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探讨亲密关系的多元相处方式(为什么和你说话这么累)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平时在外社交八面玲珑俯首帖耳,结果一回到家,面对亲密的人,说话就开始难听起来。

“都说了多少遍了?你能不能长点儿脑子”

“整天唠唠叨叨的,一点小事烦不烦啊!”

到底是我们“被偏爱的有恃无恐”,还是缺了点儿维系亲密关系的技巧?

亲密关系该如何交流,才能舒适又幸福呢?

今天熊猫君就给大家推荐一本维系亲密关系的超实用“说话之道”——

《为什么和你说话这么累》

与你探讨亲密关系的多元相处方式(为什么和你说话这么累)(1)

与你探讨亲密关系的多元相处方式(为什么和你说话这么累)(2)

与你探讨亲密关系的多元相处方式(为什么和你说话这么累)(3)

或许有人会说,平时工作交际已经很累了,

面对亲密的人,还不能放松吗一下吗?

但我们亲密的家人、伴侣也同样劳碌了一天,

如果回到家还要承受我们的语言暴力和坏脾气,这份感情还能持久吗?

现在市面上各种书籍、短视频,

都在教我们如何在职场、社交中“会说话”。

那为什么陪伴我们最久的、最了解我们秘密的、最愿意关心我们的父母、爱人或恋人,

就必须承受我们的暴躁、无理和最难听的话呢?

与你探讨亲密关系的多元相处方式(为什么和你说话这么累)(4)

在这本《为什么和你说话这么累》中,

作者告诉我们,阻碍我们与家人、爱人好好说话的,是自动的、下意识浮现的思维

不经思考就脱口而出的自动思维,有这么6种:

①判断;②指责;③强迫、胁迫;④比较;⑤理所当然、义务化;⑥合理化

给大家举一个书中的场景例子:

平时“我”和男友约好地方,基本是“我”先到。

但昨天“我”看到邻桌的男孩在等他的女朋友,

而男友迟到了15分钟,“我”心里就不舒服了。

他走进店里来时笑嘻嘻的,开口就问“你怎么来得这么早”,“我”马上就火了。

此时,“我”在自动思维下的反应可能有这些:

判断:是我来得早吗?明明是你迟到了那么久!

指责:你会不会好好说话?你有没有时间观念?

强迫:我说过很多遍了,麻烦你守时!

比较:邻桌的男朋友早就过来等着了,你看你?

理所当然:守时不是最基本的素质吗?

合理化:你但凡说一句“对不起”我就不会这么发火了。

而男友可能也会在自动思维下做出这些回应:

合理化:我每次都迟到吗?

比较:你就没有迟到过吗?

判断:你只会看到别人的缺点……

你看,如果任由自动思维发展,是不是一场吵架在所难免

与你探讨亲密关系的多元相处方式(为什么和你说话这么累)(5)

但幸好,这种思维是有办法解决的。

书中告诉我们,对抗自动思维的处理办法,

就是动用观察的能力,寻找每一句伤人话背后的核心需求。

用上面的例子来说,女孩对男孩的迟到耿耿于怀,是认为自己不被爱,会愤怒和失望,

这源于女孩内心对归属感和亲密感的需求

而男孩的反驳,是因为自己明明爱着女孩,却因为小事出了差错,就被攻击和指责,

而这源于男孩对安全感和公正、理解的需求

只有至亲的人才会伤我们最深,我们也是。

所以当我们将被怒气冲昏时,可以想一想,

我们存在于世的时间总有一天会停止,我们说出的话可能会是此生对至爱说出的最后一句话

相信在这样的思考之后,我们都会冷静下来。

与你探讨亲密关系的多元相处方式(为什么和你说话这么累)(6)

与你探讨亲密关系的多元相处方式(为什么和你说话这么累)(7)

与你探讨亲密关系的多元相处方式(为什么和你说话这么累)(8)

看了这本书,熊猫君对说话之道有了新的认识。

原来除了在外工作和社交,平时对待我们亲密的人,说话的方式更加重要!

这本《为什么跟你说话这么累》中,

为我们介绍了阻碍对话的6种自动思维和影响交流的11种认知偏差,

以及如何改变我们这种“下意识”的行为

真的是既治标又治本,既科学又实用!

与你探讨亲密关系的多元相处方式(为什么和你说话这么累)(9)

作者朴宰莲是韩国著名心理咨询师,曾为现代、三星、SK等大型企业举办多场演讲及研讨会。

这本书也是出版即畅销,

位列韩国三大书店人文类、心理类TOP100,

以及韩国主要网络书店Yes24、韩国大型连锁书店教保文库年度选书!

引进国内之后,豆瓣评分也高达8.5!

与你探讨亲密关系的多元相处方式(为什么和你说话这么累)(10)

与你探讨亲密关系的多元相处方式(为什么和你说话这么累)(11)

亲密关系决定个人幸福,而交流方式影响亲密关系。

这本书逻辑清晰,一气呵成,

先讲我们为何总对亲近的人说出难听话,

再倾情翻译每句“伤人话”背后的“真心话”,

最后指出亲密关系该如何交流,才能舒适又幸福。

熊猫君看得疯狂记笔记,真的超有收获!

如果你也想获得真诚又顺耳的说话方式,

这样一本书,你一定要打开看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