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山重水复疑无路)


游山西村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山重水复疑无路)(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两次折戟,均触秦桧霉头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自幼聪慧过人,尤其喜爱读书。陆家是书宦世家,但自陆游的爷爷陆佃之后,已经两代没出进士了。全家人都希望陆游考中进士,重振家风。十六岁那年,陆游厚载全家的期望,"发解"京城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两年后,初试开始,他所向披靡,一路过关斩将。到了测试经文环节,陆游秉笔直书,畅议收复失地,还我河山。当时,秦桧二次拜相,与金国达成"绍兴和议",焉能容许抗战言论?触了秦桧逆鳞的陆游只有铩羽而归。

游山西村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山重水复疑无路)(2)

陆游厚载全家的期望,"发解"京城临安

绍兴二十三年(1153),陆游参加了两浙转运使司主持的"锁厅考试",也就是对现任官员的进士资格选拔考试。以其扎实的学识功底和才气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陈之茂的赏识,被荐为魁首。但次年礼部考试,陆游又栽到了秦桧手里。因为他平时"喜论恢复",更要命的是秦桧报孙子秦埙也参加了礼部考试。秦桧给主考官施加压力,要将秦埙录为第一,并且不得录取陆游。陆游见识了权臣的可恶与可怕,从此绝意科场。

受到赏识,却因直言被去

值得庆幸的是,秦桧两年后死了。绍兴二十八年(1158),已经33岁陆游得以出仕,担任了福州宁德县主簿。不久,陆游的老师、吏部侍郎曾几又举荐他担任敕令所删定官。陆游告别家中老小,来到临安,来到了皇帝身边。

游山西村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山重水复疑无路)(3)

陆游形象

绍兴三十二年(1162),宋高宗禅位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宋孝宗希望有所作为,励精图治,准备一雪靖康之耻。可叹当年名将,多数已经凋落,没有可堪大任的帅才。一日朝会,宋孝宗询问当今谁人才华堪比李白?右丞相史浩答道:"敕令所删定官陆游。"参知政事黄祖舜也力荐陆游,说他善辞章,精通历史。于是孝宗调陆游担任枢密院编修兼编类圣政所检讨,负责整理编写枢密院档案,记录当今皇上的政事。有一天,宋孝宗问陆游对治国安邦的见解,陆游建议对金作战"应从长远计,须谋而后动。"并说"金人诡诈,胜时急进,败时喘息,以和议为诱饵,随机撕毁。"宋孝宗沉吟不语,没有继续深谈。不过,他很欣赏陆游,对吏部评说陆游"力学有闻,言论剀切",赐以进士出身,等于为陆游打通了上升的通道。

游山西村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山重水复疑无路)(4)

宋孝宗坐像

但这个上升通道很快就由宋孝宗亲自关闭了。宋孝宗当太子时,有两个家臣龙大渊和曾觌,现在仗着是皇帝身边的宠臣,经常越权干事。陆游看不过去,便跟张焘说:"觌、大渊招权植党,荧惑圣德,公及今不言,异日将不可去!"张焘是宋孝宗的老师,进宫时就规劝宋孝宗,不要让龙大渊和曾觌依仗皇帝的圣恩,做培植党羽、揽权越位的事。宋孝宗问这话从何说起呀?张焘就告诉皇上是陆游讲的。在宋孝宗眼里,龙大渊和曾觌乖得跟宫里的小猫儿一样,陆游纯粹胡编乱造,于是罢了陆游的枢密院编修,出为镇江府通判。

支持张浚,北伐出师不利

隆兴元年(1163)初,宋孝宗任命张浚为枢密使,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主持北伐大计。张浚和陆游的父亲陆宰本系旧交,又都主张抗战,陆游便写信给张浚,祝贺他多年的宿愿得以达成,还建议他制订长远规划,现阶段以积蓄力量为主,勿轻言出兵。张浚对陆游很是器重,有意将他招至麾下,还要将曲琦兵法传授给他。张浚巡视战备,来到镇江,便叫陆游一起商量,如何重整武备,如何进行反攻,以图恢复中原,报仇雪耻。

游山西村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山重水复疑无路)(5)

张浚形象

这时,张浚据有山东、淮北忠义军一万二千人,驻守泗州,其余要害地方也都筑好了城堡,增置了战舰,准备齐全了武器。四五月间,他派大将李显忠、邵宏渊领兵出击,收复灵壁、虹县两县,进据符离。但因李显忠与邵宏渊不和,邵宏渊不肯力战,诸将相继违令逃遁,金军趁势追击,宋军大溃。汤思退等朝臣群起攻击张浚北伐误国,力主与金议和。宋孝宗受太上皇赵构掣肘,下罪己诏,并罢黜张浚。隆兴二年(1164)十二月,南宋被迫与金国达成和议,金宋皇帝以叔侄相称,改"岁贡"称"岁币",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再割商、秦二州与金,史称"隆兴和议"。

遭遇清洗,归居老家山阴

隆兴和议后,宋孝宗在内外政策上都转向保守,南宋朝廷复又偏安一隅,陶醉在自造的升平景象之中。乾道元年(1165)七月,陆游被调任隆兴府通判。然而不久,就有人进言宋孝宗,说陆游曾经"结交谏官、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宋孝宗随即罢免了陆游的官职。

游山西村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山重水复疑无路)(6)

浙江绍兴陆游三山故居

被罢了官,陆游没有做出呼天抢地、悲痛欲绝的样子,也没有写诗发牢骚,而是平静地回到山阴,将全家搬到三山新宅来住。三山新宅是他任镇江通判时买下的,在距山阴城八里的镜湖边上,行宫、韩家、石堰三山之间,颇具乡村气息。他按自己的意思进行了改造,植有梅花两三树,樱花两三丛,宜家宜耕,出门便可看远山之高低、近山之错落,入门即可欣赏松竹梅花。他曾经在一方池塘旁边,看到渔翁将几条小鱼细柳穿颊,下锅烹调,心有不忍,便对渔翁说:"卖我可好?"渔翁道:"我认识陆公,权做小礼奉送。"陆游答:"我收下你的情意,你收下我的钱。"渔翁笑道:"三十钱吧。"陆游拿出五十钱,塞进渔翁手里,道:"我们今后为友,不可客气。"

积极乐观,无惧山重水复

陆游闲时,便回故居云门草堂,看望吴兄、刘兄、王弟、李弟等老伙伴和乡邻。每逢四时八节,就举办茶叙或酒会,众人一起欢聚。

游山西村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山重水复疑无路)(7)

陆游形象

第二年初春的一个早晨,他步出家门,听到山里吹吹打打,好生热闹,便循声走去,原来是村中小伙子正排练箫鼓合奏,为即将到来的春社做准备。山里人十分热情,盛情款待陆游。陆游喝着村酿的腊酒,吃着农家的鸡和猪,一直待到明月高悬,方才返回家中,乘着酒兴,写下一首《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山重水复疑无路)(8)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陆游在诗里说,不要笑话农家自酿的酒浑浊,古风依然在这里保存完好,丰收年景里待客的菜肴非常丰盛。如果还能乘着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会随时拄着拐杖来这里。这首诗折射出陆游宦游十年后,重新回到故乡闲居的心情,相比官场的诈伪,乡村的纯朴更值得他珍爱。

游山西村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山重水复疑无路)(9)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又是乐观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人在溪流曲折蜿蜒的山间漫步,道路难以辨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柳暗花明,几间农舍隐现于花木之中。多像人生之路啊,有曲折,也有转机,总要经历过诸多是非,才可到达理想的彼岸。陆游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终其一生,尽管官场的黑暗腐败让他有些灰心,却从来没有消沉过、绝望过。"位卑未敢忘忧国",在被放逐、被打压的境遇里,他总是相信会"柳暗花明",会有被起复、被重用的一刻。他时刻准备着,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游山西村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山重水复疑无路)(10)

位卑未敢忘忧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