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府邸名字(古代贵族官僚家门外有两根柱子)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政权是世家大族的政权。这一时期,代表世家大族利益的门阀制度进一步确立起来。

所谓门阀,就是阀阅门第。我国古代贵族官僚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叫“阀”,右边的叫“阅”,常用来张贴户主的功状。阀阅成为达官贵人家的一种标志,因此后来那些世代做官的人家,称为门阀。门阀制度就是按门户等级严格区别士族与庶族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不同地位,以维护高门贵族特权的等级制度。

古代官员府邸名字(古代贵族官僚家门外有两根柱子)(1)

门阀制度的形成有个过程。汉武帝以后,出现了两件景响深远的事:一是土地所有制的发展,二是独尊儒术。儒家经典成为世代研究的家学。一些大地主与儒学相结合,就可以世世代代做官。他们被称为“士族”或“世族”。“士族”是指他们掌握儒学及文化知识,“世族”是指他们世代做官。东汉以后“选士而论姓族阀阅”,一批累世为官的世家大族开始形成。魏晋以后,地主阶级中高门世族与寒门庶族的等级区别进一步确立。

门阀士族除了政治上世代为官这一主要特权外,还有两种特权:一是经济上可以按官品占田和本人及家属、食客、佃客等免除赋役的特权,二是士族犯罪从轻从宽,不论定罪和量刑都另立标准。士族犯罪,按照其特殊的地位和身分,可以减刑或免刑,或者用金钱来赎罪。

古代官员府邸名字(古代贵族官僚家门外有两根柱子)(2)

门阀制度形成以后,高门士族被认为是最高贵的特殊阶级,他们被称为“名族”、“望族”、“冠族”、“高门”等等。另外一些没有特权的人被称为“庶族”、“次门”、“役门”等。士、庶之间社会地位和身份完全不同,有不同户籍,不能通婚,不同席而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