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期食品半价(低至两折的临期食品)

如今,市民在商场、超市购买物品时会发现,部分柜台上写有“临期食品打折降价”的标志,货品从第二件半价到买一赠一的“捆绑销售”,促销力度让人心动。那么“临期”食品是什么意思?对于这些打折销售甚至是白菜价的食品,消费者在“捡漏”的时候有没有风险呢?

临期食品半价(低至两折的临期食品)(1)

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记者在城区一些商超看到,临期食品专柜上摆放着粽子、牛奶、饼干等食品,商家采用打折、捆绑等方式进行销售。在这些商品上贴有醒目的折扣价格标识,大多为原价的2折至5折。城区一家超市负责人介绍,到了临近保质期,工作人员就会将相应的产品挪到临期专区低价销售,这两年购买临期食品的人日渐增多,主要以老年人为主。

临期食品半价(低至两折的临期食品)(2)

城区某超市食品组组长 陈巧云提前三个月或者两个月的我们放到这上面来销售,有时候会做一些促销的活动价格,市民可以放心购买,它完全是在安全的范围之内不影响任何食品的健康。比如说这个粽子是已经过了这个季节(节气)的商品,原价是一百八十多的,这个是两百多的,现在一律都是50块钱。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大部分市民表示,对于临期食品并不是太了解,也不太愿意购买临期食品。只有少数市民表示,商家对临期商品进行低价处理,是一种减少浪费、又能让消费者获得实惠的方式。而对临期商品的选择,大部分消费者表示,自己仍会在意商品的性质和保质期限。

市民1:我不会买,因为一般都是小孩子吃,我会买日期新鲜的,吃着比较健康。如果吃了有啥问题我是不是还要花更多钱,省那点钱我还不划算。

市民2:我觉得临期食品就是马上要过期了,在使用的过程之中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对身体肯定要一定

市民3:在保质期内范围内的食品我还是会考虑的,经济实惠,上面放的商品我还是会仔细看的,它的价位也会是相应实惠的,所以还是会考虑的。

市民4:不知道,我从来不买这些东西。我一般不买这个东西,因为放在家里你不可能马上吃完么。

采访中,大部分市民担心会对身体健康带来影响,表示不太愿意购买临期食品,那么,临期食品究竟安不安全?又应该如何购买和食用呢?

临期食品半价(低至两折的临期食品)(3)

记者跟随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城区一些商超进行了突击检查,重点对食品生产日期、厂家等信息和临期食品专柜进行了检查。

临期食品半价(低至两折的临期食品)(4)

市场监管人员介绍,合理食用临期食品,对健康不会造成伤害。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售卖临期食品不仅能够减少食物浪费,还可以养成公众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消费观念。不过,商家一定要尽到提醒的责任,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意权和选择权。市民在购买临期食品时也一定要仔细辨别,认真区分。标注保质期1年或更长的,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如罐头、糖果、饼干等;标注保质期6个月到不足1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20天,如方便面、无菌包装的牛奶、果汁等;而标注保质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5天,这一类就是常见的一些真空包装并冷藏的熟食品、速食米饭等;标注保质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0天,主要是一些灭菌包装的肉食品、鲜鸡蛋等;而标注保质期更短一些的,在16天到不足3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5天,如酸奶、点心等;标注更短保质期,比如少于15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 1-4天,如新鲜牛奶、现做现卖的主食、未灭菌的熟食、未灭菌盒装豆制品等。消费者购买时,应注意这些细节问题。

临期食品半价(低至两折的临期食品)(5)

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协调应急科科长李晔:市场监管部门要求他们在卖场内对一些临期的食品设立一些提醒的标志或者设立临期食品的专柜,售卖的商品必须是要在保质期内。

临期食品半价(低至两折的临期食品)(6)

临期食品的吸引力在于价格,如果市民抱着“买到就是赚到”的心态,买得过多而来不及食用,临期食品就会成为过期食品,反而是一种浪费。市场监管人员建议市民购买时最好选择正规大超市、专门做临期食品的超市或网店,不要选择路边流动摊点。购买时留意外包装有无涂改生产日期的情况以及外包装有无破损。购买时要保存好购物小票,一旦发现临期商品存在相关问题,可以作为维权的证据。

临期食品半价(低至两折的临期食品)(7)

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协调应急科科长 李晔第一是要按需购买,不要一次购买太多的临期食品,超过保质期后造成浪费。第二个是购买的临期食品,买回家后一定要在保质期内尽快的把它食用完。第三个就是,如果发现购买的有超过保质期的过期食品,请及时拨打我们的食品安全投诉举办电话12315。

临期食品半价(低至两折的临期食品)(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