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太极拳的练功核心)

练太极拳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太极拳的练功核心)(1)

2021年11月27-29日,由海淀区体育局主办,海淀区体育局科研所和海淀区太极拳协会承办的太极拳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在朝阳区格拉丹东餐厅举行。培训持续三天,由北京体育大学胡晓飞、黄康辉、杨玉冰、庄永昌教授及彭翔吉博士和北京理工大学邱慧芳教授授课。参加培训的指导员有150人,其中有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0人。

练太极拳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太极拳的练功核心)(2)

11月27日13:30-16:00,北京体育大学杨玉冰教授讲解太极拳与脊椎平衡的理论与技巧,教学助理为海太协会副会长戴京晞和会员段玉仙。

练太极拳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太极拳的练功核心)(3)

脊柱或脊椎被太极拳习练者称为身体的大龙、龙骨,也是身体督脉所在处,如果身体内的这条大龙活了,脊柱会蠕动了,能够做到节节贯穿了,那么,太极拳的许多要领"旋腰转脊、胸腰折叠、行气如九曲珠""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都可以体现出来,这些也是太极内功有成的体现。

练太极拳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太极拳的练功核心)(4)

脊椎结构及特点: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以及连结它们的椎间盘、关节和韧带等装置构成的柱状结构,其长度相当于本人身高40%左右。人体脊柱分为颈椎、胸椎、腰椎和骶尾椎。

练太极拳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太极拳的练功核心)(5)

练太极拳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太极拳的练功核心)(6)

练太极拳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太极拳的练功核心)(7)

脊柱的运动。脊柱的运动包括屈伸、侧屈、回旋、环转。脊柱各段有自己的运动幅度,各段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决定了太极拳习练时的幅度和力度,也是太极拳的生物力学基础。太极拳螺旋运动,由脚而腿而腰而肩,形于手指。旋腰转脊:由腰椎到胸椎,腰椎5,胸部40,颈部75。

练太极拳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太极拳的练功核心)(8)

脊柱各段的运动幅度

部位

侧屈

回旋

颈部

70°

60°

30°

75°

胸部

50°

55°

100°

40°

腰部

40°

30°

35°

共计

160°

145°

165°

120°

脊椎是健康之本。从脊椎、脊髓、脊神经的关联性来看,如果顶梁柱脊椎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脊髓和脊神经,而脊髓和脊神经几乎控制着人体所有的功能运动和生理活动,从这个角度来看,脊椎确确实实是我们的生命中枢、健康之本和诸病之源。

练太极拳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太极拳的练功核心)(9)

事实上,人类只要存在着生理活动(无自主意识)及功能运动,脊椎间关节就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错位与归位的状态,所谓的脊椎平衡其实是一种动态平衡。由于“椎间盘蜕化变矮为100%”,导致人类脊椎错位更加严重。因此,维护脊椎系统相对平衡,保持生命信息传递畅通,保证组织器官功能正常运行,是人体健康之本。

练太极拳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太极拳的练功核心)(10)

练太极拳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太极拳的练功核心)(11)

教学助理海太协会副会长戴京晞和会员段玉仙配合杨玉冰教授讲解示范

太极拳身法。立身中正、含胸拔背、松腰敛臀、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裹裆、提顶、吊档、松肩。立身中正—整个脊柱,含胸抜背—胸椎,松腰敛臀—腰椎和骶尾椎,虚灵顶劲—颈椎。

练太极拳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太极拳的练功核心)(12)

太极拳练法。立如秤准,活似车轮,行气如九曲珠。

太极拳特点:在放松中求伸展,在伸展中求放松;松动肌肉、拉筋膜(主要是内脏)、提高神经灵活性。预防帕金森、老年痴呆。

练太极拳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太极拳的练功核心)(13)

太极拳是通过身体各部位不同幅度、不同角度、不同力度的组合动作锻炼,加上呼吸吐纳、意念活动的综合干预,能有效松解、激活脊椎功能,对防治脊椎失衡带来的颈椎僵硬、颈肩部疼痛、腰痛等不良症状具有积极干预作用。

上工治未病,智者养脊椎。

练太极拳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太极拳的练功核心)(14)

海淀区指导员养生培训防疫情队

练太极拳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太极拳的练功核心)(15)

练太极拳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太极拳的练功核心)(16)

海太协会王雁元会长认真听课记笔记

练太极拳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太极拳的练功核心)(17)

练太极拳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太极拳的练功核心)(18)

练太极拳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太极拳的练功核心)(19)

练太极拳的时候身体要保持直立(太极拳的练功核心)(20)

学员认真听课记笔记

学员感言

十五所站郭冰:参加海太指导员培训班,受益匪浅!一是明确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责任和义务,要努力学习,要有奉献精神!杨教授的脊柱平衡理论,使我对身体的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以后的练习中,注重腰、胯、膝盖、颈、肩、肘的放松,从而达到既锻炼身体又不会受伤的目的!总之养生和打太极是一辈子的事情,要活到老学到老!郭冰申报二级。

北科大太极站张贵银:杨玉冰教授从人体脊柱的构造入手,讲太极拳运动与锻炼脊柱、治病防病的关系,有理论有示范,听得懂、看得见,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他的讲座不仅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太极拳立身中正、含胸拔背、虚灵顶劲、、气沉丹田的理解,初步见识了如何在伸展中求放松,在放松中求伸展的太极理念以及脊柱运动与生命活动的关系,很受启发。尤其是课下与老师的简单交流,更让我增强了对太极可以强身健体,去未病的信念和信心。深深感谢协会、领导给我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国防大学队吕雪娟:参加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聆听了老师的讲课受益匪浅。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解,对太极养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胡晓飞教授从庖丁解牛谈养生,凡事要顺应自然,不要勉强碰硬,对怎样打好太极拳避免伤害给予了深刻诠释。杨玉冰教授的太极拳与脊椎平衡的理论与技巧,课堂教学诙谐幽默、生动易懂,“上工治未病,智者养脊椎”“用后天之形不用后天之力”这些观点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对我们具体练习太极的方法和技巧有更深刻指导意义,今后要把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对太极的认知理解,做到能以太极养生养性,过健康乐观人生!楊教授的讲解,对太极养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杨玉冰教授的太极拳与脊椎平衡的理论与技巧,课堂教学诙谐幽默、生动易懂,“上工治未病,智者养脊椎”“用后天之形不用后天之力”这些观点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对我们具体练习太极的方法和技巧有更深刻指导意义,今后要把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对太极的认知理解,做到能以太极养生养性,过健康乐观人生!

普众站倪弘:通过培训学习,使我对为什么要练太极拳,太极拳怎么练,练太极拳的目的是什么,太极拳有什么功能和作用,得到了更加明确认知,杨玉冰老师昨天一下午的授课非常详细讲解了太极拳与脊柱平衡的关系,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对练好太极拳有了更清晰的目标,今天邱慧芳老师又结合24式太极拳从手型,步型,身形,手法,步法,身法讲解太极拳基本功重要性。两天的培训课真像王会长所说,让我们每一个爱好太极拳的拳友们享受到国家级的待遇,通过这次培训,将培训学习内容和精髓贯穿平时的训练中,不辜负协会为我们广大爱好太极拳的拳友们组织的这次高质量的培训学习,愿我们的海太协会工作越来越好。

北师大站马丽敏:参加培训有幸聆听北体大教授的精彩授课,受益匪浅。杨教授则从人体脊椎的结构、特征、功能等方面,阐述了太极拳与脊椎的科学运动关系,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旋腰转脊,节节贯穿”,“在放松中求伸展,在伸展中求放松”等,杨教授在讲解的过程中现场做了精彩的展示,让我对太极拳身法有了更直观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练习和学习指明了方向。感谢海淀区体育局、海太协会有关领导和各位老师,在当前新冠病毒疫情严峻复杂的形势下,为我们提供高品质的授课内容、学习环境和生活保障,我会倍加珍惜接下来两天的课程学习,为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打好基础。

紫竹院太极站李秀兰:次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聆听楊教授的精彩授课、体会深刻、举例说明了健康养生、科学养生。有趣的精彩授课使我感受深刻、受益终生。杨玉冰教授阐述了太极拳与脊椎的科学运动关系、让我对太极拳身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在放松中求伸展、在伸展中求放松、在体悟中的运用豁达开朗、通过一天的学习、教授和老师们亲身实践和互动让我理解了太极之道、我非常珍惜。感谢协会领导为我们提供学习机会、感谢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接下来我会继续认真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

国防大学陈丽萍:听了杨玉冰教授讲的太极拳与脊柱的平衡也深有体会。习练太极拳要做到节节贯穿,才能达到锻炼全身的目的。上半身运动只是锻炼心肺功能。下半身运动才能锻炼肾的功能,才能补先天之本。通过学习还使我了解到了,平常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疾病都是与颈椎胸椎腰椎有关系。特别是有脊柱相关疾病图,对照检查自己是哪个部位出了问题,加深了锻炼脊柱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前只听人家说保养脊柱挺重要,不知道有这么重要。感谢海太协会组织这次培训,期待有更多的收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