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写字比中性笔好看(钢笔与写字)
(一)钢笔
闲坐无事,瞅着眼前笔筒里七长八短的几支钢笔,各有破损,唯一一支算是完整的是用固定墨囊的,不喜欢。当初买时带一盒墨囊,用完了也懒得再买,然后丢在那笔里墨水就干结了。
一时兴起,把它们都拿到桌上,进行拼装,现在用的这支,笔尖取的是完整的那支,又从另一支取了笔管的堵头,原来也是用固定墨囊的,又换了一个抽拉式墨囊。鼓捣了有半个小时,把当年的十八般武艺都用了一遍,手上、嘴上全是墨水,不过一试,这“组装”钢笔还可用。
第一次用钢笔应该在初中了,那时候有个职业就是“修钢笔”,修钢笔人在学校大门口放一张桌,桌子上摊着要修钢笔,小盒子里放着新的笔尖——“金尖、银尖”,因为当时的钢笔大多是包尖英雄,挤捏式的橡胶墨囊,墨水是统一的兰黑,派克是后来才有的,纯兰墨水也是后来才有的,至于碳素墨水更晚了。所以配件基本通用,修钢笔人用镊子把旧尖从钢笔里拽出,然后从盒子里拿出一个新的笔尖插到钢笔上,再蘸点钢笔水在纸上写一下,就完成了这单维修生意。
那首经典校园民谣《同桌的你》中的“问我借半块橡皮”,其实不如“借几滴墨水”更有意境,借半块橡皮掰开丢过去即可,而借几滴墨水,得两支钢笔尖对尖,一边向外挤一边数着几滴。
自己也渴望把钢笔换上个“金尖”,当初有些钢笔尖也的确含铂金,但不是我等用的便宜货。当初的初中在自己村,家距学校几十米,一日三餐都在家吃,晚上不住宿;交学杂费都有定量,家门口是一方上学、去操场的必经之路。根本没有诸如从饭费里省出,或谎报费用扣留的机会。不但不能换“金尖”,就是钢笔坏了,也得自己修。没有镊子就用牙咬,挺多垫片纸。小孩子写字用力大,笔尖容易劈,就用两指甲掐住笔尖的尖,错开反着绞一下,笔尖就合在一起了,然后再正正高低,如果写起来太划纸,就在教室的玻璃上磨磨,其实很喜欢钢笔写起来有些划纸的感觉。许多年后有了弯尖的书法笔,就更有“龙飞凤舞”的感觉了。但是露尖的弯头的书法笔,不建议购买,因为“飞”得太重,笔尖更容易劈。
人年龄大了,就喜欢怀旧。有天在网上搜挤捏墨囊的老式“英雄”,搜到后果断买了一支回来,笔很便宜,一个弯尖,一个直尖。只是弯的太轻,完全不过瘾,这问题好解决,一钳子的事,运气很好,这次弯得也恰到好处,既保留了笔尖的流畅度,又增加了书写笔画的粗度。
虽然字写得不咋样,信马由缰地写,不愿意去临摹字帖,但一直喜欢钢笔。家里有个塑料包,里面盛了十几支旧钢笔,都是一直舍不得扔的,最早那支至少也20多年了。当初谁送支好钢笔,都高兴好几天。现在被拼装过的这几支,虽然它们被拆过零件,也知道几无可用,但还是舍不得丢,又被插回笔筒。
(二)写字
上世纪九十年代,圆珠笔渐渐流行了起来,用钢笔的人少了。但自己还是喜欢用钢笔,1997年在企业报社工作时,对桌是编辑部的主任,当时五十多岁,写了一辈子文章,前几年还在烟台晚报上看到他写的散文。那时他写字真的是笔走游龙,笔在纸上一挺一挺的,手的幅度很小,但写得飞快、字很圆滑。很是羡慕,他笑着说:“总有一天,你也会这么写。”
随着电脑的普及,用笔的人都少了。自己也离开了那个需要书写速度的编辑记者工作。其实那时自己电脑录入速度已经100多,后来换的单位两个打字员也自叹不如,只是当时编辑部没有电脑。后来便是在电脑上“写”东西无障碍,就是不用去想打什么字要按哪个键,全心的想怎么写文章即可。许多年后五笔字根都忘记了,只是凭着感觉在敲键盘,有时碰到实在打不出的字,才停下来研究一番笔划。
自己明显也很少写字了,如果不是那天的一时兴致所至,组装钢笔,估计它们还得在笔筒里一无所用。写这些字时,是趴在炕上懒得下地开电脑,也没想着写成文章。
如今我也到了编辑部主任当初的年纪,写字好像有点当初看他的感觉了,但又不全像。想其中的原因,应该是个人性格使然。自己写得再怎么快、再怎么圆滑,棱角还在。
性格决定行笔,更决定命运走势。但英雄暮年,犹如美人迟暮,一样的让人伤感,让人唏嘘不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