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算真正的独立女性(今天说女性独立)
每年在国际妇女节前后,“独立女性”都是热议的话题。
在“独立女性”的概念里,经济独立常被提及,而精神独立容易被忽略。其实在心理专家们看来,一个女性真正的独立,是从精神独立开始的。
外在经济独立,内在精神独立,饱满而丰盛,这才是一个女性独立的英雄之旅。
长期以来,一代一代女性,一直行走在追求独立的道路上。
所有女性都面对一个重要的议题:独立到底意味着什么?独立的标准又是什么?
独立,一定包含着经济维度,同时也包含精神维度的独立性和自由度。我们在政商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能见证这样的独立女性代言人。
1928年英国女作家伍尔芙就提出:“女人想要写小说,她就必须有钱,还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
《一间自己的房间》封面 | Virginia Woolf(伍尔芙)
然而,囿于时代、社会及文化的局限,很多女性在经济和精神维度的独立是不平衡的。就像两条跑道,一条100米长,一条50米长。
而短了半截的精神独立的道路,并不容易走。它需要女性勇敢地走出背后的原生家庭,与父母在心理上实现分离,真正成为个体化的自己,也走向一个开阔的创造性的世界。
在心理专家们看来,一个女性真正的独立,是从精神独立开始的,并非经济独立。而精神独立的基石,是在生命早期就奠定的。
“一个独立的女性,首先是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女性,她清晰自己作为一个女性的真理,并一直在探索和前进。”精神分析家林翠萍给独立女性的画像是: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当,敢负责,敢说yes和no,敢任性,敢霸道,敢“坏”,敢“不要脸”。——当然,这里的“坏”和“不要脸”,都是需要解释的:“坏”,是让自己能够突破捆绑自己生命活力的那些“你应该如何”的束缚,去做一些出点圈儿的事情;“不要脸”,则是让自己薄薄的脸皮能够增厚一点,不那么自恋地认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具有那么大的破坏性,会让别人受不了,会让世界变糟糕,其实,女性可以再勇敢一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一个女性渴望独立的话,需要确立一个真正的理想。即,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我存在于世的意义是什么,要有这样一个理想层面的追寻。”精神分析家王然认为,正是这个在远方的、可以为之努力的理想,引导一个女性走上自己的独立之路,并为这个理想承担选择的责任,承担可能的挫败,甚至甘愿为之冒险。
北京五洲女子医院女性性健康门诊专家、医学心理学博士甄宏丽说:“我非常赞同女性的独立首先是精神独立。”她在少女时即确立了研究性学的方向,并渐渐明晰自己要为压抑的中国人谋“性福”的理想。“这个理想没有改变过。”甄宏丽坚持做播客,为大学生录制预防艾滋病的视频,从她口中说出人体的敏感器官,就像说眼睛、鼻子一样大方坦然,这让很多听众不再羞耻于自己的爱与欲望。
精神独立的另一个重要特质,是独立思考和有主见。“站起来面对你的敌人需要很大的勇气,但站起来面对你的朋友更需要勇气。”J. K.罗琳,这位创造了一个宏大奇丽的魔法世界的女作家,最近因为反对未做性别手术的跨性别者进入女厕所,而被卷入巨大的网暴旋涡;甚至在庆祝哈利·波特20周年之际,她却被开除出魔法世界,几位主演也与她决裂。但她仍然坚定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不能同意那么轻易地承认跨性别者,要保护女性基本的人身权益不受可能的侵害。心理咨询师董如峰认为:“一个拥有主体性的女性,才会独立思考,拥有主见,并会为自己所相信的真相和价值发出勇敢的声音;即使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和他人的威胁,也不会放弃表达自己声音的勇气。”
Facebook | @JKRowling
精神分析家邹琴认为,一个女性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穿越俄狄浦斯情结是一条必经的道路,即我们是否与自己的原生家庭分离,完成了分离个体化。
“在家庭中,女性要经历这样一个心理历程:她第一个爱的人就是妈妈,到了两三岁的时候,她从母亲的怀抱转向了父亲,最终,她放弃对父亲的欲望和幻想,又回到母亲这里,认同母亲,并发展自己的女性特质。”邹琴说,这个过程,需要母亲是在位的,在女孩两三岁之前的养育是足够的,她才能够转向父亲;而且女孩转向父亲也需要父亲是在位的,有功能的。“女性从女孩到女人的道路,要比男孩漫长。按照西方学者的观点,男孩3岁左右就进入俄狄浦斯期,接受阉割,俄狄浦斯情结就落幕了,从此成为一个男人。但女孩走这条路要好多年,她可能要到9岁至10岁才能够通过。如果有一个不是很在位的父亲或母亲,很多女孩就会卡在这里,分离个体化就无法完成,她也就没办法成为一个独立女性。”
邹琴说,这也是很多女性在职场、人际关系或亲密关系中遇到困难的原因。进一步分析,追根溯源就会发现:她处于被母亲或父亲“捕获”并享乐她的位置,她必须作为母亲的客体存在,或是她处在了一个与母亲竞争的位置上,或者父亲没有给予女儿一个温柔而坚定的拒绝以及不含诱惑的深情,这些都造成了女孩与父母无法分离的痛苦。女性可能成长到三四十岁,心智都像一个小女孩,在各种关系中,都在寻找母亲的怀抱和父亲的目光;在各种各样的人和处境中,都不断上演投射与认同的心理戏码,却无法突围。
所以,到底什么是独立女性?邹琴认为,一个女孩通过俄狄浦斯期之后,她既认同了母亲的女性特质,也内化了父亲的力量,因此她可以离开父母,走向她自己的道路;她既可以创造生动的生命体验,也可以走向另一个男人,去爱与被爱。
女性独立这条路,对于很多女人来说,很可能是漫长的;如果与父母的融合太深,甚至达到《陈情令》中“夺舍”那样的程度,也许需要长程的精神分析,在一段安全而有功能的关系中,完成分离个体化。法国著名模特、前总统萨科奇的夫人布吕尼,曾在接受采访时坦承自己做过长达8年的精神分析。林小平说,事实上,在今天,拥有自己的精神分析家是女性独立的新ICON。
Harper's Bazaar US | Carla Bruni (布吕尼)
在这里,最重要的是需要意识到,我们与父母的过度融合,有可能让我们在成年之后还停滞在小女孩的心智中;是时候踏上充满力量的女性独立旅程了。
一个没有完成与父母分离个体化的女性,在成人之后,很可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遇到困难。
在职场上,她可能拥有很高的成就,却无法享受这种成就;因为,她不是为自己而收获这些成就的,她要把这些献祭给父母。
在亲密关系中,她遇到的困难就更突出。她可能处于一个被虐的受害者位置或者垃圾客体的位置,无法拥有自我价值、真正获得幸福,也无法离开那些不良的关系;或者,她渴望亲密关系,却又无法进入亲密关系,她也无法信任自己配得上拥有。
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年龄大小,还有很多做着公主梦的女性,在一部部“霸道总裁爱上我”的中外甜宠剧中沦陷。她们幻想着一个像父亲像哥哥像情人又像勇士的男人,克服千难万险骑着白马开着超跑迎接自己,还像妈妈一样全方位无条件地独爱自己。他还十分有钱,各种风风雨雨全给挡住,关键时刻还能为自己挡刀子甚至牺牲生命。“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梦。”林翠萍说, “霸道总裁同样也是不可能存在的理想化的男人,他是理想父亲和理想母亲的二合一。这是一个长不大的小女孩渴望与父母融合的梦境。”
更有一些的女性,则被动成为一个男人身边的附属品,甚至成为“消失的女人”,不得不承受不平等的关系,甚至忍受男人不断出轨的屈辱。在影视剧中,在明星名人官宣的离婚中,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关系模式都不少见。精神分析家王然认为:“我们(女性)实际上一直被塑造为男性的欲望客体。这个位置是非常不舒服的。事实上,男人不会总被一个没有主体性、只作为客体的女性吸引,他更会被一个具有主体性的、拼搏事业的女性,或者其他各种具有差异性风格的女性吸引;这个时候,贤妻良母和作为附属品的女人就会发现,自己失去了很多。事实上,我们既是客体又是主体,我们跟男人同样是互为主体和互为客体,这样才有一个真正的平等的话语交流。”
一个真正独立的女性如何去爱?邹琴说:“我想到舒婷那首很著名的诗《致橡树》,它所描述的‘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就很生动准确地给出了一个独立女性关于亲密关系的意象。当女性真的在精神上是独立的,就会勇敢、投入地爱,也会欣然而幸福地被爱,不断去创造亲密关系中的更多可能性;她也不害怕去依赖,会去维护自己的边界,也尊重别人的边界。”邹琴认为,跳水名将郭晶晶与霍启刚的婚姻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样本,她正是作为一棵树,与另一棵树并肩站立。
微博 | @郭晶晶
林翠萍:
“让我们尝试来回答一个重要提问:我是谁?”
精神分析家林翠萍正在筹备一个沙龙,让每一个来到沙龙的人都作为主体来谈“我是谁”。她说,这个问题是每一个女性精神独立的必答题。
“就如同我请求父亲给我一个位置,我的父亲只是说,我是他的女儿,以后是一个男人的妻子、孩子的妈妈。我问母亲,我是谁?她只会告诉我,我是我们一家人的太阳,我的使命就是做大小姐,但那是我妈妈失去的女性符号,不是我。从29岁我父亲去世开始,我踏上了自己的女性独立之路,从中国到英国塔维斯托克,又到法国巴黎,我寻找着自己的答案。
“我想,我们会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是被他者的话语和说辞决定的,不是在一个个作为参照的人物旁边作为对比来定义的,我们是自定义的;我们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言说,去回答:作为一个生命主体,我是谁,我的欲望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是我觉得在我生命中有意义的事情。
“很多女性害怕开始独立会让自己丢失女性的符号价值。并非如此。女性的独立和性别符号,是可以共存的。所以,不用害怕,告别旧身份会给我们带来焦虑、恐惧和慌乱,但一旦开启独立之路,就会收获拥抱新身份的欣喜和自由;不但不会丢失自己的女性符号,相反,会拥有更多——可以用豹子来形容这个独立的新身份带给女性的新生:既拥有安全感、性感,又有攻击性和生命的冲动,而且还很时髦,拥有吸引力、爱与被爱的能力、信任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同时又是自由的、活色生香的。”
通向女性独立的道路既多元又丰富,每个女性都可以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的路径。以下是心理专家们认为的绝大多数女性都能在自己生命中去体验的三条路径——
1.勇敢地去谈一场伟大的恋爱:很多女性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份爱情,一个婚姻,不管它的结果如何,却常常是带给她们生命觉醒的一份重要礼物。伴侣关系是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人际关系之一,一场投入的恋情和我们所爱的人,常常能够扮演治疗师的角色。在爱情中,我们并非偶然地与一个人相遇;伟大的爱情传奇中,深藏早就烙刻于心的爱情导航地图,当与另一个生命相认并深度联结,投入地爱与被爱,我们在生命早期由养育者那里曾经拥有的体验,很可能被激活、被疗愈。
当然,我们也很可能在一场又一场恋情中陷入强迫性重复的模式,可能不断地进入同一类软弱的、需要被拯救的或是施受虐的伴侣关系之中;但这也提醒我们,在什么地方,我们是有坑洞需要修复的。
2.通过书写,找到自己的语言:在今天的自媒体时代,书写已经成为每一位接受过语言教育的女性都能参与的创造性活动。透过书写,无数女性成为自己生命体验的编辑、记者、摄影师兼主编。
“书写也是女性精神独立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林翠萍认为,正如无意识像语言那样构成,书写,是透过语言,以诗歌、评论、报道或者第一人称独白的方式,将一个女性的内在世界外化出来。书写就像一条河流,语言浩浩荡荡、川流不息地向前。观察今天的女性书写,风格非常多样,很多女性书写自己的家族、成长史、父亲和母亲,自己的选择、梦想甚至幻想,透过这样一些写作,在这些书写和言说中,女性的主体、身体在场,情感、存在在场。
“这些投注的女性生命经验,是每一个女性的财富。”林翠萍说,更重要的是,女性书写帮助女性找到自己的语言,并且向整个世界呈现“我是谁”的主体性。
3.投入地、创造地生活:每一个女性都是创造家。“创造改变人类,创造性地生活让我们成熟和自信,展开新的生命可能性。”林翠萍说。
它可以是一场不问目的地的出走式旅行,经历海陆空这样的交通隧道,把自己放置在另外的、意外的时间和地点;这会让一个生命主体鲜明地体验到自己的独立存在,它也是一场与自己、与自然的内省性对话。
它可以是手去触摸陶土,去种植花草,去旋转一扇门,去描绘一幅风景……然后,生长出丰盛崭新的体验。投入地、创造地生活可以发生在每一个白天和夜晚,城市和乡村,剧院和菜市场……
还可以像孕育孩子一样,去创建一个或大或小的公司,或者去设计建筑、家居、服装或者网页,或者在一张朴素的脸上装扮出幻想的每一个形象。
它更可以是舞动。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们的身体是宝藏,有美的声音、内在的风景和丰富的旋律,倾听我们身体里的自己,会让每一个女性觉悟。
同时,去创造美和魅力。“美是所有人都追求的,漂亮的衣服、美的事物,我们为什么要拒绝?女性塑造美的第一块画布,是她自己的身体;每一个女性在着装打扮上,实际上都体现了自己的美的精神结构,我们的衣衫都是自己精神的延伸,当然,还有我们的脸庞和妆发。”王然说,“我们在让自己闪闪发光的过程中,不要沉浸在他者观看的目光之中,也不要被这样的目光所驯化;我们要把美的维度打开,在奢华之美、素朴之美、性感之美、自然之美、设计之美……这些多元化的、美的风格之中自由转换。
原文刊载于《时尚芭莎》3月刊
编辑:李津
采访、撰文:遇苓(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排版:Yuer、miffy
心理专家支持/精神分析家、心理咨询师:
林翠萍、邹琴、王然、董如峰
头图摄影/胡文博@KStudio
编辑、形象/于昆K’
化妆/卢耿Lucas
发型/TK WANG
模特/蒋瑞琪@龙腾精英
时装统筹/包子
时装助理/TanyaYu、阿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