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涡旋是怎么形成的原因(海洋所发现北赤道潜流季节内变异的三种典型过程)

来源:【科学网】

海洋涡旋是怎么形成的原因(海洋所发现北赤道潜流季节内变异的三种典型过程)(1)

相关成果图片 海洋所供图

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凡团队在北赤道潜流季节内变异过程的结构特征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在学术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报》发表。

据介绍,通过在北赤道潜流核心纬度处布设的潜标观测,研究人员发现,北赤道潜流次表层区域存在显著的季节内变异特征,但囿于观测局限,对形成该变异的海洋过程认识不清。该研究基于再分析资料,认为在该区域存在三种典型中尺度过程:波、波-涡偶极子和涡。

“波”指的是次表层Rossby波,其最大可能为二阶斜压Rossby波;“涡”指的是单核心的次表层中尺度涡旋;“波-涡偶极子”是由一对旋转方向相反的涡旋构成,同时具有类二阶斜压Rossby波和类偶极子的次表层涡旋特征。这三个中尺度过程的发生率分别为10%,20%和70%,其水平尺度都在400公里左右,且其诱导的水平流速都在次表层强化,同时向上和向下快速衰减。这是首次在北赤道潜流区域发现波-涡偶极子结构,进一步研究证实其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类二阶Rossby波引起的斜压不稳定波,能量主要由斜压不稳定提供。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

https://doi.org/10.1029/2021GL097239

本文来自【科学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