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编磬是几级文物(以考古成果诠释中华文明史之原始乐器)
2019.11.17./作者:王 春 /编辑:杨永辉
石磬是我国古代出现最早的打击乐器之一,在中国古代的“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音乐器分类中,磬居石音类,以石料或玉料琢磨而成,并钻孔悬挂于架下,击打传声,清脆悠扬,因此人们也常常把石磬称作“会唱歌的石头”。石磬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就已进入原始人类的生活,它的产生早于其它象金类、丝类乐器是显而易见的。石磬的早期记载有《礼记·明堂位》的“叔之离磬”、《世本》的“无句作磬”、《诗经·商颂》中“既和且平,依我磬声”、《尚书·益稷》中“予击石(即“石磬”)拊石,百兽率舞”等等。说明石磬在当时已作为原始乐舞的一种击节乐器。关于磬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它是由某种原始的片状石制劳动工具转化而来,最初用于先民的乐舞活动。后来用于历代帝王、上层统治者的殿堂宴享、宗宙祭祀、朝聘礼仪活动中的乐队演奏,成为象征其身份地位的“礼器”。其形状逐渐变化,可分为曲尺、直背(横条形、竖条形)、折背(凸五边形、梯形)、弧背(鲸头形、鲷头形)和倨背(钝角、凸四、凸五凸六)4大类型、10多种小的型式。
在距今约4500年至5000年的长白山池南区锦江河口遗址中出土了几块石磬。经专家鉴定,这批石磬高中低音域齐全,弥足珍贵。
在距今4000年以前的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中发掘出一枚石磬,长80厘米,全器表面都遗有打制的疤痕,上部有一孔,可以用以挂系。击之声音清脆悦耳。
同时期的还有内蒙赤峰松山区三座店山城遗址中出土的一件石磬,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磬中工艺更复杂,更具有艺术性的一件精品。与此同时的还有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了一件大石磬,长60厘米,上部有一穿孔,击之声音悦耳。
在距今3500年至4000年前的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喇家遗址中,发现齐家文化目前最大的石磬,击之清纯悦耳,音律完整,号称“黄河石磬王”。
2009年8月,甘肃环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小组在本县四合塬乡进行文物调查时,在村民韩克明家征集到一件新石器时代晚期石磬。此磬通长50厘米,宽16.5—20厘米,高25厘米,在制作上更多地保留了原始的打制方法。其时代当在商代以前,与河南禹县龙山文化墓葬出土的特磬样式接近。
正 面
背 面
1970年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国都,今湖北江陵纪南故城出土了一套25枚编磬。1978年,考古学家在湖北省随县擂鼓墩发掘了一座距今2400多年的古墓──曾侯乙墓。墓中出土了具有古代楚文化特色的全套编磬共四十一枚,石制,分上下两层悬挂,上层十六枚,下层十六枚,另有九枚可随时调用,这套编磬与编钟密切配合,可在同一调高上进行合奏或同时转调演奏。其音响效应“近之则钟声亮,远之则磬音彰”。
1935年安阳市侯家庄西北岗商代大墓出土的3枚刻有铭文的石编磬,经测定,其发音分别为:永启↑降b2,永余c3,夭余↑降e3,可演奏简单的曲调。
(商代虎纹石磬)
(扎鲁特旗的有鸟文和古舞人的古玉磬)
2018年后季,在甘肃庆阳市修建高铁路时出土了一件石磬,该磬器形略似“豕”形,短吻,大腹,憨态可掬。长62厘米,宽35厘米,厚6厘米。以青灰色沉积岩加工制成,中厚边薄,四周略经修琢,中上端有琢制的穿孔以便于悬挂。经专家和学者研究,认定该石磬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常山下层文化类型。常山下层文化是继仰韶文化之后的一种原始文化遗存。其年代在距今4930-2180年左右,它的相对年代晚于仰韶文化而早于先周文化。这件“豕形石磬”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常山下层文化中器形最大、形状特别、保存完整的石磬,经试验,敲击音声洪亮,清脆悦耳,堪称“陇原第一磬”或“黄土高原第一磬”。
作者介绍:王春,生于1955年,197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庆阳县文化馆、博物馆,庆阳市博物馆工作。曾任县博物馆副馆长、馆长,市博物馆馆长等职。兼任甘肃省历史学会、民间文艺家学会、庆阳市历史学会、民俗学会、周祖农耕文化研究会会员、政协庆阳县六届常委、政协庆阳市一届常委等职。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