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死了留下的是六耳猕猴(悟空曾打死6个凡人)

善时成佛与成仙,恶处披毛并带角......

《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目前已经被翻拍成了诸多版本的电视剧、电影等,足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只是,随着人们对《西游记》的了解加深,对这部小说也产生了很多的疑问,比如:孙悟空曾在五行山下杀了6个人,为何还能成佛呢,这不是与佛教的观点相互背离了吗?

其实不然,孙悟空虽然杀过6个人,但是这6个人的身份并不凡,背后有着很深的意义。那么,这隐藏的“奥秘”到底是什么呢?

悟空死了留下的是六耳猕猴(悟空曾打死6个凡人)(1)

被压五行山下

众所周知,孙悟空是天产石猴,在出世之后,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花果山猴群的“头领”。

在那处洞天福地中,悟空本想过着与之无争、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某一天一只老猴去世,让他的梦想破灭了。

当时,他才知道自己并非会长生不死。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悟空踏上了求道之路,寻求那山上的“仙人”。

后来,他历经磨难,终于来到了斜月三星洞、拜师菩提,开始了修炼之路。不得不说,悟空的天赋非常高,前7年都在玩耍,只有后3年才开始修炼。

然而,就是在这3年中,悟空的修为突飞猛进,不仅学会了长生之道,还学会了菩提祖师的地煞72变,也算是比较厉害了。

悟空死了留下的是六耳猕猴(悟空曾打死6个凡人)(2)

学成之后,悟空便回到了花果山,每天与周边的妖怪醉生梦死。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

当时,悟空先是与老龙王、阎王结怨,随后又与玉皇大帝发生了矛盾。在此情况下,大闹天宫拉开了序幕。

孙悟空的本领虽然很高,无奈双拳难敌四手,最后他还是失败了,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行山下五百年,菩萨告诉他:“等待取经人的到来,你便可以解脱。”

杀了6个凡人,却成斗战胜佛

匆匆五百年的时间过去了,悟空终于等来了唐僧,在他的帮助下,猴子五行山下脱困,成为了唐长老的大徒弟,保护他西天取经。

只是,他们的取经之路才刚刚开始,二人便在路上遇到了一伙劫匪。他们有6个人,不但不怕悟空的毛脸雷公嘴,而且还仗着人多不断挑衅他。

悟空死了留下的是六耳猕猴(悟空曾打死6个凡人)(3)

当时,悟空的野性还没有被“驯服”,一怒之下便将这6个人给杀了。见此,唐僧大怒,还要赶悟空走。

后来,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悟空“被戴上”了紧箍咒。从此,他开始听命于唐僧,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终于取得了真经。

在灵山之上,功德圆满的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封为了斗战胜佛,唐僧、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皆得到了应有的赏赐。

不过,看到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时,很多人心中不免有些疑惑。佛家讲究万物有灵,不得杀生。可是,在五行山下,悟空却杀死了6个人,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凡人。

既然如此,悟空为何还能成佛呢?其实,这六个人的身份并不简单,换而言之,也是佛祖对悟空的一种考验与历练。

悟空死了留下的是六耳猕猴(悟空曾打死6个凡人)(4)

六个人有什么不凡之处

根据原著的描写,这六个人分别叫做“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

乍一看,这6个人的名字很奇特,但就是不知道其中的含义。不过,如果你对佛家经典比较熟悉的话,可能会知道这6个人名、18个字的深意。

在佛教中,有六根、六识和六尘,这三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而且与上面6个名字的相似度非常高,比如:

佛教中的六根是眼、耳、鼻、舌、意、身(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末那),六识则是视、听、嗅、味、触、意,六尘则是色、声、香、味、触、法。

从上面的介绍可知,六根是指六种感觉器官,六识通过六根则能接触六尘,可以理解为人世间的人生百态。

悟空死了留下的是六耳猕猴(悟空曾打死6个凡人)(5)

用佛教的观点来看,六识会发动六根而进行接触,六尘又会映入六根而由六识进行判别及记忆保存,之后再从六识的记忆保存中显现出来,以促进发动六根贪取六尘。

就这样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循环交流”,使得人的六根无法清净,斩断这六根才能超越这一世生生死死的生命之流,与道家的“斩三尸”很类似。

所以说悟空所杀的那六个人,他们的身份并不平凡,从某个角度来说,那6人代表的是悟空的6根,“斩断”六根便是悟空修佛之路的开始。

对于此事,唐僧不知道,所以他看到悟空杀了那6个人便非常生气。可是,菩萨、佛祖却知根知底,所以菩萨说服了唐僧留下悟空,而佛祖则依旧给悟空封了佛。

六根除干净之后,接下来便是身体上其它的“污垢”,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九九八十一难将悟空的棱角磨平,如此才成就了大道。

悟空死了留下的是六耳猕猴(悟空曾打死6个凡人)(6)

对于这个观点,可能很多人不屑一顾,认为有些杜撰的嫌疑。其实,吴承恩作为明朝的大文学家,他这样写肯定有自己的道理。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这六个名字,与佛教的六根、六识、六尘如此相像,绝对是有意而为之。

就比如,菩提祖师的洞府为“斜月三星”洞,其背后隐含的字谜便是“心”(斜月三星)字,也就是悟空“练心”的意思。

在人参果那一回合,悟空虽然再度回到了方寸山,但却没有了三星洞,因为他所修炼的地方,一直都是在他的心中罢了!

另外,《西游记》原著对这一回合的解释为:“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也就这一回合的“大标题”,从这八个字也可以看出来一点端倪。

悟空死了留下的是六耳猕猴(悟空曾打死6个凡人)(7)

每一部小说都具有一定的背景,而通过背景又可以看出小说的“讽刺意义”,吴承恩生活在嘉靖皇帝年间,而且仕途不顺,也饱受官场的尔虞我诈。

因此,这部《西游记》有着很严重的讽刺明朝官场的意义。他曾说:“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或许,在《西游记》中,所谓的取经、修佛,指的就是嘉靖皇帝本人吧,因为他痴迷炼丹,导致朝政荒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