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第一则赏析(论语说文之九十六)
《笠翁对韵》之“四豪”
撰稿:成宇 | 主讲:成宇
童声诵读:邵剑儒 指导教师:李静
上期答案
馨香万里,端阳角粽祭忠魂。
《笠翁对韵》之“四豪”
茭对茨(1),荻对蒿(2)。山麓对江皋(3)。莺簧对蝶板(4),麦浪对桃涛(5)。骐骥(6)足,凤凰毛。美誉对嘉褒(7)。文人窥蠹简(8),学士书兔毫(9)。马援南征载薏苡(10),张骞西使进葡萄(11)。辩口悬河,万语千言常亹亹(12);词源倒峡,连篇累牍自滔滔(13)。梅对杏,李对桃。棫朴对旌旄(14)。酒仙对诗史(15),德泽对恩膏(16)。悬一榻(17),梦三刀(18)。拙逸对贵劳(19)。玉堂花烛绕(20),金殿月轮高(21)。孤山看鹤盘云下(22),蜀道闻猿向月号(23)。万事从人,有花有酒应自乐(24);百年皆客,一丘一壑尽吾豪(25)。台对省(26),署对曹(27)。分袂对同胞(28)。鸣琴对击剑,返辙对回艚(29)。良借箸(30),操提刀(31)。香茗对醇醪(32)。滴泉归海大,篑土积山高(33)。石室客来煎雀舌(34),画堂宾至饮羊羔(35)。被谪贾生,湘水凄凉吟鹏鸟(36);遭谗屈子,江潭憔悴著离骚(37)。 注释
(1)茭(jiāo)对茨(cí):茭,喂牲口的干草。茨,蒺藜。
(2)荻(dí)对蒿(hāo): 荻,多年生草本植物。蒿,二年生草本植物。
(3)山麓(lù)对江皋(gāo):山麓,山脚。江皋,江边的高地。
(4)莺簧对蝶板:莺簧,黄莺啼叫之声美如笙簧。蝶板,蝴蝶舞动翅膀飞舞的样子美如乐器中的板。板,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中打节拍的乐器。
(5)麦浪对桃涛:麦浪,风吹麦田,麦子像波浪般起伏的样子。桃涛,桃花盛开的时候,正值河水春汛,又称桃花汛。
(6)骐骥(qíjì):宝马,比如才能杰出之士。
(7)美誉对嘉褒(bāo):美誉,美好的名誉。嘉褒,美言赞扬。
(8)文人窥蠹(dù)简: 窥,看。蠹简,书籍。
(9)学士书兔毫:书,写。兔毫,指毛笔。
(10)马援南征载薏(yì)苡(yǐ):马援,东汉伏波将军。薏苡,即薏苡仁,有利水渗湿、除痹解毒的功效。马援南征交趾的时候,曾携带数车薏苡,以防军士染上南方的瘴厉之气。
(11)张骞(qiān)西使进葡萄:张骞,西汉外交家。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并从西域带回了葡萄。
(12)辩口悬河,万语千言常亹亹(wěi):亹亹,指讲话或文章十分精彩感人。口若悬河,辩论时万语千言娓娓道来,十分精彩。
(13)词源倒峡,连篇累牍自滔滔:词源倒峡,形容诗文雄健有力,气势豪迈。(唐)杜甫《醉歌行》诗:“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横扫千人军。”文笔雄健,长篇大论滔滔不绝。
(14)棫(yù)朴(pò)对旌(jīng)旄(máo):棫朴,两种灌木,可点燃祭天神。《诗经·大雅》中有《棫朴》一篇。旌旄,军中用以指挥的旗子。
(15) 酒仙对诗史: 酒仙,指李白。杜甫有《饮中八仙歌》,称李白、贺知章、李琎、张旭等为酒仙。诗史。指杜甫。杜甫的诗,大多真实地记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人称“诗史”。
(16)德泽对恩膏(gāo):德泽,恩德,恩惠。恩膏,恩泽。“泽”和“膏”都是指及时的好雨,用以比喻恩德。
(17)悬一榻:东汉徐稚,家贫,有德行,豫章太守陈蕃和徐稚交好,专门为他设置一榻,平时把榻悬挂起来,徐稚来则放下,走后即悬起。榻,狭长而较矮的床,亦泛指床。
(18)梦三刀:典出《晋书·王濬传》。王濬梦见梁上悬三把刀,后又增加一把,醒来问别人是何吉凶。解者曰:三刀是州字,又加一把是“益”的意思,是益州也,所以您要做益州刺史了。后来他果然做了益州的长官。后遂用“三刀梦、梦刀、梦刀头、梦三刀、刀头梦、刀州梦、益郡刀、三刀吏”等称官吏的高升。
(19) 拙逸对贵劳: 拙逸,把享受安逸当作一种蠢笨的事情。贵劳,把辛勤劳作看作是可贵的。
(20)玉堂花烛绕:洞房之内烛光缭绕。
(21)金殿月轮高:金殿之上一轮明月悬挂在空中。
(22)孤山看鹤盘云下:宋代林逋,隐居于西湖孤山,养了两只鹤,闲暇时常常观赏鹤在空中盘旋飞舞的样子。
(23)蜀道闻猿向月号:蜀道艰险,崎岖难行,月夜经常听到猿猴的哀鸣之声。民歌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的说法。
(24)万事从人,有花有酒应自乐:如果万事从人所愿,有鲜花美酒就应该自娱自乐,享受当前的美好。
(25)百年皆客,一丘一壑尽吾豪:人生百年不过是人间的过客,一山一水都应潇洒面对,挥洒自己的豪情。
(26)台对省:“台”和“省”都是古代官署名。
(27)署对曹:“署”和“曹”都是古代官署名。
(28)分袂(mèi)对同胞:袂,衣袖。分袂,亲友离散。同胞,亲如兄弟。
(29)返辙(zhé)对回艚(cáo):返辙,回车。晋阮籍由于当时政治昏暗,心情苦闷,常酒醉后乘车出游,遇到绝路就痛哭而回。回艚:回船。东晋王献之曾在雪夜乘船去访问他的老朋友戴逵,走到半路,忽然命令船只返回。人们问其中缘故,他说自己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30)良借箸(zhù):良,张良。箸,筷子。楚汉战争中,汉高祖听信郦生的话,准备把诸将分封于各地为侯王。张良认为这是错误的,就在酒宴前,抓过一把筷子,借筷子箸陈说道理。
(31)操提刀:操,曹操。传说匈奴使者要拜谒曹操,曹操认为自己相貌丑陋,怕被使者耻笑,就让崔琰装扮成魏王,自己则扮成卫士,提刀站在崔琰后面。朝见后,让人问使者对魏王的印象。使者说:“魏王相貌亦复平常,但床头捉刀人(指曹操)乃真英雄耳。”
(32)香茗对醇醪(chúnláo):香茗,香茶。醇醪,美酒。
(33)滴泉归海大,篑(kuì)土积山高:一滴滴水可以汇集成大海,一筐筐土可以堆积成高山。
(34)石室客来煎雀舌:雀舌,一种名贵的绿茶。客人来了准备好茶招待。
(35)画堂宾至饮羊羔:羊羔:美酒名。《事物绀珠》:“羊羔酒出汾州,色白莹,饶风味。”苏轼诗:“试开云梦羔儿酒”。宾客到来以美酒款待。
(36)被谪(zhé)贾生,湘水凄凉吟鹏鸟:贾生,即贾谊。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内心悲伤,一日有猫头鹰进宅,人们认为这是不祥的征兆,他就写了一篇《鵩鸟赋》抒发情怀。
(37)遭谗屈子,江潭憔悴著离骚:屈子,即屈原。屈原被奸佞陷害而流放,他忧国忧民,形容憔悴,在汨罗江边写就了《离骚》。
今天我们讲“四豪”。这个韵部共73个字,分别是:
刀 毛 叨 号 尻 忉 劳 牢 芼 牦 挠 洮 逃 唠 捞 敖 旄 桃 涛 涝 皋 绦 羔 袍 陶 高 啕 掏 曹 毫 淘 焘 萄 搔 猱 痨 骚 嗥 嗷 滔 獒 蒿 遨 骜 嘈 漕 熬 缫 膏 豪 遭 韬 髦 槽 艘 褒 操 篙 糕 翱 薅 螯 嚎 壕 濠 糟 臊 艚 螬 醪 鳌 鏖 饕
这些字都归入了中华新韵的“六豪”。
我们首先看这个对仗“孤山看鹤盘云下,蜀道闻猿向月号”的出句中有一个词——“孤山”, 它是什么意思呢?是泛指一座独自耸立的高山吗?如果您这样理解这个词,从字面含义和语法的角度看,似乎都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如果结合着对句来看,这个词绝不是一个泛指,而是确指。为什么呢?因为对句是化用了李白的《蜀道难》里的形容蜀道艰难的一句话“猿猱欲度愁攀援”,这里的“蜀道”是特指入蜀的道路, 根据对仗的基本原则,“孤山”也应该是确指某一座具体的山,这是哪座山呢?它是杭州西湖的孤山。宋代诗人林逋是一个著名的隐士,他隐居于西湖之畔,他梅妻鹤子的典故我们以前已经讲过,他时常在西湖之畔观赏鹤在空中盘旋飞舞的样子。通过分析“孤山”这个词的具体含义,告诉我们无论是阅读鉴赏古诗词,还是对联,都应该结合具体语境以及对仗的规则,去具体分析词语的含义。否则,我们就不能真正理解词语的实际意义,更不能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不能确切感悟诗句、联语的美之所在。
马援南征载薏苡 张骞西使进葡萄
下面,我们再看一联“马援南征载薏苡,张骞西使进葡萄”。出句讲的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典故,马援曾带兵远征交趾,交趾位于我国南部,包括现在的广东、海南以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区,秦朝初年秦始皇派大将王翦扫平南越(即交趾一带),并迁徙大量百姓移居南越,才统一了南越。秦末南越王赵佗自立为王,汉武帝时期才再次统一南越;西汉末年南越又一次分裂出去,东汉光武帝刘秀派马援南征,才最终统一。我们现在看这些地方都是经济发达风景优美的地区,而在古代对于中原人来说去这些地方绝对一个畏途。这里充满了瘴厉之气,是古代流放罪犯的地方。马援对此非常了解,于是在起兵的时候就准备了大量的薏苡。薏苡不仅是食物,还有药用价值,其药性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属于利水渗湿药,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除痹、解毒散结的功效。正好可以解除将士染上瘴厉之气的隐患。这副对联的对句讲的是西汉外交家张骞的典故,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从西域带来了一种植物,就是葡萄,我们现在吃葡萄的时候,恐怕很少有人会想到美味的葡萄是舶来品,它的原产地在西域,如果没有张骞,恐怕我们是不能享受葡萄的美味的。我们讲这个对仗的目的就是提示大家,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变迁,如果我们不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去分析古人的诗词、对联,往往不知其所以然,就像出句中提到的马援在出征交趾,只有了解了交趾地区的历史变革、气候变迁,才能真正理解马援远征交趾的历史意义,才能真正感受的马援的军事才能,体会这句话对马援的军事才能以及历史功绩的赞扬。
时光荏苒,往事越千年,历史文化的不断变迁是亘古不变的规律;古今如一的也许就是人的情感。这些情感中有对朋友的远来的喜悦,比如“石室客来煎雀舌,画堂宾至饮羊羔”;也有对人生的感悟,比如“万事从人,有花有酒应自乐;百年皆客,一丘一壑尽吾豪”,也有对丑恶的憎恶,对待生活的洒脱与达观,比如阮籍的“返辙”和王献之的“回艚”。
其实,吟诗作对,绝不仅是文字技巧的运用,更主要的是对文化的领悟、对生活的认识、对人生的洒脱,吟诗作对需要扎实的文化基础、生活阅历以及思想境界,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我们讲完了这个韵部的典故,下面接着上期的对联评价问题谈谈对联凭借标准中的“贴”和“切”。
所谓“贴”,就是上下联要联系自然,意境和主旨要统一。所谓“切”,就是上下联的内容要切合客观事实,紧扣主题。尤其是春联、寿联和挽联,在“贴切”方面的要求更为明显。春联、寿联和挽联都有“通用”和“专用”两类,通用联虽“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缺乏个性、不“切”实景、实情,而专用联则切合实际情况,更能表现真情实感。我们以挽联为例,谈一谈“贴切”的问题。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些挽联,比如“良操美德千秋在,高节亮风万古存”“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 ,虽然也能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却有千人一面之嫌,不如专用联结合逝者的一生功绩有感而发,来得真实感人。比如林则徐去世后晚清重臣左宗棠为他写了一副挽联“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直在;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中大星沉”,这副挽联高度概括了林则徐的历史功绩、高风亮节的德操以及壮志未酬的遗憾, 表达了对林则徐的哀悼之情。
本期试题
周恩来总理逝世纪念日的时候有人写了一首七律,请您根据上下文补全诗句。
悼周公
国难尝歌济世穷,
哀君懿范九州同。
清风两袖为贤相,
赤胆一心有令公。
巨笔如椽哭项叶,
( )。
但悲不见除魑魅,
华夏中兴慰鬼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