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隧道的观后感 从三个经典社会学问题解读这部灾难片的与众不同及思考
这是一部值得让人二刷的灾难片,相比于解读电影内容的精彩,我更愿意探讨的是影片里对于三个经典社会学问题的思考。@冬清
《隧道》讲述了一位普通汽车销售员李正洙开车通过山体隧道时,不幸隧道坍塌将他活埋35天的故事。那是如同往常平凡的一天,李正洙结束了一天工作后带着给女儿买的生日蛋糕准备回家,没想到的是刚开通的河图隧道居然是豆腐渣工程,突然倒塌将他掩埋在山内。救援人员连忙赶来,在辛苦挖掘17天后才发现就连设计图纸都是个笑话而前功尽弃。面对救援队的无能以及社会群众越来越冷漠的态度,李正洙还是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创造了奇迹,从崩塌的隧道中活了下来。
影片是由金成勋导演,上映于2016年的一部灾难片,曾获得韩国电影青龙奖以及百想艺术大赏等奖项。豆瓣上有超过10万人标记看过,其评分更是高过85%的灾难片。
作为一部韩国经典灾难影片,它却缺乏绝大多数灾难影片所具备的元素。它没有太多的受害者,没有过多的情绪铺垫,更没有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相反,它有的是一人一车一狗,有的是极其狭窄的求生环境,有的是随时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灾难。
隧道崩塌,这是一场普通却让人绝望的灾难。在整个营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的是崩塌的不仅仅只是隧道,而是整个韩国建筑事业的良心道德以及外界社会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
隧道外,自由却如冰雪般寒冷;隧道内,狭窄却充满人性光辉。隧道内外的鲜明对比是本片的一大特色,也更突显了人性善良的一面。
在我看来,从电影一开头老头给男主加油失误,到最后男主走出隧道,这一系列故事情节中都暗含了三个经典社会学问题:
- 蝴蝶效应:在亚马逊热带雨林扇动翅膀的蝴蝶,可能会在千里之外导致一场龙卷风
- 电车难题:电车前面有五个人被绑住,另一条轨道上只有一个人被绑住,该不该换轨道
- 薛定谔定律:密闭的箱子里放着一只猫,不打开它永远不知道它的死活
这三个社会学问题不仅是故事发展的基础,更推动了影片走向高潮一直到结尾。今天,我就从这三个经典社会学问题出发,来解读这部影片所想要表达的人性光辉。基于《隧道》中李正洙凭借自己意志力走出来的故事,我会谈谈这三个社会学问题的现实思考。
01、蝴蝶效应:老爷子给男主加错油,施工方偷工减料,都是男主被困隧道的重要原因,可以说灾难是由无数人层层叠加的结果
影片一开始,男主李正洙来到加油站加油。本来只想加三万块的他,结果被耳背的老大爷加了十万块。李正洙找老大爷理论了几句,老大爷连忙表示道歉,并免费送了他两瓶饮用水。
到了这个时候,李正洙再开着爱车进入了隧道就刚好碰上隧道崩塌。起初没有意识到事情严重性的他调侃到,要是老大爷没有加错油就不会耽误时间,自己也就不会困在这里了。
老大爷失误加错油,对于李正洙来讲,看起来是灾难的源头,实则救了李正洙一命。隧道崩塌是不可控的,但是倘若不是老大爷因为愧疚送了李正洙两瓶水,恐怕他早已因为缺水而渴死。因此,与抱怨老大爷相比,更应该记住的是老大爷不经意间的一个善举却拯救了一条生命。
之后,救援便开始了。或许是缺乏隧道救援的经验,救援队长拿来了一本《隧道救援手册》学习,却发现没有韩文版而大为恼火,他愤怒地把手册扔在地上 ,开始自己专研救援之道。
由于错误的施工图纸和施工方的偷工减料,救援队的挖掘地和李正洙的位置还相差150米,导致前面17天的努力前功尽弃。然而,施工方的豆腐渣工程还不止这些。当李正洙好不容易从车内爬出寻找水源时,他看到一处消防栓。口渴的他似乎可以痛快喝个够了,可是当他打开盖子时蹦出来的不是水而是一条蜈蚣。
一条新开通的隧道,未经风吹雨打的情况下居然能如此脆弱不堪,也可以堪称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了。隧道入口处“幸福、安全的国土建设”几个大字也随着隧道而塌陷,把韩国建筑事业的脸面撒了一地。现在看来,“幸福、安全”几个大字是何等的讽刺、耀眼。
在我看来,这场灾难可以说是无数只建筑行业的“蝴蝶”共同扇动翅膀的结果,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对于施工方来说,倘若他们在建造隧道时能多一分良心,那也会给李正洙带来更多生的希望。因此,“蝴蝶效应”看起来作用微小,实则是埋藏在建筑行业中的一枚定时炸弹,威力巨大。
其实,不仅仅是建筑行业。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会经常受它的影响。或许“蝴蝶效应”无法避免,但是我们该如何把它的负面效应放到最低呢?结合我的生活工作经验,我有这两方面的建议:
①增强责任感: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恶小而为之,其实就是要增强责任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因为相同的事情,大家往往都会做。决定成果质量的就在细节上面。
或许对于你来说,一次工作上的失误无关紧要,自己也懒得去处理。但是你有曾想过自己单位里同样有这样的人、事、物,你不管,我也懒得管,这种负面效应就会逐层叠加,直到最后引发某件事情的突然爆发。而到了那个时候,才往往已经晚了。
比如,更加强调责任感的医疗行业,没有责任感意味着对生命的不尊重。在医疗行业中,往往是不允许出现失误的。特别是在做手术的时候,如果麻醉师一不小心分了神让病人提前醒来,那个时候病人所承受的痛苦就难以想象了。
比如,同样需要责任感的航天事业,增强责任感意味着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零件。来到21世纪后,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大量科研人员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由此可见,能否成事,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强烈的责任感。 增强责任感,需要我们从细节做起,从每一个螺丝钉抓起,更是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
②完善机制:建立有效的检查机制,及时查漏补缺
有了高度的责任感后,我们也不能就说就一定可以保证事情不出一点差错。这时,负责的检查人员和有效的检查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建立有效的检查机制,我们可以查漏补缺,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去掉生活中不可控的随机事件。
比如,在医疗行业中,建立检查机制同样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国内大型医院里,可能一个科室十几个人每天就要处理成千上万的标本数量。如何保证过程保证不出错的前提下,又能高效完成呢?
这时候,就需要学会及时检查了。在处理标本时,医疗人员不仅每个标本都应核对姓名编号,同样处理到一定数量后也同样要再次核对数量,做到真正的一一对应。
02、电车难题:民众关心自身利益而忽视隧道里的生命,这无疑是对男主绝望中的又一次重击
长期救援带来经济亏损,让民众的关注点始终聚焦在自身利益上,这就导致了哪怕救援人员牺牲,人情都还是冷漠的。
随着救援时间一天天过去,天气条件也变得恶劣起来。山上先是下起了暴雨,之后又是大范围降雪。降雪强度实在太大,导致救援车辆都无法开到隧道来。
当救援队长金大庆焦急地要求消防部门派铲雪车过来时,负责人却不负责任地说,扫雪车都被调去市里,没有多余的车给他们。再说,这两天由于降雪导致的死伤已经超过50件了,而隧道里需要拯救的也只有一个人罢了。
对于消防科长来说,他的“电车难题”是在同样需要铲雪车的市内和隧道上做出选择,这意味着在数十万市民交通安全和隧道内一个人的生命上有所取舍。看起来,科长做出了“理性且正确”的决定,实则冷漠无情。
河图隧道塌陷,使得第二隧道的开工因此而遥遥无期。这时,经济部长在紧急会议中表态了,由于救援工作导致第二隧道已停工25天,经济损失更是超过500亿,必须立刻开工第二隧道。他甚至把自己内心真实想法说漏了嘴,他认为,在隧道下埋在的就是一只两栖动物,没什么大不了的。
与此同时,在隧道那边,由于救援队员在切割钢管时一次失误操作,钢管径直告诉飞向了救援班长。一瞬间,班长倒地牺牲。这一消息立即传到了会议上,部长官员们议论纷纷,弄得人心惶惶。
于是,舆论与人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牺牲班长的母亲愤怒地把鸡蛋砸向李正洙妻子,控诉都是为了救她丈夫或者只是为了挖一具死尸而牺牲了一条人命。同样,在读幼儿园的李正洙女儿也受到了欺负。大家都认为李正洙一家人也太自私,为了挖一条死尸而要如此大动干戈地坚持。
对于经济部长来说,他的“电车难题”是在数百亿的真金白银中与隧道内的一个普通生命做出选择。他果断地选择了前者,想要尽早爆破第二隧道,让“电车”从李正洙身上轧过。
对于牺牲班长的母亲而言,他的“电车难题”是在自己最心爱的儿子之间和一个与她毫不相关的生命做出选择。当然,母亲一时间接受不了儿子去世的悲痛可以理解,但这也同样不是放弃另一个生命的理由。
总之,从普通市民到公务员,从社会最底层到最高层,大家似乎都突然失去了耐性,变得现实起来。结果便是,有高达65%的投票赞成河图第二隧道开工。然而,这无疑是在给绝望的男主宣判死刑。
的确,当电车难题真正地摆到我们自己眼前时,或许我们才会开始惊慌失措,在自身利益面前忘记了另外一条路的重要性。那么当我们自己遇到电车难题时,又该如何处理它呢?
在我看来,电车难题是有舍有得的问题。不管我们把电车拉向哪条轨道,必定都会带来死亡。所以,当你在一再犹豫到底选谁时,其实已经落入了问题的圈套里了。
比如,电影中那位消防科长,他深知无法再派扫雪车过去救援的事实所以干脆放弃。这种办法并不能解决电车难题,也同样会给他带来愧疚。的确,或许他改变不了没有扫雪车的结果。但是倘若他能够换个心态想一下办法不是更好吗?作为消防科长,他也应该明白扫雪的办法也并不止一种才对。
所以,走出电车难题,不在于选择牺牲谁,而是在于不管做出如何选择之后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保持对生命的尊重,并且及时去把负面后果降到最低,才是做出选择后最应该做的。
03、薛定谔定律:男主失联,就如同薛定谔的猫一样充满不确定性,还好有相信希望的人存在,把男主从崩塌的隧道与人心中拉了出来
20多天后,李正洙手机没电了,这就意味着他正式与外界失联。于是乎,当救援没有一丝进展,隧道里又没有一点生命迹象传来时,越来越多的群众包括救援队员本身都开始相信他们挖掘的是一条死尸,毫无意义。
与他们态度、行为截然相反的是救援队长金大庆,他从始至终都是抱着对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完成自己工作的。他曾允诺李正洙一定要救他出来,并且从来没有忘记诺言。
当金大庆劝说李正洙喝尿时,他甚至自己都喝了一杯来体会李正洙的感受;当需要深入隧道了解情况时,金大庆冒着生命危险走在最前面;即便是大家都选择放弃李正洙了,可他力排众议,依旧执着地拿着生命探测仪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寻找奇迹。也正是他坚持不懈的努力,让他终于发现了绝望中的李正洙,带他从隧道内走了出来。
薛定谔的猫被困在箱子里,就如同李正洙被困在狭窄的隧道里。他们的共同点便是让人内心好奇、纠结、甚至抓狂,不亲自去打开“箱子”,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他的死活。
还好有金大庆的存在,没有他的帮忙,无论李正洙再怎么顽强努力也都不可能活着走出隧道。同时,金大庆面对薛定谔定律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行为、以及以坚持救人为己任的职业素养都可以堪称是影片里最大的人性闪光点。
同样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于薛定谔定律的问题。不管如何,我们都应该有以下几种行为态度:
首先,想想我们的初心;
当我们的友情、事业、或者爱情受到滑铁卢时,或许我们会执着于他们是否还依旧值得我们信赖,无法再判断一个人或事的状况,而踌躇不前。
但我想,我们还是该先想想我们的初心,想想别人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时再来面对不能判断的局面,内心就会变得开阔许多。
其次,抱有最大的希望;
抱有最大的希望,意味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帮助他人的机会。即便隧道外依旧冰冷,可是相信他人依旧生存,相信希望,便是融化冰雪最好的动力。
一旦有了希望后,我们才会想各种办法去克服困难,以前看起来不可翻越的大山也会变得容易起来。
最后,尽快行动,在行动中检验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犹豫不定,担心这担心那容易耽误最佳时机。有了希望后,我们便要立刻行动起来。
不论成败与否、隧道内的人或者箱子里的猫是死是活,一切都只有试过了才知道。
结语虽然《隧道》有很多情节都突显了人心的冷漠,让人感觉比隧道崩塌更为可怕。可比起这些,我想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救援队长人性的光辉以及男主坚韧不拔的意志。即便现在我们幸福地活在当下,没有任何灾难,可这并不影响我们从电影中学到如何应对困境时的态度方法 。
只要我们能够做到从容应对“蝴蝶效应”、“电车难题”、以及“薛定谔定律”时,想必问题的出口就在眼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