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柳絮因风起(不知细叶谁裁出)

春有柳絮因风起(不知细叶谁裁出)(1)

春有柳絮因风起(不知细叶谁裁出)(2)

春有柳絮因风起(不知细叶谁裁出)(3)

唐朝诗人刘禹锡曾作一首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里将柳树称为“杨柳”,我们生活中常常也会有这样的叫法。柳与杨原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树木,为什么人们常将柳称为杨柳?

春有柳絮因风起(不知细叶谁裁出)(4)

甲骨文中柳是形声字,上面是形符木,下面是声符卯。金文中构字部件没有变化,而字的形体变成了左右结构。字形发展到小篆,把右边的声符写成了“丣”。《说文解字》中说:“柳,小杨也”,说柳就是小杨树。什么是杨呢?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解释这句话时说:“杨之细茎小叶者曰柳”。《尔雅·释木》里说:“杨,蒲柳。”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所说的“杨柳”,其实就指的是“柳”,是柳属植物的泛称。

春有柳絮因风起(不知细叶谁裁出)(5)

有人说,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意象中,最重要的植物就是柳。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笔下的两大主题,一是关于春天,二是关于送别。而柳恰好是能够同时具备这两大主题的元素,所以诗文中咏柳之作数不胜数也就不奇怪了。

春有柳絮因风起(不知细叶谁裁出)(6)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每年春来,春风便咔擦咔擦在冒出新枝的柳树上剪出万条绿枝叶——春风与柳,好比伯乐和良马,成就彼此一段佳话。当春天刚刚开始变暖,是柳树上那些带着嫩黄色的柳芽儿喻示了春天的到来,在民间有“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的俗语,冬去春来,柳比燕归来得还早。因此,文人们吟咏春天,往往离不开写柳,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赋诗填词的定式。比如辛弃疾《武陵春》里说“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秦观《画堂春》里说“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毛滂《玉楼春》里写“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等等。

春有柳絮因风起(不知细叶谁裁出)(7)

当然,柳最独特的文化寓意,当数送别了。古时折柳送别始于汉代,是非常风雅的礼俗,一是因为柳的谐音就是“留”,折柳相赠有长情挽留的依依惜别之意;同时也是借用柳易于生长的特征,来祝福远行人在他乡土地上能迅速顺利发展。“客舍青青柳色新”,“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咏柳的送别诗一首又一首,堤柳成荫一轮又一轮,思念成灾又茂盛了年年岁岁。在小说《神雕侠侣》中,小龙女在决定离开杨过、嫁给公孙止时,曾就痛断肝肠地把自己改姓为“柳”,她虽对寻来绝情谷的杨过说“我不认识你”,但是一个柳字,反而暴露了她最真实的内心:她在准备相别之时,内心却在渴求着相留,杨过姓杨,她就姓柳,杨柳依依,悠悠我心……不仅是小龙女和杨过,那些即将分别的人,在强说告别的时候,有谁不是在心里盼着被挽留?

春有柳絮因风起(不知细叶谁裁出)(8)

史上几位柳姓的名人,为人也颇有柳的风范。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法圈有论“颜筋柳骨”,字如其人,他正是一位为人耿直、敢于直言的人;唐代诗人柳宗元,诗好文极佳,人也似柳之淡极柔极,却活出一派潇洒;北宋词人柳永,一生重情重义,惟一曲慢词可容曲折意,惟铺成描画可尽才子性,以最温柔婉转词,留万世不灭名;还有那在堂前栽了五棵柳树的五柳先生陶渊明,以及在居住的泉边栽柳、自称柳泉居士的蒲松龄,等等。以柳喻人,或取其形,或取其貌,或取其性,留下了数不尽的故事。

春有柳絮因风起(不知细叶谁裁出)(9)

无论是报春的柳、飞舞的柳,还是送别相留的柳——柳的形象,像是在验证着人生情愁的注定经历:春是短促,留是徒劳,别是常态。多少个春天过去,多少次柳枝泛青,当一切得失都历经着轮回往复,唯愿能最终懂得:拥有时,认真珍惜,失去时,郑重送别。

春日有柳,真好。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春有柳絮因风起(不知细叶谁裁出)(10)

春有柳絮因风起(不知细叶谁裁出)(11)

春有柳絮因风起(不知细叶谁裁出)(12)

春有柳絮因风起(不知细叶谁裁出)(13)

春有柳絮因风起(不知细叶谁裁出)(14)

春有柳絮因风起(不知细叶谁裁出)(15)

春有柳絮因风起(不知细叶谁裁出)(16)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zyjwgjjw)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