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和文化赋能(释放设计的创新驱动泛在赋能作用)
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2)昨天在黄浦江畔拉开帷幕。本次大会以“设计无界,相融共生”为主题,不仅将在设计领域打造出国际一流的合作交流盛会,更将助力上海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设计之都,全面推动设计赋能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增强上海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软实力,构筑未来创新发展优势。
关于“什么是设计”,答案总是千人千面,而其中,创造性、实用性、价值性,则几乎是所有定义的公约数。借用清华大学教授、著名设计专家柳冠中的话:设计是在科学和艺术之外,人类所拥有的第三种智慧和能力。由此,较之其他创造性活动,设计往往天然地附带一种与人为善的亲近——那些洋溢着美、巧思与责任心的设计作品,很容易在观者和用户心中激发出饱满的愉悦感和认同感。因为这种创造性与包容性,使得设计很适合扮演从专业到普及、从小众到大众、从当下到未来之间桥梁的角色。
作为极富包容性的创新活动,设计与上海这座城市之间,能找到许多共通共情之处。很多人都说,上海是一座“讲究”的城市,拥有非常“务实”的市民。当这种讲究、务实,与上海更为人称道的“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相互交融,无疑为建设世界一流的设计之都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设计是超越语言的叙事和表达,是可以传世的记忆和符号。我们既通过各个时代设计师留下的地标——石库门、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小陆家嘴地区城市天际线,让世界看到了上海是怎样海纳百川;同时也借助万吨水压机、C919大飞机、世界最大集装箱船等工业作品,让人们了解到上海是如何追求卓越。可以说,这座城市中海量的设计,构成了一本关于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厚重书本。我们现在以及未来向着世界一流设计之都的冲刺,就是上海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不凡实践中鲜明、亮色的一章。
自从2010年上海加入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以来,全市相关行业蓬勃发展。进入新时代,上海进一步顺应潮流,发力构建更具创造力、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创意设计产业,希望更充分释放设计的创新驱动效应、泛在赋能作用。可以想象,假如失去设计,那么“上海制造”或许会丢掉灵魂,只剩下单维度、低附加值的“造”;如果强化设计,那么“上海服务”将更突出“以人为本”,并创造出更多承载中国特色、上海优势的美好体验。
统计显示,如今,创意设计产业绝不是“精巧的小东西”。截至2021年,上海创意和设计产业总产出高达1.6万多亿元,直接间接带动千行百业发展。根据《上海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的若干意见》确定的“时间表”:到2025年,上海将基本建成设计产业繁荣、品牌卓越、生态活跃、氛围浓郁的“设计之都”,创意和设计产业总产出突破2万亿元;到2030年,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美誉度,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设计之都”。
过去几年,上海全力以赴服务国家战略,连续成功举办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国际科技经贸盛会,为全球贡献了一系列高质量公共产品。相信在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随着海内外设计领域知名专家、高端智库、领军企业的深度交流互动,随着“设计无界,相融共生”主题的演绎诠释,上海同样能为国际相关创新和产业生态贡献新的洞见、新的方向,同时为中国设计、中国品牌、中国制造注入更多驱动力和创新活力。
设计的初心,就是通过创造性思维,为问题找出解决方案。我们期待有一份新的“上海方案”。
作者:张懿
编辑:施薇
摄影:袁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