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新模式的变化(支付方式的变迁)

来源:陇东报-掌中庆阳老家在乡下农村,女儿还小,跟着父母亲一起生活每次节假日放假,我和妻子总要赶回去看望他们碰上赶集的日子,也总喜欢到集市上转转,找找小时候的感觉今年春节回家,我和媳妇照例又去赶年集、置办年货,在一个卖烧烤的摊位前,媳妇嘴馋,要了两个烤面筋和两个烤肠付钱的时候才发现我们身上没带现金,平时在城里买东西都用手机扫码支付正当我们略显尴尬的时候,摊主老太太麻利地从包里拿出二维码卡片,一面是微信扫码支付,另一面是支付宝扫码支付,“扫码支付吧,微信支付宝都可以”我有点惊讶,我们这个偏远的小镇,也在渐渐改变着支付方式曾几何时,在我的印象里,乡亲们赶集、卖山货、做买卖等,都要求现金支付,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毕竟拿在手里的钱才最实在,最真切的,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支付新模式的变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支付新模式的变化(支付方式的变迁)

支付新模式的变化

来源:陇东报-掌中庆阳

老家在乡下农村,女儿还小,跟着父母亲一起生活。每次节假日放假,我和妻子总要赶回去看望他们。碰上赶集的日子,也总喜欢到集市上转转,找找小时候的感觉。今年春节回家,我和媳妇照例又去赶年集、置办年货,在一个卖烧烤的摊位前,媳妇嘴馋,要了两个烤面筋和两个烤肠。付钱的时候才发现我们身上没带现金,平时在城里买东西都用手机扫码支付。正当我们略显尴尬的时候,摊主老太太麻利地从包里拿出二维码卡片,一面是微信扫码支付,另一面是支付宝扫码支付,“扫码支付吧,微信支付宝都可以!”我有点惊讶,我们这个偏远的小镇,也在渐渐改变着支付方式!曾几何时,在我的印象里,乡亲们赶集、卖山货、做买卖等,都要求现金支付,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毕竟拿在手里的钱才最实在,最真切的。

以前,经常听父母说起,他们结婚的时候,还处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支付方式都是“票证 现金”。当时,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为了限制消费,国家发行了各种各样的票证,大抵有粮票、布票、肉票、煤票、油票、肥皂票、副食票……几乎所有商品,都得靠“票证 现金”的方式才能买到,尤其购买布、副食这些稀缺品,更是一票难求。如果到外地去,没钱有票可以,有钱没票却万万不能,拿地方粮票或者粮食换成全国通用粮票才能出门,由于粮票不能买卖,那时比钱还要贵重。那时结婚,要想置办起一个可以生活的“家”,光有钱还不行,还必须先弄到票证。凭结婚证明开具“购买证”,凭购物证去指定的商店才可以购买规定的物品,而且经常是数量有限,买不到十有八九,因为有的商品根本没货,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供不应求。

母亲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家里购买那台“飞人牌”缝纫机时的情景。在当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大件物品是急缺货物,因此这种购物票更难得,最后还是当民办老师的父亲,多方托人才分到一张“飞人牌”缝纫机的购物票,这在那个年代可算得上“奢侈品”了,但就是这台缝纫机,“排队”排了近两个月才买到手,拿到家后全家人如获至宝,惹得邻里乡亲们都来参观,一个个羡慕不已!时至今日,母亲还时不时地用这台“飞人牌”缝纫机缝缝补补,一直舍不得扔,因为它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后来,随着市场上各种商品越来越丰富,粮票、布票等票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金成为老百姓最主要的支付方式。那段时间里,人们日常消费不断增加,出门、购物都不忘随身携带现金。在交易中,双方靠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寻求踏实放心。那时的人民币,最大面额是10元,分钱、毛钱都很常用,口袋里除了叠得方方正正的纸钞,还经常装着大大小小的硬币,以备衣食住行之需。就拿火柴来说,一分硬币可以买2盒。这时,人们餐桌上的食物越来越丰富,身上的衣服越来越好看,大街小巷里的自行车、各家各户的缝纫机等“奢侈品”越来越多。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电开始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国产的、进口的、黑白的、彩色的,让大家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令父亲记忆深刻的是,那时他在离家门口不远的学校里当会计,每到月底发工资的时候,他从银行里取出那些沉甸甸的现金,总是格外小心翼翼,得找两三个信得过的人一路护送到学校,生怕弄丢了,那可是全校十几个教师辛苦一个月的工资啊!还有,做生意的人去外地进货,也要揣着现金到处走,携带不方便还担心会被偷。

再后来,人们的这种担心随着“刷卡支付”的出现也就消失了。“一卡在手,行遍天下。”大额现金交易的不安全性和不方便性为现金到银行卡的支付过渡提供了契机。随着银行卡的不断普及,各大商场陆续有了POS机,刷卡消费不仅减少了现金流通,也使得市民购物越来越方便。而在银行卡刚开始普及的时候,一般消费者依然将其简单视为“电子存折”,仅仅使用卡片的储蓄功能,将其放在家中“束之高阁”,只有一些“潮人”才会平时携带银行卡到商场刷卡消费,谁的钱包打开一看有几张银行卡,都会被视为“很厉害的人物”。随着那些“潮人”的应用和银行卡的升级,市场上绝大多数交易都直接或间接地使用了银行卡。银行卡取代现金,成为钱包里的主角。妹妹上大学的时候,父亲每个月都会给她的银行卡里存“生活费”,这样省去了不少麻烦,安全系数也提高了很多。开学要走的时候,父母只让妹妹身上带少量现金,以备不时之需。

最近几年,手机扫码支付流行起来。起初,我对这种新鲜事物并不感兴趣,直到有一次早晨起床晚了,打出租车到单位后才发现,出门匆忙身上没带零钱,给司机一张百元大钞他却找不开。正当我焦急之时,司机拿出了自己的手机,提醒我可以微信扫码支付,正好微信里有几块钱,这才解了燃眉之急。有了那次经历,我就开始大胆地使用手机移动支付,跟传统支付方式告了别。这时我才发现,身边的超市、商店,买菜、买早餐……都可以扫码支付,不仅有微信、支付宝等扫一扫支付,就连银行账户也实现了扫码支付,省去了找零的环节,也不用担心收到假币,实在方便至极。最重要的是,几乎哪都能用手机支付,使用手机上面的APP,几乎能买到所有的商品。就连坐公交车的一元钱,都能用手机“翼支付”扫二维码付钱。你可以不用到商场、超市,坐在家里通过手机“淘宝”App,就可以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你可以不用到实体饭店,通过“美团”App,就能随时随地吃到可口的饭菜;你可以不用到银行网点,通过手机银行,动动手指就能实现转账;你可以不用到火车、汽车、飞机售票点,挤着排很长很长的队,却还总担心买不到票,自己从网上订票直接手机支付就可以,而且还能查询预售期内全部线路实时余票情况……

记得父母第一次到城里来,我陪他们去超市买一桶洗衣液,价格是28元,起初他们想用现金支付,在我的说服下,他们答应尝试用手机支付,我让母亲拿着手机操作,一步一步地给她说流程,手把手地教母亲:打开微信、找到“发现”一栏、点击“扫一扫”……点击“完成”,父亲在一旁也学会了。这样支付完成后,母亲还是怀疑地说:这行吗?一边盯着手机屏幕左看右看,特别是听到超市里“微信到账28元”的手机语音提示,收银员给她购物小票时,她才有些放心地对收银员说,这就算结完账了?真是太神奇了!

从“票证 现金”的支付方式到现金支付,再到刷卡支付,最后到手机扫码支付,支付方式的变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这种变化,从一个侧面表明: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社会经济发展了;这种变化,使人们的物质更进一步充盈,生活更进一步便捷;这种变化,看似不起眼,实则是整个社会巨大变迁的一个缩影,更是建党百年来伟大祖国跨越发展和辉煌凸现的见证。

本文来自【陇东报-掌中庆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