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首很火的诗词蕴含了人生智慧(最乐观的古诗词--谁道人生无再少)

哪首很火的诗词蕴含了人生智慧(最乐观的古诗词--谁道人生无再少)(1)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北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知释义

山下兰草短短的嫩芽浸润在小溪中,松树间的沙石小路在春雨的冲刷后洁净无泥。杜鹃鸟在傍晚的雨中一声声啼叫。

谁说人生老去不能重回年少?门前的流水尚且能从东流到西!不要在年老时一味念时光飞逝而叹息。

小故事大道理

1079年,苏轼在给皇帝上表谢恩时被人诬陷,几乎人头落地,好在宋太祖立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坐了103天的牢后,被贬到了黄州。苏轼生性乐观豁达,虽然这次遭逢大难,九死一生,但并没有让他沉溺在失落抑郁之中。

这一天,苏轼与自己的好朋友相约去清泉寺游玩。清泉寺位于蕲水县的一座山上。站在寺旁向山下看,刚好能看到兰溪在山脚下缓缓而过。要说这条兰溪可不简单,因为地面上的江河从来都是自西向东流的,而这条兰溪却是自东向西流的。

苏轼背朝着清泉寺,闭上眼睛感受着清涼的山风。

“啊,真舒服啊……”

他睁开眼睛,只见山下小溪淙淙,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出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干干净净。

两人在寺中待了一整天,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几声杜鹃的啼鸣。

苏轼看着自东向西流淌的兰溪,忽然生出了一些感慨:“都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可是这兰溪明明也是可以'西归的啊!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这样看来,人生老去也是可以重回少年的嘛!”

他看着笑意盈盈的友人,又说道:“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心啊!只要有一颗年轻的心,纵使身体老了也不必太在意,人生还是有许多可以做的事嘛!只是不要在年老时,一味地叹息时光飞逝就好啦。”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词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其自身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学习古诗词利于弘扬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另外,古诗不仅体现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