做好企业当下的健康经营,要么通过兼并重组或横向联合抱团取暖,才是最为现实的“保壳”举措。

笔者从去年7月开始在提加商用车上连载的“C3看历史”系列文章也逐渐凸显现实意义:与国外不同的是,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极具历史传承和国情特色的“目录制”管理而言,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才能更好的理解生存与发展。(完)

图文:C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