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三自然段(九下之21.邹忌讽齐王纳谏)

21.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三自然段(九下之21.邹忌讽齐王纳谏)(1)

〖九下〗之 21.《邹忌讽齐王纳谏》

走进《战国策》:

  《战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原作者不明,一般认为非一人之作。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记载。原来的书名不确定,成书据推断也并非一时,可能在秦统一以后。刘向进行整理后,删去其中明显荒诞不经的内容,按照国别,重新编排体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三十三卷,分"东周""西周""秦""楚""齐""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的"策"论。《战国策》作品主要记述了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共245年间,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或者说记录了战国时纵横家游说各国的活动和说辞及其权谋智变斗争故事,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全书现存497篇。早在宋代就已有不少缺失,由曾巩奉旨"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得以校补。后又经多次修订。现今所见《战国策》已远非东汉时期版本,其中有不少章节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虚构的文学故事。

背景简介:

  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一》(《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个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结构脉络: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三自然段(九下之21.邹忌讽齐王纳谏)(2)

〖九下〗之 21.《邹忌讽齐王纳谏》结构脉络1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三自然段(九下之21.邹忌讽齐王纳谏)(3)

〖九下〗之 21.《邹忌讽齐王纳谏》结构脉络2

主旨感悟:

本文生动地记述了邹忌讽谏齐威王,使齐威王广开言路的故事,说明了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同时也告诉人们: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蒙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少犯或不犯错误。

知识点归类:  

一.文学常识

《邹忌讽齐王纳谏》载于《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本文篇幅不长,写的是邹忌通过与徐公比美悟出了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威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它主题思想明确,要求统治者能听取不同意见,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听取不同意见,就在于他有自知之明。

二.重点字词解释

讽:讽喻,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

纳:接受。谏(jin):劝说君王、尊长改正错误。修:长,这里指身高。

昳(y)丽:光艳美丽。服:名词活用做动词,穿戴。窥(kuī)镜:照镜子。

孰:谁。孰与:与比谁更,表示对比。甚:极了。及:赶得上,比得上。

复:又。旦日:明日,第二天。若:如。明日:又过了一天。

孰,通熟(sh),仔细。之,指城北徐公。私:动词,偏爱畏:害怕欲:想要

寝,躺在床上。朝:朝廷见:拜见。诚:确实。知:知道。以,动词,以为,认为。 于,比。

方:方圆。莫:没有人,没有谁。四境之内:全国之内(的人)。蔽,受蒙蔽

甚:厉害面刺,当面指责。过,过错。者,代词,相当于的人。

受:同授。给予,赋予。谤讥,指责、议论。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市朝,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闻,让听到。间(jin),间或,偶然,有时候。

进:进言劝谏。时时,不时,有时候。期(jī)年:满一年诚:确实

三.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

四.一字多义

(一)之

a.齐国之美丽者也(的)

b.问之(代词,他)

c.吾妻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独立性)

d.俆公不若君之美也(比)

e.孰视之(代词,指俆公)

f.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

g.吾妻之美我者(结构助词,不翻译)

h.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

i.由此观之(代词,指这件事)

j.臣之妻私臣(的)

k.王之蔽甚矣(不翻译)

l.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

m.数月之后(无意义)

n.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面这件事)

(二)朝

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朝

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拜

c.于是入朝见威王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

d.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早晨 (zhāo)

(三)孰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代词,谁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同熟,仔细。

(四)于

a.欲有求于我也(向)

b.能谤讥于市朝(在)

C.皆以美于徐公(比)

(五)修

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

c.雨村便急忙修书(撰写)

d.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六)诚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b.帝感其诚 《列子愚公移山》 诚心、诚意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确实、的确

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表假设,如果、果真

五.古今异义

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古:规劝今:讽刺

2.窥镜窥:古:照,看今:偷看

3.明日,徐公来明日:古:第二天今:明天

4.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地土方圆今:地点

5.能面刺寡人之过刺:古:批评今: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过

6.谤讥于市朝谤讥:古:指责议论今:诽谤嘲讽

7.臣之妻私臣私:古:偏爱今:自私

8.宫妇左右莫不私王莫:古:没有一个 今:不,不要;

左右:古:身边大臣,今:方位名词

9.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古:即使 今:虽然

六.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

2、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介词结构后置句)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6、王之蔽甚矣 (被动句)

七.通假字

受:通授,赐予,赐给(受上赏) 有:通又,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

八.特殊句式

判断句: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倒装句:

1、忌不自信(即信自) (宾语前置)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判断句,状语后置)

被动句:

1、王之蔽甚矣

省略句

1、与坐谈

九.内容理解

1、表明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

答:熟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语句是:

答: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邹忌以设谕类比的方法进谏的好处是:

答: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已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由浅入深,生动形象,委婉含蓄,益于接受。

4、邹忌为什么时候么会劝谏成功?

答:邹忌能从个人小事联想到国家大事,用设喻说理的方法讽谏齐王,他是一位责任感强,远见卓识,能言善辩的贤臣,可见邹忌大胆含蓄的进谏是成功的主要因素。另外齐王察纳雅言,知错能改,是位头脑清醒的明君,这是成功的次要因素。

5、你认为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有自知之明,不受蒙蔽,细致求实,精于思考,能言善辩,巧于讽谏,远见卓识,尽忠尽职,关心国家大事,是个贤臣。

6、你认为齐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英明果断,胸怀宽广,明辨是非,知错能改,言而有信,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个明君。

7、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齐国是怎样实现战胜于朝廷的。

答:邹忌以生活小事喻国家大事,类比推理,大胆含蓄地指出了国家问题所在建筑君主售受蒙蔽;齐王胸襟宽广,接受建议,广开言路,齐国因此政治清明,国势强大,使四方畏服。这样就做到了战胜于朝廷。

8、揣摩妻、妾、客回答邹忌时不同的感情色彩。

答:妻:热情地赞美邹忌,爱恋之情溢于言表,用的是反问句,表达一种十分肯定,不容怀疑的口气;

妾:口气比妻稍微冷淡点,但彡的仍是反问句,回答有些勉强,说话较拘谨,表现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顺从的心理。

客:用的是陈述句,语气更加平淡,只表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

9、就本文最后一段的内容或写法,写出一段译注的文字:

答:本段文字先写纳谏的政策,然后写纳谏的盛况。最后写纳谏的结果。作用:突出了邹忌的善谏;突出了齐王的从谏如流;突出了纳谏的重要意义,提示了文章中心。

10、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

答:区别在于批评者勇气的大小。意味着齐王虚心纳谏,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有振兴国家的决心。

11、文中三写进谏的效果,告别是人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通过列举人数的变化,暗示弊端已经彻底根除,齐国政治日益清明。齐王广开言路,纳谏除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概括出齐王纳谏除弊的深远意义。

12、邹忌的讽谏艺术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积极意义?

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要与别人交流,使自己的见解被别人接受,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要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如果都能像邹忌那样生动形象地说理,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见解,那么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3、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答:历史意义:邹忌敢于善于进谏,使齐王能够从谏如流,使齐国政治清明,国势强大,齐国大治。

现实意义:1)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认识到自己的,所以要保持清醒头脑,明辨是非。

2)一个人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该积极向有关部门和上级领导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提出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时机,便于别人的接受、采纳,以提高建议的效果。

4)作为领导者应该介质清醒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广泛听取批评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杀菌剂和缺点。

14、文章开头用了哪些语句描写邹忌的外貌和行动,表现他什么特点?

答: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说明邹忌外形魁梧美丽,朝服衣冠,窥镜说明邹忌自觉自美,流露出自我欣赏的心理。

15、原来邹忌认为自己是齐国最美的人,事实上他并不如徐公美,那么他受蒙蔽的原因是什么?

答:是因为他的妻子偏爱他,他的妾惧怕他,他的客人有求于他,所以都告诉我他比徐公美。

16、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类比的手法。可以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把复杂变简明,把逆耳变顺耳,委婉、含蓄而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17、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中的之指代什么事?

答:齐王纳谏使齐国政治修明。

18、邹忌巧妙地进谏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答:齐王欣然纳谏,并采取了有效措施。群臣争相进谏,国内政治修明。在各诸侯国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不通过武力即可战胜他国。

19、从文中可见妻妾客判断美的原则是什么?邹忌判断美的原则是什么?由此你在生活中应该如何看待别人对你的赞美?

答:妻、妾、客:利益。邹忌:实际情况。启示:要辩证地、理智地、客观地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万不可被赞美声冲昏了头脑,迷失了自己。

20、创作与本文有关的对联。

答:1)邹忌敢谏乃忠臣,齐王纳言是明主。

2)邹忌讽喻进谏以小见大;齐王悬赏纳言战胜于朝。

3)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威王悬赏纳谏从谏如流。

4)思君主治乱,邹忌推已及人,勇讽谏;谋社稷安危,威王虚怀若谷,勤纳言。

生字新词

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窥( kuī)镜 期(jī)年

谤(bàng)讥于市朝 皆朝(cháo )于齐 时时而间(jiàn)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