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健为什么是老戏骨 一代大师李雪健
文/盖饭娱乐 杨柳
刚过去的第十二届金鹰节晚会面临潮水般的争议,不禁让人想到上一届金鹰节中,令台下不少演员泪目的画面。
那是演员李雪健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刻,他获得最佳表演艺术奖。一身正式的中山装,别上一个小小的国徽,言辞诚恳,字字表达了他对于演员二字的尊重。当时这个奖项是众望所归,因为之前他的《嘿,老头儿》在白玉兰奖连提名都没有,妻子于海丹无法理解,甚至亲自写信给评委。如今来着,这个奖项甚至有点配不上他。
01 用角色与观众交朋友
很多人其实在此之前对李雪健没有太多的印象,甚至没有完整看过他的影视作品,然而观看过他在第十一届金鹰节获奖感言时,才明白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不只现场的何灵,佟丽娅,胡歌,马苏,张凯丽等等明星眼眶发红,相信很多观众眼角也悄悄湿润。说开国以来,无出其右者,也毫不过分。
他在感言中表示希望用角色跟观众交朋友,这些年他确实用一个又一个发光的人物形象,在观众中立体起来。
他是《九一三事件》中的林彪,平时走路都是“林彪式”的;他是《渴望》里的宋大成,实在憨厚,勤勤恳恳;他是《搭错车》里的哑父孙力,一个蹙眉都让观众于心不忍。
他在《水浒传》里演宋江,活活让戏外的观众弃剧,但真实的人物确实就是这样,李雪健演的是宋江,有人演的是叫宋江的现代电视人物。
他在《少帅》里演大帅张作霖,既匪气冲天,又铁汉柔情。很多人评价大帅角色死了之后就没心情再看下去了。
《1942》中饰演配角李培基,戏份不多,但却很难忽视他的存在。一声迟疑,一句不忍说出口的“实际死亡300万”让所有人心里咯噔一下。这个角色让他多得当年金马最佳男配角。
后来他去挑战帕金森病人,《嘿,老头儿》中最令人称道的3分钟长镜头,一帧没剪,一气呵成,塑造了一个经常闹事但又可爱得不至于让观众烦的角色。
他几乎没有重复的角色,演一个是一个。毕竟在他这个年龄,演一个少一个。
有人说演员有三重境界,第一种有演员无角色,也就是人红戏不红,没有代表作,流量明星可归为这一类;第二种有角色,有演员,戏和人都算红,是有代表作的明星;第三种有角色,没演员,真正拿角色跟观众交朋友,观众记住的全是角色,讨论这个人离不开他所塑造的角色。李雪健便是这第三种。他能塑造一个成功一个,最大的原因在于他珍惜“演员”二字。
02 珍惜“演员”二字
李雪健说他很珍惜演员这个身份,演员演过多少人物,就能像那些人物一样活一次,感受他们的人生。他的珍惜在很多方面都有表现。
艺术功底对于老一辈的演员来说是职业素养。李雪健饰演的宋江在浔阳楼题反诗的时候,是自己亲自写的那一首七绝诗,一个长镜头拍下来完全是演员自己的功底。现在的替身名目太多,随随便便找个替身来是一种“高效的方式”——低价请替身,还节约了时间,高价片酬也没少拿。
他对演戏有着近乎吹毛求疵的认真和执著,其实也很符合我们现在的工匠精神。著名的纪录片《寿司之神》也无非就是这样一种态度。这些年来,不管角色大小,他都会提前做很多准备工作。收集资料,找人物专题、学者专家的历史相关采访,去实地观察体验等,不是名利,都是职业要求他去做的。
为了演好《焦裕禄》,他喝了一个月的白菜汤,瘦了几十斤,如果看到电视中自己的形象有些偏胖,他都觉得是羞辱自己。这没什么可说的,演员为了戏这些都是需要去做的。演了善良的人物,怎能不去崇敬、向往善良?他说,苦全让焦裕禄受了,名让我李雪健得了。
2000年他被确诊鼻咽癌,那时他正在拍摄《中国轨道》,然而在他的独白中,他感到的不是生死存亡的压力,而是担心会毁了这部剧,毁了别人的心血,也毁了自己的名誉。于是上午化疗,下午拍戏,就这样把戏拍完了。这部戏的结束就是他能坚持的临界点,后来他的脖子开始溃烂,每天一动不能动,好在后来挺过来了,“摘了帽儿”,不再是病人。
他把名誉看得比什么都重,也就是所谓爱惜羽毛,除了不接重复的角色,他几乎也没有结果商业广告,一个广告可能就比几部戏的收入还多,只有一次他接了润喉含片的广告,因为不会存在虚假宣传,跟自己职业也有关联,可是广告词——“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却在日后打了他的脸。后来他演了《搭错车》里的哑父,就有记者不怀好意提到这句广告词,他很羞愧,从此再也没有接过商业广告。
他的执著在于,别人把演戏当做职业,他却当做一生热爱的事业,他曾说自己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吃着剧组的盒饭,琢磨人物,为演戏方式想好几种方案以应对随机状况,他是真的热爱。
他经历过生死,知道什么是活着,鼻咽癌给他造成了巨大的痛苦,他曾去看望史铁生,这个评价自己“专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人对生命的看法给他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人生也就几万天,如果把每一天都当好日子过,生活态度就不一样了,要把每一天都当做好日子来珍惜。
03 “你看到他,你的汗毛都要向他致敬”
他把演戏这件事看得比命都重要,所以他也很忠于自己对人物的判断,但当他对人物的理解与改编后的剧本有偏差时,他不会改编同场其他任何一个演员的台词。
他从不影响别人,他只改动自己的语气或者对台词稍稍改动,他就把人物“捞回”他自己理解的角度上来了。用自己的能力去掌控自己的角色。
女演员柯蓝曾与李雪健、胡军合作《孤军英雄》,在凤凰网的访谈节目中她毫无保留地报答了对李雪健的敬仰。
他是一个你看到,你的汗毛都要向他致敬的演员。有时,跟一个你仰视的人合作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因为很怕一接触就失望,理想破灭,可与李雪健的接触却坚定了信心,想做他这样的演员,他这样的人。他是真正的大师。
拍摄《孤军英雄》的时候,他正是身体状况很不好的时候,只能拍一个月,剧组需要照顾他的行程,他也不愿辜负任何人,每一天都在超时工作。然而,你看不到这个有过一丝的抱怨,工作时长、伙食等对他来说这就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眼里只有拍好戏这一件事,其他的都不用去考虑。
他说演员有时要把自己当东西,有时也要把自己不当东西。前者是希望演员能够珍惜自己的职业,爱惜自己的羽毛,自己的角色,全力以赴奉献好的作品;后者则是真正工作的时候,只有演戏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一切都是不值一提的。另外也不应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
2016年腾讯娱乐去采访李雪健的时候就感觉“不习惯”。没有人提前沟通能问什么,不能问什么,记者提前到的时候他已经坐着等了,他身边没有经纪人跟记者审核采访提纲没有大批工作人员虎视眈眈,妻子于海丹也不愿干预采访,自觉走了。
04 这是一条传承之路
当年《杨善洲》公映遇冷,李雪健表示自己为此彻夜难眠,不为自己的角色,就为这样有社会正能量的人物,无人愿意去看。家里附近8个影院,只有一个影院排了场次,还是中午12点多,5个观众里面其中一个还是自己的儿子,而同期另一个片子《变形金刚》一天就过亿。
他想不通,同样是英雄主义,为什么我们的英雄主义被冷落?不否认,这样的片子在电影院确实不是受欢迎的题材,但是不在电影院我们又会在何处看这样的片子呢?综艺节目、商业电影盛行,电视网络同步播放,那么多选择,有多少人会去选择这样的文艺片。
我们只接受商业电影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快餐娱乐的时候,是不是也要去接受真正的文学艺术片?
宋丹丹在全国政协文艺界小组会议中表达了她对演艺界的担忧,她表示现在许多年轻人一夜成名,有的是因为长得帅可不会演戏,有的是会演一点但还不够成熟。“他们这么小就成为了所谓的‘成功人士’,动辄就有几千万粉丝,其实他们有许多事情不懂。他们可能就是我们10年、20年后文艺界的中坚力量,如何引领他们的价值观?”
在上一届金鹰节晚会中,胡歌在上台领奖前特意走到李雪健跟前,鞠躬握手,表示受之有愧。他的谦逊上进代表我们社会还是有人开始思考这件事。他说,“今天我站在这里,不代表我演技到达了多高的高度,只是代表我刚刚上路。这是一条创新之路,也是一条传承之路。艺术需要创新,追求艺术、敬业精神需要传承。”毋庸置疑,李雪健身上有我们需要传承的东西。
现在社会就欠缺这样一种艺术态度,我们需要不仅用角色,在人格魅力上也能对观众产生深远的影响的艺术家。现在去看获奖感言的弹幕,所有人都带着12分的尊敬去看待这个老一辈的艺术家。一辈子都投身要演艺事业的匠人值得所有人的尊重,有人说这样的人才值得天价片酬,这样才能鼓励其他人去效仿,从而端正中国影视艺术市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