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九曲十八弯都在什么地方(九曲黄河之韵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黄河九曲十八弯都在什么地方(九曲黄河之韵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1)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是陈钰铭的代表作品,也是转型之作,从这幅作品开始,他的个人风格才算真正形成。这幅作品耗费了他很多心血,光草图就画了几十张,但是他对每张都不满意,总感觉与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还差那么一点距离。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反复创作,他终于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那种感觉。

黄河九曲十八弯都在什么地方(九曲黄河之韵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2)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局部

陈钰铭在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虽然没有直接将黄河画进来,但却将黄河文化中最真实的东西融入了笔墨中。在那一张张刻满沧桑的面孔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浑浊、奔腾的黄河水,一路咆哮着向东奔流。黄河凝聚了日月天地之灵气,外延苍莽、内涵深邃,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刻的象征意义及独特罕见的地貌特征,毫无疑义地成为“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的灵魂所在,这也是陈钰铭最想表达的东西。

黄河九曲十八弯都在什么地方(九曲黄河之韵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3)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局部

判断一幅作品的好坏,不是看画家是否画出了准确的造型,而是要看他是否画出了真情实感。不仅如此,好的水墨画通常都具有一种视觉上的音乐感。陈钰铭的作品就是如此,他运用了山水画中的积墨方法,通过对黑色块面的不同处理,使得整个画面具有交响乐的气势,在宏大的笔情墨韵的交响中,不时可以听到天籁的微鸣。几十年来,为了追求这种笔墨境界,陈钰铭始终埋头于艺术探索,通过一幅幅作品,默默表达着他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感悟。这种感悟,来源于画家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蕴含着一种个性化的审美追求。笔墨线条在陈钰铭这里汇聚成了一个变化多姿的美妙世界,不断构建着自己心灵的外化图像。

黄河九曲十八弯都在什么地方(九曲黄河之韵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4)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局部

这幅作品有意把人与环境结合起来,把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以此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相融与和谐。他的这种笔墨构成,完全是特定条件下产生的艺术自觉。黄河流域,尤其是晋西北得天独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底层劳动者的寻常生活,给予了画家无数的灵感和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与他当兵的山西相比,陕北界内的地貌特征、人文资源更具特色,更易入画。所以陈钰铭在这里当兵时,总喜欢过河画写生。他的画风都较厚重、饱满,隐含着一种沉重和崇高的气质,这也是画家潜意识的体现。

黄河九曲十八弯都在什么地方(九曲黄河之韵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5)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局部

黄河的全长五千余公里,其间的弯道数不胜数,当然不止九十九道弯,它所体现和提供给我们的意蕴和历史文化价值,也远不止于此。当人们在惊叹于母亲河瑰丽雄奇磅礴幽深景色的同时,更会被黄河滩上那淳朴而又豪放的父老乡亲而感动。在黄河奔腾向前时,任何险阻,都无法阻挡它奔流的步伐,或者坚决地冲决,或者智慧地绕开,黄河总是百折不挠、不舍昼夜地奔向它的归宿

黄河九曲十八弯都在什么地方(九曲黄河之韵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6)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局部

这幅作品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真正伟大的人物画艺术,不是像照相机一样把人物的形貌准确地刻画下来,也不是把各种正确的细节、艺术元素组合在一起,而是来自于艺术家面对他所刻画对象的浓厚感情,以及对作品精神内涵的把握。

黄河九曲十八弯都在什么地方(九曲黄河之韵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7)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 局部


黄河九曲十八弯都在什么地方(九曲黄河之韵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8)

陈钰铭近照

陈钰铭,生于1958年12月,河南洛阳人,1976年入伍。·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结业于中国美院中国人物画高研班。·曾任总政治部解放军画报社美术编辑,主任编辑,总政治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创作员,一级美术师。全国青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全军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国画院院外画家。中央文史馆书画院艺术委员。解放军美术书法创作院艺术委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