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是春天的味道品的是家的感觉(吃了春天的几餐饭)
1
周晓燕的大师工作室藏得很深。需要沿着扬州城里的河岸走上一程,穿过初春傍晚的花香,琼花刚刚露头,杏花开得正旺,岸边还有樱花,白色樱花跌落在河中,犹如有情。然后走进一座学校,夕光照耀下的校园,有一些青春的模样,放学的孩子们正三三两两穿过阳光斜照下的铁门。周晓燕大师工作室就在一座教学楼的一层,拐进去,简单的一间屋子,厨房与一张桌子,墙上挂着周晓燕老师自己画的水墨画,题材是仿齐白石的虾,陈设简单,并不觉得这是一处神奇之地。
然而,一餐传奇正准备上演。
周晓燕,普通食客对他可能并不熟悉。在最近几年,淮扬菜崛起之风席卷,青年才俊辈出,这些新锐的餐厅与名厨,多半与周晓燕相关。在2017年度,「BEST100中国餐厅榜」中上榜的三家淮扬菜餐厅:北京淮扬府、扬州趣园茶社、南京香格里拉酒店江南灶,三家名声鹊起的餐厅主理人都是周晓燕的弟子。江湖称之为“周家军”。而周晓燕本人则是一名大学教授,就职于扬州大学烹饪与旅游学院,培养出了大量一线名厨。
▲我与周晓燕老师
我与周晓燕老师相识,是因为一次电视台的美食节目,我们同为评委,我听周老师点评选手的菜品,一句道破,句句到位,真是令人惊叹。中国厨师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比拼到最后,并非是技艺的高下,而是见识的高下,价值观决定了食物的层次,正所谓:功夫在诗外。
周老师的大师工作室并不对外运营,只是招待朋友。从其中菜品的安排上,可以感受到春意盎然。
▲恰到好处的板栗关东参
番茄糟鱼冻算是一款开胃前菜,将番茄做成冻,垫在下面,微凉,清口,可以提亮糟鱼之鲜;板栗关东参是一款海参菜,在中国的餐桌上,海参的做法虽然很多,但是其中经典还是鲁菜中的葱烧海参,周老师的海参将葱油的分量减半,海参发制过程却也是兢兢业业,软糯,恰到好处。黑松露春笋红烧肉,按位上,形态上用食品级塑料纸包裹,以保持热度,同时增加了一种仪式感。这种包装形态之前在大董见过,周老师将其点化。春笋是时令之物,黑松露微微沾惹,给红烧肉加分。
▲保持热度的红烧肉
接下来是叫人惊艳的酸汤拆烩鱼头羹,拆烩鲢鱼头原本是淮扬菜“三头宴”之一,被这里创造性加入贵州的木姜子与酸汤,微酸的口感带着一点胡椒的惹口,令人叫绝。炝虎尾则是传统淮扬菜,用鳝鱼制作而成,鳝鱼也被称为长鱼,在淮扬菜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当地有长鱼宴,软兜长鱼、大烧马鞍桥,炝虎尾都是经典菜式。最后的甜品则是由周晓燕老师的公子制作的“一个柠檬”,恍如一个真柠檬,里面却是百香果口味的甜品。
▲百香果口味的「一个柠檬」
从前菜到甜品,每一款都有创新有传承,却不觉得过分,整个宴席起承转合,讲究节奏感,吃完之后丝毫不觉得胃有负担。这是很难得的,许多时候,厨师容易用力过猛,菜式繁多,把认为好的菜品和盘托出,其实真正的高手讲究节奏,最后吃得舒服。
越来越多的名厨开始有自己的工作室,这些年走南闯北,去过不少的厨师工作室,往往是私密,订制,交流,分享,一个不大的空间,却可以品尝到厨师的性格。
2淮扬菜之所有成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有其历史缘由。
淮扬菜繁盛于清朝,扬州在清朝有着特殊的地理地位,它是长江和大运河的交汇处,是最重要的水运交通枢纽;其次康熙乾隆数下江南,多次停驻扬州,扬州厨师为了迎接帝王官宦,自然要准备大量饮食,这从一个方面提高的厨师的技艺;盐商文化也是推动淮扬菜的重要因素,清朝时候,政府把盐业垄断管理机构两淮盐运史和两淮盐运御史设在扬州,使扬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盐集散地。扬州盐商饮馔精凿,殆无虚日。史书记载:“涉江以北,宴会珍错之盛,扬州为最。”最后则是文人的撰文与传播,自古文人偏爱扬州,无论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还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都流传甚广,这些文人们热衷饮馔,写下了大量描述淮扬美食的文字传世,这些都构成了淮扬菜饮食文化的积淀,如今淮扬菜依然被人称为“文人菜”。
淮扬菜讲究“含蓄之美”,老少皆宜,南北皆宜,与川湘的泼辣霸道相比,多了些温柔;与鲁菜的爆炒酱烧相比,多了些素净。
含蓄之美体现在淮扬菜烹饪技法中,比如简单的用醋——淮扬菜用醋颇多讲究,有明醋、暗醋、底醋、响醋之分。炒一道虾仁,把醋放在盘子里一点,这是暗醋;炒猪肝,再出锅之前,醋淋在锅边,滋的一响,不能放到菜里,只能影影绰绰闻到醋香,这是响醋。放醋,往往不是为了得其酸味,而是为了去腥;放糖,往往不是为了增加甜度,而是为了增香;许多淮扬菜也会用到胡椒粉,作用也是为了增鲜。
时代变了,有时候这传统的含蓄之美也会成为负担。人们习惯了重口味,快速的,暴力的食物,重新理解这种含蓄之美,只能慢慢来。
扬州的趣园原本该是一个慢慢来的地方,比如慢慢吃一顿早茶。扬州有早茶的传统,“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传统的扬州早茶铺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公共空间,人们坐在一起吃个早茶,张家长李家短,得以传播。时代在加速,传统的扬州早茶也越来越快。传统的扬州早茶知名品牌是“三春”:富春、冶春、共和春。如今这三春在春天时节,都是人满为患,吃顿饭像是打仗。趣园早茶也是如此,每天清早就进入高峰期,等位的人排队到门口。
▲四桥烟雨,细品淮扬早茶
如果可以约一个房间,满满体会扬州早茶,还是可以体验其中的慢滋味。包子的品种足够丰富,被大家最赞却是一枚流沙豆沙包,细腻温婉,甜度适中,不少同行者都说这是此生吃过的最赞的包子。
▲不施粉黛的烫干丝
而我更喜欢的是烫干丝。切干丝,对于一个淮扬厨师来说是基本功。刚入行的小师傅每天都要练习切干丝,将一块硬硬的豆干切出28片,这是最基本的技巧,手艺高超的师傅可以切出40片以上。淮扬师傅们就在小小干丝上苦练刀功。更常见的是大煮干丝,用鸡汤,加虾仁,各种材料,混为隆重一盆。这种方式料理干丝,过于体面了。而烫干丝,犹如不施粉黛,素面朝天,只有麻油与酱油,混合出来一种只有扬州才有的香。
3侯新庆依然坐镇南京香格里拉江南灶。每次去南京,总是要报一个道。
▲江南灶大厨侯新庆
江南灶已经成为了南京酒店餐饮的一个传奇,每天爆满,最后在等位区还摆上了两张桌子。侯新庆师傅和他的团队,用一款款用心的美食,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
每次见到侯师傅,总要试试他新研发的一些菜品。比如这一次的红烧肉青团子。清明前后吃青团,是江南一带的习俗,往往是甜口儿,当成点心。但是侯师傅在青团里加入了一整块红烧肉,一口吃下,就有惊喜。这其实是一种互动,厨师与食客的一种互动,你明明见到了A,吃下去才知道是一个C,这种反差与惊喜本身就是一种交流。
▲见A是C的红烧肉青团子
侯师傅已经很熟练的掌握了这种玩法,所谓“看山不是山”,如同一个善良的玩笑。他有一款菜也是精巧,应和扬州的老话:“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他把这句形容扬州人日子安逸的俗语变成了一道汤,清汤里有一枚包裹着蟹黄的汤包。把包子放到汤里,也是一种奇妙的想法,侯师傅的思路也是水到渠成:皮包水,水包皮嘛。
▲炖生敲
有一次我在江南灶吃到侯师傅做的一款金陵老菜:明月炖生敲。
这也是一款功夫菜:大鳝,活杀,净血,剔骨,在砧板上摊平,以刀背击之,凡数百击之后,敲至肉面起毛时,鳝之肌肉纤维、经络组织尽被敲散,使鳝肉充分吸收用酒、盐、糖、葱姜、香料等调和而成的卤汁。饱吸卤汁后,改刀成长方块,入油锅炸至黄金色“芝麻花”盛放后即捞出,再同葱姜、料酒和咸肉片一起爆炒三分钟成银炭色,再捞出,入肉汤煮至回软,加肉皮、肉片、笋片、葱、姜、蒜头等,以砂锅用文火炖上一个时辰,遂成。而所谓“明月”炖生敲,则是在其中加入几枚温润圆滑的鸽子蛋。
▲“金陵厨王”胡长龄
当时吃到之后,深感精妙,繁复而成美味。这道菜的创始人是胡长龄(1911-2003),被誉为“金陵厨王”,一代宗师。在他去世之后,留下了一本笔记,记载了京苏大菜凡20道:炖生敲、太极湘莲、香炸云雾、荷花白嫩鸡、扁大枯酥、蟹粉狮子头、菊花锅、烤菊蟹、叉烧桂鱼、烤酥方、金钱鱼肚、彩色鱼夹、雨花凤尾虾、知了白菜、咖喱童鸡、杏仁粉冻、酒凝金腿、瓢儿鸽蛋、文武鸭、贵妃鸡翅。
这也是南京试图恢复金陵大菜,民国公馆菜的基础(这本是商业行为,试图还原的都是借舟求剑,占且不表)。然而胡长龄却真真切切的影响了一个南京城的味觉记忆。
那日我和侯新庆师傅聊天,提及胡长龄与炖生敲,侯师傅颇有动情。许多人思念故乡,总是以味觉记忆为介质的,思乡的具体感触也是怀念一口滋味,哪怕是一口米粉,一个烧饼,一份涮肉。这些味觉记忆都是经人之手,可以是家人,可以是厨师。一个厨师可以成为一个城市中味觉基因中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借助一款款食物永生。比如胡长龄与炖生敲,苏东坡与东坡肉。
现在的热点话题似乎是中美贸易摩擦,鸿茅药酒跨省抓人,中兴事件,聊美食显得不合时宜。我经常觉得美食是无用的事,与流离失所,虐待孩子,失去健康,身如浮萍,命如蝼蚁的人间相比,它过于轻。温饱是一餐,饕餮也是一餐,苟且过一顿,精心也是一顿。搬砖的人不在意一架钢琴的音色,奔波的人不在意一片白松露的弧度。
然而转念一想,吃喝也代表着世俗的欢乐。因为食物而获得的幸福,简单而直接,一餐好饭,所带来的慰借与满足,是我们庸常人生中不多的闪光。
文:小宽
图:部分源于网络
▼▼▼欢迎关注一大口美食榜(微信ID:laiyidakou),回复关键词「茶叶」获取一大口×讲武堂单株古树单丛定制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