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拍需要什么设置(街拍技术问题详解)

经常会有朋友问我一些有关街拍的技术问题,包括相机设置、焦段选择、后期处理等等细节尽管耐心解答,但很难系统全面地说清楚,三言两语也只能让朋友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网上或许能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但在我看来,很多并不是出自真正的街拍摄影师之手,就不一定实用作为街拍多年的“熟练工”,我觉得很有必要把这些零零碎碎的解答系统地整理一下,或许能让街拍初哥们少走一点弯路,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街拍需要什么设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街拍需要什么设置(街拍技术问题详解)

街拍需要什么设置

经常会有朋友问我一些有关街拍的技术问题,包括相机设置、焦段选择、后期处理等等细节。尽管耐心解答,但很难系统全面地说清楚,三言两语也只能让朋友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网上或许能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但在我看来,很多并不是出自真正的街拍摄影师之手,就不一定实用。作为街拍多年的“熟练工”,我觉得很有必要把这些零零碎碎的解答系统地整理一下,或许能让街拍初哥们少走一点弯路。

1) 拍摄模式。我绝大部分时间使用光圈优先,因为街拍需要保证一定的景深。

2) 也没必要使用F8以上的小光圈。经验表明,比镜头最大光圈小几档的光圈画质最优。比如我我以前用的富士X100s,镜头最大光圈F2,我一般用F4。现在用的徕卡Q是全画幅,F4的景深感觉有点浅,就改用F5.6。为了保持相对较低的ISO和较高的快门速度,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比如室内或者夜晚,要及时加大光圈。人眼的瞳孔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会扩大,因此暗光下景深稍浅的照片也接近人眼的视觉习惯。

3) 快门速度。绝大部分情况是自动,为了防止快门过慢时的手抖糊,同时设定最低安全快门速度,一般1/125就够了,也可以设置1/250。当然,在运动中拍摄或者拍摄运动的画面(比如在高铁上拍窗外),可以设定固定的快门速度,比如1/500。

4) ISO设置为自动。同时设定最高ISO6400,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相机的高感素质决定能够容忍的最高ISO。

5) 以上设定之后,相机的曝光逻辑是这样的:a)正常光线条件下,光圈不变,ISO100,快门速度在1/125-1/2000之间变化;b)光线不佳,光圈不变,快门速度低到1/125,ISO自动升高,但最高不会超过6400;c)如果光线更差,光圈不变,在ISO高达6400、快门低至1/125时仍然不能保证正确曝光的话,快门速度会突破设定的下限。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保持一定的快门速度,就必须按照2)及时加大光圈了。

6) 测光。一般都使用全域或全域重点测光。

7) 曝光补偿。一般减1/3-2/3,主要是为了防止高光比情况下高光区域过曝。当然,对付特殊场景,比如舞台、灯光、雪景,需要遵守白加黑减的原则。

8) 取景器。绝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眼平取景器,关闭屏幕取景。眼平取景器和眼睛的视点相同,拍出来的照片自然、有临场感。维诺格兰德说(大意),拍照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也许没有之一)就是框取,不能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偶然性(比如盲拍)。关闭屏幕取景器主要是为了省电,也可以克制回放看照片的欲望。有些相机没有眼平取景器,可以考虑购置一个外置的光学取景器(只适合定焦镜头)。当然不是说不可以盲拍,只是我个人觉得腰平及以下视点的仰视照片都有点怪怪的。偶尔需要盲拍的时候,也建议腰平以上视点。

9) 对焦。最快的当然是手动估焦。但随着相机自动对焦速度的提高,自动对焦现在也完全可用。自从入手徕卡Q以来,大部分情况下使用自动对焦。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迎面怼人、担心对焦引起警觉的时候,仍然会事先估焦。现在大多数镜头都没有机械的有距离标尺的手动对焦环,貌似只有徕卡(包括Q)考虑到了街拍摄影师的估焦需要。

10) 白平衡。除非对场景色温有特殊要求、对效果也特别有把握,都设置成自动。

11) 定焦镜头。街拍10年,一直使用定焦镜头。倒不是因为定焦画质更好,主要还是因为定焦镜头更能满足街拍的需要。街拍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观察、寻找最佳的距离和角度、举机拍摄。观察不着急,找机位也可以慢慢来,唯独举机拍摄要尽可能快。而使用一段时间的定焦镜头后,可以形成很好的镜头感。在观察和寻找机位的阶段、也就是举机拍摄之前,镜头感可以让你“精确”地预想这张照片,包括边框位置、元素关系、构图等等。举起相机只是为了在取景框里迅速确认这个预想并摁下快门。如果要等到举起相机再在取景框里再决定画框位置(变焦)和对焦的话,那就太慢了。另外一方面,定焦镜头可以稳定照片的视觉风格,不管什么时代拍的照片放在一起,视觉上都会很一致。

12) 焦段。最早两年用42mm(28mm手动镜头在尼康半幅机上),有三年用35mm(富士X100s),最近五年都是28mm。不同焦段各有特点,但在这个范围里,差别也不很明显。其中28mm最难把控,即便拍了5年28mm,我现在也在相机里设置35mm取景框线,这样在电子取景器里可以看到35mm画框,上下左右还各有约10%的空隙,可以更方便对画框周边的元素做取舍。Lightroom后期时会自动加载35mm边框,也可以还原到28mm边框,如果需要,可以裁剪成35mm画面,虽然会损失36%的像素,但2400万像素裁剪后还有1600万像素,一般来说也足够了。如果是徕卡Q2,4000万像素用来拍35mm(裁剪之后也有2500万像素)也是蛮好的选择。因此,我现在的照片,实际焦段在28mm-35mm之间。

13) 连拍。没有用过。街拍毕竟不是体育摄影,如果没有观察、没有对机位角度的正确选择、没有对画面的预判,再多连拍也无济于事。就好比狙击手,根本不需要用机关枪来提高命中率。

14) 只拍RAW。因为刚开始街拍时使用的手动镜头不能自动测光,常有曝光不准确的情况,很早就意识到RAW文件的重要性。而且使用过的各种相机的机内直出,不仅带有各家的一些调子,画质也不如LR或者PS处理出来的好,索性就彻底放弃了机内JPG文件。只拍RAW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不管什么时候,需要输出大图用于参展印刷之类的目的,都可以翻出RAW(相当于底片),重新按照当下的理解一并后期处理,这样不同时期不同相机拍摄的照片在影像风格上也能高度一致。

15) 后期。曾经也尝试过各种后期手段,包括各种现成的滤镜。但过一段时间,以前的各种后期处理都会不满意。最终发现,还是原汁原味的接近眼睛所见的画面最经得住观看。既然不再追求任何所谓的艺术效果,那么后期也就成为异常简单的事情。光影魔术手可以直接查看RAW文件,把一些重复的、明显的废片删掉先。剩下的导入LR,先“自动”一下,会得到一个直方图很“完美”的画面,修复了高光溢出,提亮了暗部。整个画面通常会比眼睛所见的场景更亮一点,因此需要往回拉一点曝光。看看暗部是否太亮,高光是否恰当,动一下暗部和高光条,再看一下反差是否适当就基本OK了。色彩不能动,即便要动,也只能稍微调整一下色温。其他诸如清晰度、锐度、饱和度、鲜艳度、去噪等等一概不能动,也不需要动。理论上,后期动得越少,色彩就越干净。如果需要,可以做一些裁剪,但必须按照原画幅比例剪裁。这样几秒钟就可以做完一张后期,我一般只输出一张长边1200的小图,用于头条号朋友圈公众号的发布。这些小图可以作为索引和RAW文件一起存档保留。

最后必须声明,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经验。而且这些看似纯技术面的细节,其实都和个人的街拍理念息息相关。如果认同我的街拍理念,以上种种几乎可以照抄。否则就很难说有多大参考价值了。毕竟没有任何一种方式是绝对正确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