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胚胎停育的5大原因(3年4次胚停魔咒如何打破)

结婚三年,流产四次。

孩子来了又匆匆走了,复发性流产像梦魇般笼罩着林漫(化名)和她的家庭。第一个孩子没有时,她安慰自己,我还年轻,孩子会有的;第二个孩子走后,她强忍悲痛,在家人的鼓励下振作起来了;到第三个、第四个时,剩下的只有无尽的伤痛和绝望。

在第四次流产后,林漫的一个医生朋友建议她找济南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张迎春主任咨询下病情。张迎春主任仔细查看了林漫历次流产记录,发现三年来,林漫已经做了无数与复发性流产相关的检查,包括流产物染色体、内分泌、感染因素以及解剖因素等,均未发现异常。那么,林漫反复妊娠丢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张主任决定重新梳理林漫的病史。

致胚胎停育的5大原因(3年4次胚停魔咒如何打破)(1)

在重新进行病史采集的过程中,张主任敏锐的发现一个线索:林漫每日晨起时有关节僵硬的症状,她一直以为是自己睡前喝水过多引起的,没有引起重视。正是这个看似与怀孕没有关系的症状引起了张主任的注意,难道她不孕的原因是抗磷脂综合症这种凝血异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种以弥漫性动静脉血栓、病理妊娠和持续血清中高滴度抗磷脂抗体阳性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孕妇的机体处于血栓前状态,其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失调或障碍,机体呈持续高凝状态,选择性影响子宫胎盘循环而导致胎盘的微血栓形成,微循环障碍,引起胎盘灌注量的下降,进而引起胎盘组织缺血性损害,导致绒毛梗死及蜕膜血管纤维素样坏死,阻碍胎儿和母体间的物质交换,从而促使复发性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生长受限、子痫前期、胎儿窘迫、胎盘早剥等一系列病理妊娠的发生。

凭借自己保胎治疗方面的丰富经验和一个资深医者的敏锐洞察力,根据这个线索,张迎春主任给林漫开出了系列检查,发现她的抗心磷脂抗体指数超过正常值2倍。初步锁定林漫反复妊娠丢失的原因为抗磷脂综合征引起复发性流产。

对于反复妊娠丢失的抗磷脂综合征女性,孕前开始进行干预治疗效果更好。因此,张迎春主任建议林漫先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和强的松,配合钙剂的补充进行治疗,待抗体滴度降低或转阴后再考虑妊娠。

根据张主任的治疗方案,林漫开始规律服药。2个月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复查发现,抗心磷脂抗体的滴度已经接近正常。张主任建议林漫开始试孕。但是,已经经受过反复打击的林漫,不敢再轻易尝试,“要不要等结果完全正常后再试孕?万一再次流产怎么办?”。面对林漫的迟疑,张迎春主任耐心的讲解:“很多患者服药后抗体滴度甚至无明显改变,无需完全恢复正常,放心的试孕,怀孕后我们还会有更系统有效的保胎药物继续治疗,为你和宝宝保驾护航。”。

经过张主任的鼓励,林漫放下了顾虑,开始试孕。2个月后,熟悉的“两条杠”再次出现。林漫怀着忐忑的心情,再次到了张迎春主任的门诊,张主任给她进行了胚胎发育和母体环境的各项评估,加用了低分子肝素等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并且嘱咐她放松心情,用爱心信心战胜担心和忧虑,医生会与她一起努力,通过密切观察和规范治疗保证母胎安全。

张主任强调,对此类高危孕妇应加强母儿监护,观察病情及胎儿发育情况。普通孕妇在孕36周之前每4周产检一次,36周以后每两周产检一次,而此类孕妇,在孕28-36周之间至少每两周复查一次,36周后每周复查,必要时增加检查次数。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妊娠期间应注意抗凝药物使用的副作用,如肝素注射部位皮下组织血肿和牙龈、口鼻粘膜出血,随着孕周增加,医生会对各种保胎药物会适当进行调整和减量、停药等,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很幸运,林漫平安地度过了整个孕期,并于39周顺利剖宫产得到一个漂亮的女宝宝。张主任特意提醒她,产后还要坚持随访,定期检测身体免疫水平,防止血栓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致胚胎停育的5大原因(3年4次胚停魔咒如何打破)(2)

复发性流产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复杂生物学过程,涉及基因、蛋白质和代谢水平等多方面的改变。自身免疫、易栓症、内分泌、解剖、感染等都属于复发性流产相关病因。在育龄期妇女中的发生率约为1%~5%,给育龄期女性造成身体和情感的双重打击。目前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复发性流产定义中的流产次数、流产孕周等内容仍未达成一致。我国《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定义复发性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 abortion,RSA)为发生3次或3次以上妊娠未满28周的胎儿丢失。

张迎春主任提醒广大女性朋友,一定要重视妊娠丢失,如果发生了2次妊娠丢失,更应当引起关注,特别是胚胎组织要保留并进行遗传学检测,排除胚胎发育异常的原因。一定请专业医生进行诊治,以便尽快终结“胚停”魔咒,开启母婴平安,家和人兴的幸福人生新模式。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致胚胎停育的5大原因(3年4次胚停魔咒如何打破)(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