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市域社会治理渭南之治)

为破解征地拆迁、老旧小区改造、适龄儿童就近上学、基础设施建设、物业管理纠纷等基层社会治理的热点难点,蒲城县积极探索社区“三事”工作室,一线解决群众关切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街道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街道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市域社会治理渭南之治)

街道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为破解征地拆迁、老旧小区改造、适龄儿童就近上学、基础设施建设、物业管理纠纷等基层社会治理的热点难点,蒲城县积极探索社区“三事”工作室,一线解决群众关切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健全体系,变“服务末梢”为“治理枢纽”。一是先行试点 全面推广。在奉先街道北关社区试点创建“三事”工作室,建立以党组织为纽带、网格化为基础、党员干部为骨干,一线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三事”服务机制,初见成效后,在街道12个社区推开,截止目前,全县24个社区269个村全部建立“三事”工作室。二是纵向指挥 横向调度。“纵向到底”治理,县委书记亲自挂帅社会治理“指挥部”,建立“县委、镇(街)党委、村(社)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四级纵向治理链条。“横向到边”调度,发挥镇(街)党委“轴心”作用,包联单位、行业、部门参与,实行“月报备、季督导、年考核”。三是网格管理 聚焦到点。从群众需要出发,科学划定党建、综治、民政、市场监管等网格,组建镇(街)网格管理服务中心,实行“街镇吹哨、部门报道”,将全县整合为1636个网格3533名网格员,联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规范机制,变“单向管理”为“闭环管控”。一是广开言路做“细”问题收集。规范12345平台及部门信访问题转办流程,社区干部、“两长一员”(网格长、楼栋长、网格员)、党员中心户定期入户走访,建立微信公众号、设立意见箱,在街巷、广场等醒目位置进行公示,实行“线上、线下”全覆盖式收集,建立“三事”台账,完善“民情本”。二是层级办理做“优”问题解决。明晰镇(街)和职能部门权责清单,村(社)分类整理、登记发布,实行个人“领单”办琐事,组织“派单”解难事,集体“接单”决大事,涉及疑难、重大民生问题,村(社区)组织相关部门联合接单解决,问题处置完毕后,通过电话回访、入户走访、微信反馈等形式回访评价。推行以来,13190件群众关注关切问题得到解决,办结率达98.44%。三是阳光运行做“活”晾晒评议。反映人对办结情况,给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评价,每月在社区党务公开栏、每季度在辖区广场、公园等人流密集区域静态晾晒一次,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或无法办结的,做好解释取得群众谅解,接受群众监督,测评满意度为96.99%。四是用好结果做“实”考核评定。建立“三事”工作积分管理、督查考核机制,年终对“三事”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述职评议,从“参与力量”“工作效率”和“满意度”三方面评价打分,考核结果向相关单位和个人反馈,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凝聚合力,变“单兵作战”为“握指成拳”。一是打造“红色物业联盟”。紧盯“三无”小区治理、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组建街道党工委擎旗、社区党组织呼应、各方力量参与的“红色物业联盟”,成立的9个红色物业管理办公室,托管72个三无小区物业,兜底服务解决城市管理的顽瘴痼疾。二是建强“红色服务队伍”。全县组建党员先锋队775支,设立党员示范岗6189个,23000余名党员佩戴党徽、亮明身份;370余人“红色代办导办员”队伍,101名兼职委员,以党员为骨干的400余支服务团队,1600余名村(社区)义警挂牌亮相、履职尽责,合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三是筑牢“红色基础保障”。充分发挥街巷(楼栋)长、网格员、党员中心户“前沿哨兵”作用,推动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综合执法等力量、资源、服务下沉,建立服务、需求和资源清单,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共同奏好基层社会治理“协奏曲”,合力打造“枫桥经验”蒲城版。

来源:渭南市委政法委

编辑:陈冰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