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说课稿(子路从而后与以杖荷蓧)
《论语·微子》记载了一则“荷蓧丈人”的故事。开头记:“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一般版本都这样标点,解读也无什么分歧,只是翻译为现代汉语的时候,文字略有出入。
钱穆先生的译文如下:“子路从行,落后了,遇见一老者,杖头担着一竹器,在路行走。”
杨伯峻先生译文是:“子路跟随着孔子,却远落在后面,碰到一个老头,用拐杖挑着除草用的工具。”
李泽厚先生译作:“子路跟随孔子,落在后面,碰见一位老人,用拐杖挑着除草工具。”
比较而言,李先生的译文更为简洁文雅,如译“丈人”为“老人”,比译为“老头”有礼貌,更显尊重,因为“丈人”是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又如译“以杖荷蓧”为“用拐杖挑着除草工具”,比杨伯峻先生少了“用的”两个字,文省义净,毫无赘词。
不过,细心研究,还有两个小问题需要探讨。一是“从而后”之“而”的作用,也即“从”和“后”之间的意义关系;二是“以杖”和“荷蓧”之间的意义关系。
先说“从”和“后”之间的关系。
钱先生和李先生都译为两个句子,“而”字表示并列关系,或是两个动作的前后相承;杨先生译文有一“却”,表示一种意义上的转折,都译为一个复句。
而事实上,虽然“从”和“后”都是子路,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动作先后的关系,而是偏正关系。
“从”的意思是“跟随孔子出行”;“后”的意思是“落在后面”。“从”表示的是“后”的时间,即“从”的时候“后”,也就是说“从”是“后”的时间状语,“而”字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如果译作现代汉语,应是“子路跟随孔子出行的时候落在后面”,一个单句。
荷蓧丈人
再说“以杖”与“荷蓧”之间的关系。
从语法角度看,译“以杖荷蓧”为“用拐杖挑着除草工具”无可挑剔,“以杖”是“荷蓧”的方式。但从事理角度分析,“拐杖”是辅助行走的工具,老人却用来“挑着除草工具”,不是很近情理。
“挑”可有两读,或读上声,或读阴平声。读阴平声,意思是“用肩担着”;读上声,意思是“用竹竿等举起或悬挂”。读上声,则老人之态近乎顽童,把“除草工具”放在拐杖上举着戏耍;读阴平声,则拐杖也非肩担之物,况且还挂着“除草工具”,也近乎儿戏。
我以为,“以杖”和“荷蓧”不是动作和动作方式的关系,而是两个不相涉及的并列动作,当两读,“以杖”一读,“荷蓧”一读,中间点断。“以杖”的意思是“以杖行”;“荷蓧”的意思是“扛着除草工具”。一手拄杖助行,一手持“除草工具”扛在肩上,老人怡然自得,去田间劳动,合情合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