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发现仅存野生朱鹮(北京动物园已繁育朱鹮70多只)
有着“鸟中国宝”之称的朱鹮,已经从发现之初的7只扩大到5000只。记者自北京动物园获悉,该园40多年中先后繁育70多只朱鹮;其中最“年长”的36岁,相当于人类120岁左右。
从零开始抢救濒危物种
“翩翩起舞兮朱鹭,来泠春塘栖绿树”“因风弄玉水,映日上金堤”……古诗中的朱鹮轻盈灵动,姿态蹁跹。因体态秀美,朱鹮素有“鸟中美人”之称。
据资料记载,朱鹮在地球上生存了6000多万年,然而在20世纪初,短短的几十年骤然缩减到几近灭绝的境地。1981年5月底,在陕西汉中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世界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朱鹮和大熊猫一样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IUCN《红色名录》将其列为世界级濒危物种。
1981年6月,陕西洋县的7只朱鹮的1只幼崽从巢中掉落,被正在观察它们的鸟类学家们救起,并紧急送往北京动物园救助。在那个时候,朱鹮人工饲养领域是空白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北京动物园自此开启了朱鹮人工饲养保护之路。后来的几年间,又有6只朱鹮陆续被送到北京动物园。
孵化育幼饲养关关难过
1986年,北京动物园成立“朱鹮人工养殖中心”,由著名的朱鹮保护、繁殖专家李福来先生负责。朱鹮的迁地保护研究也由此发端。
先要过的是孵化难关。朱鹮的孵化育幼与普通鸟类不同,有特定的温度、湿度要求,这些都需要人工控制和24小时不间断监测。饲养人员在快出壳的时候经常要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一直在旁边盯着,遇到雏鸟力量不够时还需人工帮忙破壳。
小朱鹮孵化出来之后,进入育幼阶段。它们被放入一个人类婴儿的保育箱。保育箱对于朱鹮来说空间太大,刚出生的小朱鹮脑袋就黄豆粒那么大,在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上也要格外小心。
饲养团队通过不断摸索,将幼鸟的饮食从0到2个月分为8段,用肉蛋奶混合起来,调配出从液态到固态共8种形态的饲料,就像婴儿奶粉一样分成不同段,以满足不同年龄和阶段的幼鸟对于食物及能量需求。
现在,北京动物园朱鹮班组依旧人工饲养着27只朱鹮。每年3月都是朱鹮的发情期,这时候,饲养团队会采集柳条编成人工巢,捆绑在室外运动场供朱鹮选择,同时还会准备更多的柳枝、干草分散在运动场各个周围。
种群总数已超5000只
朱鹮平均寿命20多岁。而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洋县送来的朱鹮平平还健在,今年有36岁了,相当于人类120岁左右。平平在北京动物园一共繁殖了27只朱鹮,为朱鹮种群壮大做了非常大的贡献。
由于朱鹮生性胆小,很容易受到惊吓,所以北京动物园将它们饲养在西鹤岛上,不对外展出。小岛周围有水塘环绕,这种生活环境也更接近原生态,有利于朱鹮的成长。
40多年中,北京动物园先后繁育70多只朱鹮,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朱鹮人工种群。1986年北京动物园建立朱鹮“迁地保护”第一个人工种群;1989年首创世界人工饲养朱鹮繁殖成功记录;1990年人工育雏朱鹮成功;1992年,攻克“迁地保护”中饲养、存活和繁殖的三大难关,这是人工饲养、繁殖中的又一重大突破。2001年,朱鹮在圈养条件下首次自然育雏成功。此后,北京动物园将朱鹮人工繁殖技术推广至陕西洋县等朱鹮自然保护区,并参与推进人工繁育朱鹮放归自然和再建野生种群,积极助力野生朱鹮种群重建。2021年发布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显示,朱鹮由发现之初的7只增长至目前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5000只。(记者 代丽丽)
(原标题:北京动物园已繁育朱鹮70多只)
来源:北京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