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

有人说,南阳是一座稍微不努力喝酒,就会没有朋友的城市。这句话强调了南阳酒文化的浓厚,需要后生我辈加大传承和弘扬,不然我们就会深陷没有朋友的危机。无独有偶,我觉得南阳更是一个历史文化丰厚的城市,有很多文字记载不容忘怀,更不容忽略那些散落在城市周围的古建,不然肆意地贱踏和毁灭,我们最后只会剩下钢筋水泥,还有什么故事可以值得传颂的呢?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1)

奎章阁

奎章阁,位于南阳河街口,兴于元代,建于明代,是古南阳的学士院,主要汇集各地著名学者文士,是交流学术艺术的殿堂。我想,它的建立主要反映了官者的儒学思想,有朝一日让南阳“文明四海”“光照宛南”。由于历史的洗刷,它变得满目苍痍,好长一段时间头上都没有“帽子”了,2018年3月,南阳为保护这一独特人文建筑,重修了奎章阁,在旧城楼上加筑一座阁楼,恢复原貌。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2)

琉璃桥

奎章阁在清末立碑之后曾有一段时间,人们叫它琉璃阁,原因是阁的后面有一座桥,名叫琉璃桥,横亘于南阳梅溪护城河之上。桥上还有几个龙头吐水,充满皇家气息,也是在祝福宛城诸年风调雨顺。既然建在琉璃桥旁边,后人就妄文生义地称它为琉璃阁。后来追踪溯源又改回奎章阁了。但是眼前琉璃桥却惨不忍睹,龙首含伤,荒草丛生,桥下污水横流,人们从此经过,有谁还会举首敦足光顾一下它呢?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3)

永庆门

南寨墙永庆门,南阳老百姓又称它为“水门”。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人们靠肩挑车拉提汲白河水,供饮食之用。儿时曾到这来过,依稀记得高高的城墙,长长的石阶,壮观的城墙只剩下一绺低矮残缺不全的黄土岭,杂草丛生。2016年市政府为了保护南阳古城遗迹,对仅留的这段南寨墙进行了加固修复,永庆门才得以重见天日,金汤巩固。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4)

河大王庙

河大王庙是河街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成为河街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地。据老人们讲,河大王庙原是水门寨码头上保佑河道安澜航运通畅的祭祀场所,门口至今还躺着几通石碑。当年白河是南阳的生存之脉,很多货物都是从白河码头上岸,才辗转到城区消费。做生意的难免在河上遇到风浪水险,所以立了这座庙护佑一方安宁。现在水运消失了,河大王庙几乎被埋进了故纸堆。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5)

南阳府文庙

南阳府文庙,位于市新华路北侧王府饭店大院里,它原是祭祀孔子的庙堂和讲学之所,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屡经毁建,早已面目全非,市场经济把老城区一息文脉几近湮灭殆尽,仅存一座大成殿,尘埃封印,凋败不堪。2015年8月,南阳府文庙大成殿历时165天修缮后隆重献世,修葺一新的大成殿被冠以“南阳国学讲堂”之名,成为南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6)

南阳县文庙

南阳县文庙,位于市新华路南侧新华宾馆院内,由南阳明代知县刘英创建,主要用于讲学和传播儒家思想,后历经毁建,功能尽失。民国时期它是南阳府议事会议所在地,后来又成为“宛平津同学会旧址”“中共南阳地委办公地”等。现在经过市古建所修缮,暂借为张衡博物馆办公地。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7)

玄妙观

玄妙观,始建于东汉光武帝时期,位于市建设路北侧,与人民公园北门隔路相望,现为宛城区人民政府驻地,是南阳道教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曾以“太平道”为号召在东汉曾掀起声势浩大的武装农民起义。明清时期,逐渐发展为全国道教四大丛林之一,与北京白云观、山东长青观、西安八仙观相媲美。民国时期,庙宇逐渐衰败、道众散失、道教活动江河日下。解放后,国家落实宗教政策,玄妙观得以重生,但旧观已毁坏严重,后迁至南阳独山脚下重新建观,香火复盛。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8)

天妃庙

南阳天妃庙,位于淯阳桥北新街。天妃,也叫妈祖,是中国东南沿海居民信仰的海神。为什么在南阳也有海神庙呢?要知道白河是南阳的母亲河,她发源于伏牛山东麓离山,过去一年四季皆可行船。南可通汉水入长江,顺航至湖北、江苏、江西等省,又可从新野北达南阳、内乡、南召、社旗等县,故有“水陆要冲、南北通道”之称, 可以说天妃庙见证了白河水运的昔日繁华。明清时,南阳南关白河码头帆桅林立,客商云集,生意兴隆,来宛以闽粤商贾为最。天妃庙就是他们的保护神,一度香火不断,为各地水运客商带去福安。后来白河丧失船运后,天妃庙一度冷清。2006年,南阳重建天妃庙,每年都要举行祈福盛会引十里八乡香客顶礼膜拜。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9)

天主堂

南阳天主堂,位于南阳老城区民权街,信奉的是圣母玛利亚,可以替人消灾解难。它是南阳城区内现存唯一的一座天主教堂,历经修缮,且保持完好。天主教河南教区“总堂府”原设在南阳城西北郊区的靳岗。民国二十七年意大利传教士梅龄南任南阳教区主教时,他认为南阳靳岗地方闭塞,不宜设总堂,遂将天主堂主教府迁入南阳城区民权街。后来靳岗天主教发展迅猛,旺盛时一度号称中国四大教区之一,逐渐成为天主教南阳教区的主教座堂。后来,民权街天主堂渐渐演变成了靳岗总堂府的一个堂口,200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10)

福音堂

福音堂,南阳最大的基督教堂,位于南阳市联合街南侧181号,始建于1904年,由挪威信义宗路得会差派牧师建立的基督教堂,主要信奉耶稣基督。建堂之初,开办了识字班,扫盲班、女子学校、男子学校、医疗门诊,面向广大平贫民和妇女,传递福音。几经风雨,曾遭日本大炮炸掉半个牧师楼的教堂,巍然屹立于南阳市区之内,展示着教会曾经做过的工作,也见证着南阳的历史。现仍然对广大市民开放。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11)

教会医院

南阳天主教医院,又称南阳公教医院,位于联合街中段41号路北,创办于1920年,现存建筑十余座,其中中西合璧式办公楼及门诊房各一座。临街为清代四合院式建筑,中西合璧风格。原来有两进院落,西侧为空地,包括医院,孤儿院,女小,操场,经堂,仓库等等。多年来医院旧址被沦为民房,经堂区域为南阳市金阳光幼儿园使用。为了抢救南阳宗教文化,现在旧址正在着力修复。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12)

望乡台

望乡台,也叫望仙台,位于南阳人民公园西北角一段仿古城墙上。它的故事主要来自于闯王李自成。李自成曾经九屠南阳城,杀了上百万南阳守城将士,白骨成堆,饿殍遍野。清军入关后,赶走了闯王,收复了南阳城,但是面对满城尸骨,野狗横行,首任清驻宛总兵张应祥将军不得不联合玄妙观道士,收集了这些守城将士的枯骨,埋葬于此,然后建立高台,再由玄妙观的道士主持升仙法会,为逝者超度生灵。现在望仙台被辟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台上建有高亭,市民常聚于此游览远眺宛城全景。只是不太熟知这里边的故事。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13)

泥牛古迹碑

泥牛古迹碑,位于南阳人民公园生态文化广场北侧。相传,太上老君曾驾牛西游,莅宛已觉天明,为了不惊扰宛民,遂令所骑之牛化作泥牛。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它,就在这里建了一座老君堂。到了东汉时期,汉光武帝刘秀南阳会战时,夜战失骑,老君堂里的泥牛显灵,又变成了一只活牛,让刘秀骑牛脱离了险境。后光武帝为了报答泥牛相助之恩,就在老君堂附近的高丘处,立了这块石埤,名曰“泥牛古迹碑”。上刻:“汉光武夜战失骑,老君堂泥牛显灵救驾处”。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14)

明远顶

明远顶,位于市建设东路原天冠酒精厂大院里。很多人知道南阳有条路叫明山路,南阳有个酒厂叫卧龙酒厂,但很少人知道它们与一座人造土山(实际上是宛城高台遗址)——明山有关。 它建于汉代宛邑东城的中部,是一座大型夯土高台,台基南北长46米,东西宽44米,残高9米,台基上部至今裸露着大量的汉代砖瓦和陶片。据考古,它应该是汉代中兴时期一处宫殿的基址,后人为了纪念和保护它,将期围土夯实,四周筑以砖墙,既可登顶,也可固土,俗称“明远顶”,民间也称它为“明山”。明远顶的西侧约50米处,有6口水井,南阳著名的卧龙玉液酒就是汲此而酿,所以才名扬天下。可惜现代人很少登级明远顶,这座围了砖券的土堆,长年长满荒草灌木,逐渐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15)

杨家大院

杨家大院,位于市解放路南头,为清末所建,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先生的故宅。杨家大院原有4座,现保留3座,整体呈对称结构,二进院式,有大门、倒座,南北厢房、过厅、正房等,是代表南阳地方特色的清末四合院民居。在杨家大院以北,还有两座大院,即谢家大院和徐家大院,结构布局类同。杨廷宝被誉为“近现代中国建筑第一人”,他的父亲是清末高流名士、教育先驱,南阳民初第一任知府杨鹤汀,谢家大院是南阳晚清最后一名进士谢桓武的故居,徐家大院是南阳民初第一位议员徐XX(其后代现在上海发展)故居,三个大院皆位于白河之滨,是南阳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06年,经过市古建所斥巨资修缮恢复,被命名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16)

泰古车糖

泰古车糖公司旧址,民国时期南阳唯一一家经营白糖批发业务的企业,修复后,现在出租给一家时尚服装店经营。 泰古车糖公司成立于1881年,在香港注册,主要生产高质素多元化的糖类产品,当时在东南亚和沿海地区家喻户晓,素有“糖类专家”的美誉。能够把发达地区的先进糖产品和技术引进过来,说明南阳在当时历史环境下,地位相当的重要。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17)

南阳府衙

南阳府衙,坐落市区民主街西部北侧。始建于南宋,历经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个历史时期,共历199任知府。府衙现存明清建筑100余间,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40米,面积72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封建社会留下的一个完整的郡级实物标本。它是北京故宫的缩影,又是南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标志,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等研究价值,是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府级官署衙门。现为南阳市区著名人文景点之一,全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18)

商圣苑

商圣苑,南都“商圣范蠡”文化集聚地,处于民主街100号(原财神庙)南阳府衙西侧,主要展示南阳商圣文化、国学易经讲座、健身养生、民俗文化、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文化。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19)

阎天喜饺子馆

阎天喜饺子馆旧址,原位于民主街察院大门东侧,名为“六指饺子馆”,因老板张进财一只手长有6根手指而得名。据说六指饺子的制作技术极为讲究,饺子馅必须用猪前膀处的五花肉,搭配纯黄葱白、清芝麻香油、子母酱油等严格配比……色鲜油浸、面筋清脆、香而不腻。六指饺子的名号响遍整个南阳城。后来张六指的儿子继承了父业,饺子馅偷工减料胡乱搭配,生意逐渐惨淡。1941年,饺子馆里的徒弟闫天喜看生意难以为继,遂在察院大门西侧自开一店,继承六指饺子的传统,用心经营,生意复又红火。这就是一直传到今天的南阳名吃“闫天喜饺子”。世易时移,民主街“闫天喜饺子馆”后来迁到了车站北路经营,依然人流不息,不少人到这里品尝美食,现原址被命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20)

复兴昌

复兴昌,南阳清末民初经营酱菜和日杂最为著名的商铺,百年老字号,位于察院街(今民主街)北侧。当年,江、浙、山、陕一带的商人大批来宛经商。他们将西北、东南、南方等地的腌菜技术引入南阳,与南阳传统的腌菜加工工艺融为一体,形成南阳独特的酱菜加工行业,主要有腌制酱黄瓜、酱竹笋、酱菜瓜、酱白菜、酱芥等数十个品种,驰名南阳……现在人去楼空,物是人非。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21)

淅川会馆

淅川会馆,清末民初兴建,位于市民主街南侧。明清时期,外地商人来宛经商的很多,大多会在南阳集资建会馆,作为他们联乡谊、祀神明的活动场所,这个便是淅川客商的主要聚集地。到了清末,此会馆逐渐没落。2003年3月21日淅川会馆被评为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用于出租,供附近商贩经营居住。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22)

新知书店

新知书店,位于民主街东段,原是抗战时期,南阳地下党发行革命刊物、宣传抗日救国的交通联络站。为仿古四合院,铺板门外挂了一个醒目的牌子“新知书店”。由当年的特务连连长张玉良在复兴昌斜对面开办,原名为“中原书局”。中原书局的工作人员藉此到处收集情报,为南阳的最后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体修缮,但四门闭锁,很少有人光顾。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23)

南阳察院

南阳察院,是明清时期朝廷及省府派驻地方的监察机构,位于南阳市民主街东段。清朝初年曾改察院为分守道署,后来改为南阳试院,康熙年间及以后,有上官至南阳多以此为行台。当年清廷的钦差大臣、巡察御史等高级官员到了南阳之后都住在察院,其性质像现在的招待所。因为来此下塌的都是高官,吃喝招待都很高档,什么六指饺子、谢顶大果子、杨老四胡辣汤、长春轩卤肉、复兴昌酱菜等深讨高官所爱,久而久之,这条街就变马了名副其实的“察院街”,演绎和存留着老南阳最为精彩的美食传奇。后来到了民国时期,察院就改名为宛南中学,抗战时为“河南省立战区中学”,解放后,为南阳军分区、南阳房产处招待所所用。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这里成为财经类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南阳地区商业学校,现更名为南阳经济贸易学校。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这一曾经辉煌的建筑被时代淹没。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24)

孙家楼

孙家楼,位于市解放路东侧,清末民初时期的一座四合院建筑,青砖灰瓦,绿茵青苔,占地面积南北宽40米,东西宽53米。据说早期这里是一位姓孙的名门望族建的小楼,所以取名孙家楼。后来到了清朝光绪年间,这里被一位姓曹的富商改建成四合院,距今至少有100多年了,现在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孙家楼现存两个大院,坐东面北的1号院和坐北面南的2号院。据说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民国时期,1号院曾是南阳商会会长姚式一的私人官邸,2号院是革命烈士曹云阁、曹建明的故居。它是南阳老城区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居建筑之一,布局严谨,设计合理,是研究清代至民国时期南阳“里弄建筑”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堪称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始地标。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25)

老照相馆

解放路上的老照相馆。这栋建筑,大约建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上面有一个硕大的红五星,现被白面粉成一体,上面的标题大字已模糊不清,稍不留意你可能忽略它的历史。据老人们讲,它是南阳老城最早的国营像室,当年这里是个时尚所在,很多人不远百里来这里照全家福,黑白色彩,可以上色描红,非常时髦,老房现在物是人非,被人出租经营其他。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26)

阁楼

这是解放路上的一栋二层阁楼,应该建于民国时期,主人家是一定是位乡绅大户,你看它们的外饰装修相当豪华,全部采用木制结构,没用什么土墙做挡,临街精美的门窗,粗大的柱子,还有房檐的檩条,都是用实木打造而成。这样风格的阁楼,城区内现已不多见。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27)

解放路

解放路,一条充满记忆的老街,很多人从这里成长,见证着它的兴衰荣枯,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很多古建筑正在逐渐消失泯灭,让我们只能看到一些奇怪的胡同老巷,望文生义。南阳是座水城,城里到处都是坑、塘,据说有七十坑,什么马坊坑、褡裢坑、老鳖坑、鸭子坑、杨家后坑、武庙坑、清水塘等等,据说这些地名都很有渊源,但知道的老人大多不在了……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28)

这个字念什么?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29)

东马道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30)

外号街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31)

清水塘

南阳十平方公里的古城规划(一座稍微不注意保护)(32)

武庙坑

声明:本文为《今日头条》作者“淯阳新视界”原创作品。未经允许,图文严禁转载。私自转载,侵权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