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五谷是哪五谷(古代五谷中黍稷究竟为何物)

古代度量衡中黍指现代的何种粮食作物?,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古代五谷是哪五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古代五谷是哪五谷(古代五谷中黍稷究竟为何物)

古代五谷是哪五谷

古代度量衡中黍指现代的何种粮食作物?

黍,有各种说法,有言:“黍是一种旱地作物,叶细长而尖。所结子实有黏和不黏两种,统称为黍,要区别开来讲,黏者叫黍,不黏者叫糜(méi)。黍更适合酿酒,糜更适合做饭。”,

至今,我们本地把黍子面成为黏面,用来过春节做糖饼,这个黍,就是比粟米(小米)更黏的黄米。

有言:黍就是玉米,至今我们当地称玉米为“玉黍”!但是古代的五谷出自《周礼》,《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郑玄 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赵歧 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

而成为“玉黍”的玉米原产自美洲,16世纪时传入中国,最早记载见于明朝嘉靖三十四年成书的《巩县志》,称其为“玉麦”,其后嘉靖三十九年《平凉府志》称作“番麦”和“西天麦”。可见古代的五谷不含有玉米,这个黍为玉米的说法不成立!

古代五谷传到如今,由于地域,习俗,发声的区别,已经与古代发生了变化,比如黄帝内经中的半夏秫米汤,秫米是什么?有人说是高粱米,因为在内经·金匮真言论中,心的谷物属黍,应该说是黏面的黍子面,但是从心的颜色为赤,应该说秫米的高粱更合适。

另外一个粟,现在认为是北方的小米,中国古称稷或粟。脱壳制成的粮食,因其粒小,直径2毫米左右,故名。原产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属于“粟文化”。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

而稷,有人认为是高粱,金匮真言论说脾的谷物是稷,脾色黄,这个稷就不应该是高粱,应该是谷子,就是黍,黄米。

结论,五谷,稻,麦,黍,稷,菽,也有称麻,麦,黍,稷,菽,其中黍,稷究竟为现在的小米,黏米,高粱米,说法不一,从地域,民俗上是一种认识,从中医学的功用,历史传承上可能又是一种认识,有待于从考古,文献研究,甚至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深入认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