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的黄金屋古籍(博物锦绣襁褓)
背带,是背负婴儿所用的布兜,古称“襁褓”,指背负、系绑和包裹幼儿时所使用的布带、宽布和被子。背带被喻为背上的摇篮,是世代相传的育婴工具,至今在我国西南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还广泛流传,当地又称“背儿带”、“娃崽背带”、“背扇”等。
本篇将从背带的图案纹样特征、色彩工艺特征、制作工艺技法三个方面分析广西地区各民族背带。
一、背带的图案纹样特征
背带图案纹样的最主要特征是,装饰纹样艺术美与内容寓意吉祥的统一。从古代纺织品来看,唐代是纺织品艺术风格最为多样化的时期,装饰主题从动物转向花卉鸟虫类。到了宋代,纺织品装饰风格更多地体现出文人的爱好,写生花卉成为纺织品装饰图案的主流,服饰及其他各种纺织用品上广泛使用各种花卉如牡丹、莲花、梅花、菊花、桃花、竹叶等,以及与此相配合的蜂蝶鱼虫、鹭鸶雁鹊之类,其造型风格也更偏向写实主义。明清时期纺织品的装饰风格仍以花卉纹样为主,但表现形式却逐渐趋于程式化,题材更多地以吉祥图案为主,以纹样寓意吉祥,几乎达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①。
广西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在审美和题材选择上互相影响,互为促进。广西各民族背带的纹样丰富多彩,表现各异。一般来说,背带上的图案会采用对称式与均衡式构图,在中心线或中心点的上下左右配置同形、同色、同量或近似的纹样,具有强烈的对称美。
广西各民族背带上的图案内容以花叶、动物、几何纹饰为主。
花的种类甚为丰富,牡丹、石榴、菊花、梅花、莲花、桂花、茶花等图案在背带刺绣中比比皆是。牡丹花型丰满、色彩娇艳,象征富贵。石榴多籽,象征多子。莲花象征清净纯洁,菊花、桃子寓意长寿。梅花开花最早,被称为花中状元,又因其枝干孤立挺秀、不畏寒冷,被用来比拟文人清高②。蝶恋花的图案在广西各民族背带上几乎都有出现,寓意甜蜜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
左:壮族刺绣背带局部,牡丹
右:壮族刺绣背带局部,石榴
左:壮族刺绣背带局部,莲花
右:壮族刺绣背带局部,梅花
动物纹样也是广西各民族背带喜欢表现的题材,游鱼、飞鸟、彩蝶、蜜蜂、龙凤、狮虎、麒麟,它们藏匿于花中与花浑然一体,构筑成背带上的万物生灵。鹤象征长寿,鸳鸯象征爱情婚姻美好,鲤鱼跃龙门寓意科举得中,蝙蝠谐音“福”,鹿谐音“禄”,鱼谐音“余”。龙、凤、麒麟纹样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出土纺织品上大量出现,形态生动,初期与楚人的图腾和巫觋文化相关③,后被用来表达美好的寓意。狮子传入中国后被表现为温顺可爱的形象,与西方表现的威猛有所不同。广西各民族背带上常绣制“双龙戏珠”、“龙凤呈祥”、“凤穿牡丹”、“麒麟送子”、“双狮滚球”等吉祥图案。
壮族刺绣背带局部,龙凤呈祥
壮族刺绣背带局部,双狮戏球
壮族刺绣背带局部,麒麟、蝴蝶、飞鸟
几何纹样在背带图案中也随处可见,特别是织锦背带受工艺技术限制几乎都是几何纹样装饰。云雷纹是连续的回旋形纹样,圆形的连续构图可称为云纹,方形的连续构图可称为雷纹,在商代的器物和服饰上十分流行。菱形纹在出土的西周时期纺织品中大量出现,经过打散、变异、弯曲、重组又派生出许多新的形式。龟甲纹为六角形连续的纹样,象征长寿。方胜纹为菱形相叠的纹样,古时称之为长命纹。四合与四出纹为方形的变化,四合是向心的,象征团聚,四出是离心放射的,象征发展生长④。铜钱纹象征富有,八角芒纹象征太阳。
湖北马山出土大几何纹锦纹样,战国
(图片引自《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纺织》)
苗族织锦背带局部,菱形纹
壮族织锦背带局部,八角芒纹、云雷纹
文字图案在背带图案中有时也会出现,主要为卍字、寿字、福字、喜字等。连续不断的卍字纹称为曲水或万字不断头,象征福气绵延。寿字纹特别多见,并发展出各种变化。
壮族刺绣背带局部,寿字纹
壮族织锦背带局部,卍字曲水纹、喜字纹
另外,各民族背带都经常使用花中套花、图中套图的手法,使图案纹样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又可以互相补充,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
二、背带的色彩工艺特征
广西各民族背带的底布颜色基本上为黑色、蓝色、红色三种。其背带的色彩特征突出反映在丰富的刺绣色彩上。每一个广西少数民族女性都是配色高手,五颜六色的彩色丝线在她们手中如同画家的彩笔,经过对表现对象的构思,下针如下笔,赋予对象丰富奇妙的色彩,无论是植物的花色还是动物的色彩都能绣出微妙的变化,栩栩如生,呼之若出,显示了绣女们特有的色彩审美情趣和高超的色彩搭配能力。
壮族的背带一般颜色非常丰富和鲜艳,配色达五种以上,喜用大红大绿,颜色对比强烈。毛南族、彝族背带与之类似。
壮族刺绣背带,靖西 壮族刺绣背带,隆林
彝族刺绣背带,隆林 毛南族刺绣背带,环江
苗族的背带由于支系众多,每个支系都有不同的配色习惯,色彩相对来说不如壮族丰富,配色一般三种左右,但颜色也十分亮丽。
广西的侗族背带跟其居住相邻的苗族背带的配色类似,一般采用黑色底布,并使用破线绣的绣法,使得颜色看起来细腻柔和。
苗族织锦背带,融水 苗族织锦刺绣背带,南丹
侗族刺绣背带盖,三江 苗族刺绣背带盖,三江
瑶族的背带色彩比较单一,喜用红色,配以各种不同程度红色的叠加,有一种色彩渐变的效果。
瑶族刺绣背带,金秀 瑶族拼布背带,田林
水族的背带大多采用黑色、橘色、蓝色线绣制,色彩搭配古朴雅致。
水族刺绣背带,南丹
仫佬族的背带基本是一种固定的图案与搭配,红、蓝、黑三色边框内配上红色地刺绣背带心。
仫佬族刺绣背带,罗城
三、背带的制作工艺技法
在制作背带时,广西各民族主要采用刺绣、织锦、蜡染、拼布等工艺技法,其中尤以刺绣最为广泛、普遍。
(一)刺绣
刺绣在我国出现很早,《尚书·虞书·益稷》中记载:“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周礼·考工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五彩备,谓之绣。”从出土文物看,早期的刺绣手法多采用锁绣针法。
龙凤虎纹绣,战国,湖北江陵马山出土
(图片引自《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纺织》)
汉代锁绣局部(图片引自《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纺织》)
南北朝时期由于刺绣用于佛教题材使得其针法得以发展,传统的锁绣短针相接,不易表现色彩过渡,线条也难以做到光润平滑。
刺绣针法在唐晚期出现重大变化,开始大量使用平绣及其变化针法,如铺针、戗针、套针等,法门寺出土物中有不少残片均以平绣绣成,敦煌藏经洞出土物中也有大量同类绣品,并且在各地方绣盛行起来后,锁绣针法就很少见了⑤。
广西各民族背带采用的刺绣手法一般有平绣、挑绣、破线绣、打籽绣、锁绣、剪贴绣、贴布绣、马尾绣等,通常一幅背带上同时采用几种绣法。通过不同的绣法,在一种色线底子上加另一种色线,使色彩表现得更加丰富,变有限的色线于无限的色彩,使图案看起来非常有立体感,既鲜艳悦目又统一协调。
01
平绣是各种绣法的基础,分布最广,使用范围最大。平绣的特点是单针单线,针脚排列均匀,丝路平整。平绣针法有两种:一种是从纹样边缘的两侧来回运针作绣,要求线纹排列整齐,边缘圆顺;另一种先以长针疏缝垫底,再用短针脚来回于边缘两侧运针,绣出的纹样微微凸起、平整光洁。
壮族刺绣背带局部
02
挑绣主要分为“十字挑花”和“数纱挑花”,是各民族绣法中最常用的一种,瑶族、苗族尤为擅长,其技艺手法是在脉络清晰的面料上根据经纬线走向挑出十字或者线段,并通过每个细小单元组合成各种图案。
苗族刺绣背带局部
03
剪贴绣是先用剪刀在纸上剪出各种图案,把剪纸图案贴于底布上,再用各色丝线在针的引导下裹缠覆盖图案而成,具有一定的凹凸立体感。多在壮族、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使用。
壮族刺绣背带局部
04
布贴绣,也称贴布绣、补绣。做法是先用织物剪裁出纹样的部件,然后缝缀在底布上,构成图案。布贴绣工艺相对简单,化零为整,块面鲜明,色泽浓艳,具有强烈对比效果。
壮族刺绣背带局部
05
锁绣是古代最早采用的针法之一。锁绣的特点是曲展自如、流畅圆润,用来表现线条或图案的轮廓,可以形成严整清晰的边线。锁绣的针迹呈链状结构,图案如锁链般圈圈相套。
壮族刺绣背带局部
06
打籽绣是古老的刺绣基本针法之一,虽然其出现时间很早但清代才真正流行。打籽绣俗称“结子绣”、“环籽绣”,民间叫“打疙瘩”。
打籽绣的方法是采用丝线缠针绕圈形成颗粒状,绣一针成一籽,构成点状纹样,多用于表现花蕊、眼睛等,装饰性很强,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壮族刺绣背带局部
07
钉线绣,是将特殊的绣线钉在织物表面进行装饰的一种绣法。绣线有的采用双股线,有的采用金、银线,有的采用马鬃毛。马尾绣即属于其中一种,以白线缠绕马尾毛做芯而制成绣花线,然后将马尾芯白线盘绣于底布上用来勾勒图案轮廓,水族背带都采用这种绣法。
水族刺绣背带局部
(二)织锦
锦是“织彩为文”的彩色提花织物。早在公元前六世纪的《诗经》中就已出现锦的记载,“硕人其颀,衣锦褧衣。”(《诗经·国风·卫风》),“衣锦褧衣,裳锦褧裳。”(《诗经·国风·郑风》),“君子至止,锦衣狐裘。”(《诗经·国风·秦风》),“萋兮斐兮,成是贝锦。”(《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
锦的制作工艺复杂,非常耗时。东汉刘熙《释名》中解释,“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字从金、帛。”因此人们用它来表达美好的事物和感情,从“前程似锦”、“衣锦还乡”、“繁花似锦”、“锦绣前程”、“花团锦簇”、“锦心绣口”、“锦瑟年华”等成语中可窥一二。
广西的壮、苗、瑶、毛南等民族将织锦技艺广泛应用于背带制作中,表达对孩子“前程似锦”的美好愿望。其中,壮锦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壮锦的起源可追溯至汉代,1976年在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一号墓之奴婢殉葬棺内,出土了织锦残片和织机构件,这个织锦片用麻线与桔红色丝绒交织而成,是广西至今发现的最早织锦。宋元时期,“广西锦”驰名岭南,据史料记载,“广西锦”是宋代专事生产朝廷贡锦的“蜀锦院”所生产的四种锦之一。明清时期,很多文献中都有“壮锦”的记载,明代,龙凤纹壮锦还是朝廷的贡品。清代以后,广西各州县都有壮锦织造。
清代《粤西笔记》载:“壮人爱彩,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以织布,为花鸟状,远观颇工巧炫丽。”
壮锦色彩亮丽,多采用对比色调,结构严谨又富于变化,常用方胜纹、回纹、卍字纹、波浪纹做骨架或地纹,以花卉、龙凤、鸟兽纹填充其内并呈有规则的散点排列。
壮族织锦背带,靖西 苗族织锦背带,融水
毛南族织锦背带,环江
壮族竹笼织锦机
(三)蜡染
广西各民族背带制作的另一种重要工艺技法是蜡染,蜡染古称蜡缬,是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进行防染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蜡缬制品花样饱满,层次丰富,其来源可追溯至秦汉之际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当时已经熟悉蜜蜡、虫蜡和松脂等物质的防水特征,并将其用于织物的蜡染⑥。
1959年新疆民丰县尼雅出土的东汉蜡染花布,表明汉代的蜡缬工艺技术已经成熟。
东汉蜡染布,新疆民丰县尼雅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图片引自《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
十六国时期,我国西北地区出现了以点染法点上蜡汁后进行防染而成的织物⑦。
蓝地蜡缬绢,西凉,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
(图片引自《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纺织》)
南北朝时期,蜡缬也相当流行。隋唐时期蜡缬技术继续发展,蜡染制品还作为礼物输送到了日本。宋代以来,由于蜡缬只适用于常温染色,且色谱有一定局限,故中原地区的蜡染工艺逐渐为其他印花技术所取代⑧。但少数民族地区却继续发展流行,尤其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后代一直沿袭,至今仍在使用。广西的苗族、瑶族、侗族等民族将蜡染技术应用于背带之上,有的直接拿整块蜡染布作为背带心或背带盖,有的拿来作背带的绑带。
苗族蜡染背带,隆林
苗族蜡染背带盖,融水
蜡染的防染工艺,由于所绘蜡质不耐高温,因此用于蜡染的染料只能在低温下染布,天然植物染料中只有靛蓝能满足低温染色,所以靛蓝是制作蜡染布最为适宜的染料。
蜡染的工艺步骤主要概括如下:
将白布置于平面之上,把蜂蜡放置于盛具内加热使之熔化,用蜡刀蘸熔化的蜡绘制图案于白布上,图案绘制完成后,将画好图案的白布放入蓝靛染缸中浸染,根据颜色深浅的需要决定浸染时间的长短,取出染色后的布进行冲洗,再用清水煮沸,加热后脱蜡,经过漂洗后,布面即可呈现蓝白分明的花纹图案。
坩埚、蜂蜡、蜡刀
参考文献
①③⑤⑦⑧赵丰,尚刚,龙博.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纺织)[M]开明出版社,2014.1
②④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装史[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5
⑥陈维稷.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M]科学出版社,1984.4
⑨张竟琼,曹喆.看得见的中国服装史[M]中华书局,2012.8
⑩吕胜中.广西民族风俗艺术卷壹—娃崽背带[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12
信息来源:广西民族博物馆
13667745535(微信同号,非景区电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