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120岁老人长寿吗(广西长寿县探秘)
长命百岁是人们的美好期待,更是对老人的美好祝福。但在广西有一个县,这里的百岁老人比例非常高,远超国际长寿之乡的标准。
如果说人类能活到一百岁是福气,那么这里的百岁老人们则令人感觉到惊奇,因为他们和我们印象中需要人照顾的百岁老人不同,这个县里的老人活到一百来岁,不仅不需要儿女照顾,还能简单做些家务,有些身体好的还可以在家养牲口补贴家用。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老人除了感冒发烧,基本上没有任何疾病,不少老人一辈子连医院的门都没进过。
长寿老人
这个地方就是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也是一个令世界感觉到惊讶的长寿奇迹。
长寿之乡如果谁家出了一位百岁老人,那么一定会是附近人们议论的焦点,就连媒体记者也会经常探望、报道。
可在巴马县,百岁老人可不是什么罕见人物,甚至可以说在县里随便溜达一圈,就能碰见好几位。
根据联合国规定,如果一个地方每十万居住人口中,超过七位以上老人已经到了一百岁,那么这个地方就可以被称为“长寿之乡”。可在对巴马县进行人口普查时发现,巴马县的百岁老人比例很高,在这个全县人口仅仅三十多万的小县城,百岁以上老人已经有90多位,而且九十岁以上老人也有六七百人。
根据数据显示,巴马县当地的百岁老人每年都在以新的数字增加。
在巴马县,百岁老人根本不稀奇,九十岁还叫“年轻”。当年当地电视台在巴马县进行采访时,正巧遇到了有人结婚办喜事。几个人本想过去拍一拍瑶族传统婚礼,结果却意外发现新郎早就不是年轻小伙,而是一位97岁的老者。再一问新娘,也有91岁了。
如果在其他地方,90多岁的人基本上不会再婚,嘴上总是念叨着:“不知道还能看见几个太阳。”可是在这里,90多岁结婚并不会引来非议,毕竟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高寿老人办婚礼
因为巴马县的长寿老人特别多,当地还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研究所,对长寿老人的生活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找到长寿的秘诀。
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研究所的老陈意外遇到了一个退休老教师。考虑到此人有文化,方便后期沟通交流,老陈主动找到退休老教师家了解情况。
教师自我介绍是当地一个小学的教师,61岁时办理了退休,已退休六年。老陈问教师,家里还有什么人时,竟然得到了一个惊人的答案,那就是这位退休老教师不仅父亲还在世,他的爷爷也依然健在。
这个答案让老陈倍感意外,因为普遍来说,一个将近七旬的老人年纪已经不小,他有父亲还在世,确实非常难得。但这位老人的爷爷竟然还健在,一调查才发现,这位老爷爷已然114岁。
研究员老陈
而他不仅身体健康,胳膊腿硬朗,还能在家干家务,根本不需要人照顾。
随着和这些百岁老人越来越熟悉,老陈心中的疑惑越来越大。他们的长寿秘诀到底是什么呢?
身体健康的百岁老人在这里,几乎见不到生病的老人,高寿的老人们也没有在家里享清福。他们每天忙忙碌碌,有的依旧在地里忙活,有的则上山砍柴,有的在家里养猪。
这些老人中有些还生于晚清、民国时期,经历过动荡年代的不安,也挨过穷苦日子的饥饿,但他们的身体却没有受到生活苦难的影响,百年如一日地辛勤劳作。
当地医院经常为这些百岁老人组织健康体检,结果大多都一样,这些老人眼不花、耳不聋,部分走起路来甚至比年轻小伙子还快,而且三高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都不曾烦恼他们。
老陈这就纳闷了,能活到一百岁已经是稀罕事,这里的百岁老人身体比许多中年人还健康,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呢?
难道说,这些长寿老人有长寿秘方?
千奇百怪的长寿秘诀
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追求长寿。我国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就是一个长寿的狂热粉丝。当时徐福上奏说在蓬莱有仙岛,可以带着童男童女过去求取丹药,帮助秦始皇长生不老。但实际上,徐福这么说只是为了骗点钱花,骗到手后就跑路,躲到一个小岛上度过余生了。
一直到秦始皇驾崩,都没见到徐福带着丹药回来。
到了晋代,晋哀帝司马丕更是为了追求长生到了疯狂的地步。根据《资治通鉴》记载:“信方士言,断谷饵药求长生。”说的就是晋哀帝听信这些术士的说法,认为每天除了丹药以外什么都不吃,凭借日月精华来实现长生不老的目的。
但结果却是“帝以药发,不能亲万机。”最后不仅没能长生不老,反而因为吃丹药导致一病不起。
像这样的帝王,通过历史文献资料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几乎每个帝王都想追求长寿,甚至是长生。所以说,这世间没有什么所谓的秘术能让人长生不老,要不然古代的皇帝早就用上了。
到了现如今,人们对长寿的痴迷只增不减,也有不少奇葩事频频上新闻。在北京有个老太太,认为打麻将可以活动大脑,增强眼手协调能力,让大脑保持在活力状态,通过这种办法可以实现长寿的目的。而这位老太太自从过了60岁,每天除了吃喝睡觉,就是在打麻将。心情好的时候,还会连续熬上几个通宵。
从健康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做法显然并不科学,而且不利于养生。
不过时下却有一种广受大家追捧的长寿方法,那就是辟谷。其实这种办法古来有之,在一些古代书籍上可以看到,古人认为人身上有一团气,吃不同的食物,气场也会随之变化。
喜欢吃肉的人往往比较强悍,非常有力量感。喜欢吃五谷杂粮的人,看起来就十分恬静。辟谷源自方“仙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即不吃五谷杂粮,而以药食等其他食物充腹,或在一定时间内断食,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到了现代也受到了一些人的追捧。
辟谷
老祖宗的经验告诉我们,“穿衣只穿八分暖,吃饭只吃八分饱”,这样身体才能健康。
那么巴马县的长寿老人们,是不是就是这些辟谷的忠实粉丝呢?
老陈走访了好几家老人,发现他们确实都有过好多天不吃东西的经历,不过他们可不是为了养生,而是那时候的中国动荡不安,家里穷得吃不上饭。他们也不想饿肚子,但是实在是没办法,吃不上粮食。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老人家们可不忌口,每天都吃饱喝足,而且不论荤素,只要喜欢吃的什么都吃。
这样看来,辟谷和长寿之间还不能直接挂钩。
老人们爱不释手的长寿汤在巴马县有一条被人们称为“神仙水”的母亲河——盘阳河。这条河的水质和我们的饮用水水质有很大区别。
巴马县水系发达,暗河密布,而这条盘阳河是由于地表断层出现的河水,因此虽然是地表水,实际上水全部来自深层地下水,富含丰富的锶、镁、钙等元素,是天然的弱碱性水,每天喝这种水对人的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巴马县当地的工业并不发达,人们的生活还保持着传统的方式。因为没有工业污染,所以盘阳河的河水非常清澈纯净。
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又让当地的植被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在巴马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3%,氧气含量充足。
巴马县的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同样丰富,在这样的土地上长出来的谷物,硒含量是我国其他地方种植谷物的硒含量的十倍以上。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会不会是巴马县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才让当地老人们如此长寿?
然而答案却不尽然。因为在我国,像巴马县这样好山好水的地方可不止一个,但却没见别的地方的老人,像巴马县的老人一样长寿。
所以说,盘阳河的水虽然对健康有益,却不是长寿村的秘诀。
老陈在研究这一现象时,也向一些专家求助,可得到了答案都是建议老陈,继续关注这些长寿老人的饮食,应该还是老人在饮食方面有一些特别之处。
为了弄清楚老人长寿的原因,老陈和这些老人几乎朝夕相处,经常在一起聊天。老人们倒也丝毫不把老陈当外人,有什么就说什么。
老陈看过这些老人的一日三餐,发现没有特别特殊的地方。可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一位老人正在煮一锅灰色的食物。
老陈:“这是什么啊?”
老人:“这就是我们天天吃的食物,火麻汤。”
火麻是当地一种非常常见的植物,过去人们穷,经常吃不起饭,更吃不上油。人们就用火麻熬成汤,代替油来食用。
因为火麻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经常食用可以起到润肠通便的目的,改善人的肠胃功能。一个人肠胃功能好,身体自然健康。
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老人们喝火麻汤的习惯并没有改变,而是一直延续了下来。但巴马县的人都有喝火麻汤的传统,可实际上并不是每个巴马人都长寿。长寿老人往往比较集中出现在个别村子,而不是在全县普遍出现。
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特色的“补粮”习俗
老陈发现,村子里的老人在60岁生日这天,都会进行一项特别的习俗,那就是“补粮”。
老人们认为,人能够活到60岁其实就已经过完了一个轮回(从天干地支计算,每60年就会轮回一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个甲子。)这个时候人的寿命即将走向尽头,心生忧虑。
为了打消老人的顾虑,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当地就用“补粮”的方式给60岁的老人庆祝生日。到了这一天,老人的儿子、女儿、孙子、外孙都会来到家里,一定会给老人准备充足的粮食,让老人尽情吃饱饭。
而其他人,则吃一些杂粮、粗粮。
“补粮”后的老人会因为感觉到家里人丁兴旺,粮食充足,儿孙孝顺而心情愉快,没有烦心事,也就百病自然消。
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人的心情一好,毛病就会远离。
保持愉快的心情确实能让人的身体更加健康,但巴马县的老人可不是长寿,而是过了百岁,身体比很多中年人都要健康,这但从心情愉快来解释,似乎还是有点说不通。
近亲结婚的福祸相依巴马县的长寿老人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有专家指出,这或许跟这些长寿老人的基因有关。
我们都知道,基因来自于父母。基因不仅会影响人的外貌、身高,还会影响人的健康。
比如脱发烦恼,如果一个父亲脱发情况严重,那么他生的儿子大概率也会遗传。还有三高方面的疾病,尤其是糖尿病,都有可能遗传给孩子,增加孩子患上疾病的风险。
当然,基因不仅会遗传给孩子弊端,还会遗传给孩子优点。比如父母双方都是双眼皮,那么孩子大概率也是双眼皮。
更加明显的身高,我国巨人姚明身高2米26,在篮球上具有非常大的天赋,并且为我国篮球事业做出不小贡献。如果是普通家庭,生出一个这样的孩子,确实非常稀奇。但姚明的父母都是篮球运动员,母亲身高1米88,父亲身高更是超过2米,所以生出一个这么高的篮球巨人,这就说得通了。
当然,有研究员认为遗传基因是这些长寿老人长寿的原因,可不是瞎猜,而是考虑到一个现实的现象,巴马县自古以来就是长寿之乡。
清朝嘉庆年间,嘉庆帝听说巴马县出了一位144(也有资料记录是142岁)岁的瑶族老人蓝祥,他出生于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农历正月,他一生过了两个甲子年,经历了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4个朝代。活到144岁。
当时嘉庆帝就感觉十分稀奇,还特别为老人写诗贺寿。
可以看出,早在封建王朝时期,这地方的人就很长寿。那时候中国都没有什么工业,还处于农耕文明时代,根本不存在环境污染、植被破坏等问题。山好水好的地方比比皆是,怎么就巴马县的老人长寿呢?
研究员还提出,长寿跟基因有关可不是我国国内研究学者的一人见解,这一点得到世界的公认。
为了证明这一点,老陈带着这些长寿DNA生物样本来到北京的老年病研究所。研究所的研究员果然发现巴马长寿老人的基因,确实和普通人的基因不同。
其中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巴马长寿老人基因中含有更多的中性基因,这种基因可以将养分传送到大脑,还可以在身体环境发生变化时,调节人体功能,让人的身体更加健康。
为什么巴马长寿老人的基因中含有更多的中性基因呢?
北京研究所的研究员发现,巴马长寿老人的基因中含有非常多的纯合子。(指身体基因中一样的比例非常高)。
纯合子的出现和近亲结婚有关,关系越亲密,后代的纯合子比例越高。
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巴马县当地居住的多数都是瑶族和壮族。这两个少数民族当时有个特点,那就是只能族内通婚,不能和外族人结婚。
但在旧社会,交通十分不便,消息也闭塞,人们只能在一个村子里挑选结婚对象。可选择的机会也变得特别少,人们不得已只能近亲通婚。
所以现在巴马县这几个长寿村的长寿老人,几乎都是近亲结婚的后代。
可大家都知道,近亲结婚的危害非常大,很容易导致后代出现家族遗传病,因此不仅仅是我国,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为了优生优育,都不提倡近亲结婚。
为什么这些长寿老人不仅没有任何疾病,反而身体硬朗还长寿呢?
其实近亲结婚这事从几代人来看,确实弊大于利,很容易导致后代患上疾病。但患病的孩子很难存活下来,即使侥幸长大,也基本上结不了婚。能够顺利结婚生子的,都是携带了优良基因的孩子。通过这种物竞天择的过程,经过几百年的演化,这个族群内的基因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像巴马县的长寿老人,就是因为一代代的基因优化,最后留给他们的只有长寿和健康的基因了。
后记几乎没有人不想健康长寿,虽然我们没有巴马老人的长寿基因,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经常进行适当的运动,多吃粗粮谷物,每天摄入丰富的蛋白质和高钙食物,保持愉快的心情,加上适度的运动,同样可以实现健康养生的目的。
参考资料:
经典传奇:《巴马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
百度百科:蓝祥
历史档案:《世界最长寿记录 清代档案里的142岁“人瑞”》2009年01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