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信用社支持乡村振兴计划(市农村信用社七大行动)

原标题:市农村信用社:“七大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县域信用社支持乡村振兴计划?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县域信用社支持乡村振兴计划(市农村信用社七大行动)

县域信用社支持乡村振兴计划

原标题:市农村信用社:“七大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提出2022年至2025年,涉农贷款每年累计净投不低于36亿元

本报讯 (记者 康桂芳) 为推动全市各级农信社金融资源、金融人才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机融合,打通金融服务“三农”的“最后一公里”,近日,吕梁市农村信用社出台了《吕梁市农信社助力乡村振兴“百行进万村 争创主办行”行动方案(2022-2025年)》。方案提出,2022年至2025年,涉农贷款每年累计净投不低于36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每年累计净投不低于23亿元。《方案》明确了“七项专项行动”22项举措为“百行进万村、争创主办行”活动的行动重点,进一步推动汇聚金融资源,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在实施乡村振兴主办银行创建行动方面,首先是建立党建共创共赢机制。各行社党委要以坚持党建引领,要积极与县、乡、村三级党委(政府、社区、街道)及相关部门、社会组织的合作联动。其次是建立党员队伍结对共建机制。党支部与当地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展对接联盟,积极分子与工作辖区所在地的农村、社区党委(支部)开展党建联盟。

在实施夯实基础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行动方面提出了4项举措。优化网点渠道建设,实现物理网点辖内行政乡镇区域全覆盖,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打造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客户经理队伍素质和人数占比;构建全面营销体系,建立综合营销方案,培养专业的营销队伍,推动全员营销;健全管理机制,完善全员考核评价管理办法,推行客户经理等级管理,推动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立限时办结机制,提升办贷效率。

在实施持续推进网格化延伸拓展行动方面,持续推进网格化管理。明确“一把手”负总责的网格管理领导组,统筹推进全辖网格管理,打造一批管理精细、特点鲜明的标杆网点,形成典型示范引领效应,建立网格管理经验交流共享机制。深入推进网格管理。将城区网格管理延伸到乡村网格建设中,扎实推动乡村网格建设。

在实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行动方面,首先是脱贫人口信贷投放不断档。积极对接各级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部门,及时更新建档立卡脱贫户、监测户名录,做到“对接一户、了解一户”,持续做好跟踪服务,第一时间满足农户资金需求。其次是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质量管理。各县做好日常贷后管理与风险预警监测,努力将逾期金额控制在20万元以内,逾期率和不良率控制在0.1%以下。第三是做实做好金融助力脱贫地区经济发展。积极对接县域乡村特色产业,持续加大产业带动贷款投放力度,加强重点帮扶县信贷资金投入。

在实施推进普惠金融建设支小助微行动方面有6项举措。支持“特”“优”产业壮大发展,保持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特色产业经济增长速度。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年度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支持农业新型主体快速发展,对照辖内农业产业重点项目和省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录落实到高管包户,摸底建档。支持新市民就业创业丰富普惠金融内涵,全面支持新市民群体在创业、就业、住房、消费、教育、养老、保险等领域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创新特色信贷产品,依托“三资平台”建设,结合乡村振兴主办银行创建活动,积极开展“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业务,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应用政策支持,用足用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支持工具,保持再贷款使用资金持续增长。

在实施乡村建设金融服务提升行动方面,一方面是统一服务形象,加强宣传引导。公开客户经理联系方式,畅通与客户的沟通联系渠道;设计员工专属营销二维码,开展微信宣传推广。另一方面是强化科技支持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数字化,加大手机银行、微信支付、云闪付、手机号码支付等移动支付的普及应用,拓宽获客渠道。三是加大金融场景生态平台系统建设。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通行证。在实施信用工程建设提升行动方面,要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引深“万名客户经理进村入户”活动,结合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依托“百行进万村”活动。要提升农村地区诚信文化氛围。围绕“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深入持久地开展“深化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金融知识进万家”等活动,围绕“三农”金融政策、服务“三农”金融产品,通过网点宣传、网络宣传、媒体宣传、户外宣传、特色宣传等方式,增强农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了解,实行黑名单、灰名单、白名单之间动态调整标准,共推普惠金融,共树文明乡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