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总是喜欢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

有时候我们容易犯一个毛病,总是觉得自己了不起,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本来是我们自己的错误,不管是说错了话,还是做错了事,开始时还知道脸红,但过一会儿脸不红了,并且开始找多种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错误,到后来,反而觉得自己是对的,最后冠冕堂皇的说是对方不了解自己。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总怪人家不了解自己,而自己是不是了解别人,这个问题从不去考虑,造成双方矛盾出现。

论语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1)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通过“知人”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若以此为镜,则是能够提醒自己反思其中的原因,唐太宗听取了谏臣魏征的谏言,方铸造了“贞观之治”。当然,想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每个人对自己都已经形成了特定的认知,而这种认知与真实的自己有所出入。今天,我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岗位讲述活动,虽然不是脱稿,自己感觉准备得还算充分,整过过程还算顺畅,然而等活动结束后,领导找到我说:“你有一个问题,就是读长句子时不知道断句,到句子的末尾,你的气息不够,所以声音有些徐飘”,其实我自己是没有感觉的,如果领导不指出这个问题,我可能永远也意识不到。

论语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2)

努力提升自己,才是正道

现在是流量时代,每个人都在努力地推销自己,甚至为了出名,什么花样都使得出来,做出轻浮、夸张的事情,以此来博人眼球,引人关注。然而,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最终将是昙花一现。如果不断加强自身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即使不刻意去宣扬,也会为世人所熟知,,根本就不需要担心自己被埋没。相反,如果一个人不去端正品德、提升学识、注意言行,甚至行事不端、言语偏激,一定会起到反作用。

论语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